拜占庭帝国,也被称作东罗马帝国。自君士坦丁大帝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破城,延续了1123年。数千年的历史,在教科书中却匆匆带过。查士丁尼、毁坏圣像运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等历史事宜,你对拜占庭帝国究竟理解多少?本期问吧约请《拜占庭三部曲》译者、中世纪史爱好者李达,一起聊一聊拜占庭帝国曾如何影响了天下史进程。
辉煌的千年拜占庭何以消逝
@治怡:拜占庭帝国时期,对应的是中国的哪些朝代?
李达:拜占庭时期的开始,不同学者的不雅观点有所不同。如果按照戴克里先时期为开端即君士坦丁一世期间,则此时对应的是中国的西晋。西罗马帝国天子小罗慕洛被废黜时,中国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对峙阶段。拜占庭时期的结束,基本公认为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的1453年,即明朝景泰年间。
@cowboy: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被现在哪些国家继续?
李达:多头动物的符号在古波斯与古希腊文化之中都颇为多见,鹰旗或鹰徽在罗马帝国时期也多有利用。但双头鹰在拜占庭帝国得到较多利用的年代较晚,要到11世纪中期。这个纹章被科穆宁家族大量利用之后,便广泛利用于各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都有利用这个纹章的记录。不过这种利用和拜占庭帝国本身关系不大,双头鹰成为拜占庭帝国专属的文化标志,也是近当代文化变迁的结果。
@almer129:东罗马帝国在马其顿王朝及之后还有元老院吗?如果有的话,元老的构成是什么?
李达:君士坦丁所创立的君士坦丁堡元老院,影响力本就极其有限。在查士丁尼时期,这点有限的影响力也基本消逝了。但是元老这个称呼还是存在的,在特定场合比如天子登基仪式时,用来作为向天子致敬的高等官员们的泛称。
科穆宁家族基本可以肯定是出身帕夫拉戈尼亚的小地主,靠战功跻身高官之列。杜卡斯家族年代略早,但也是军事贵族出身。由于这两个家族都出过天子,以是他们和显然出身低微的巴西尔一世一样,有攀附旧世家,编造家谱的须要。很难说他们的先人是帝国境内的希腊人或希腊移民,当地希腊化原住民还是其他族裔的移民,但至少可以说,他们来自罗马帝国时期贵族家族的可能性极低,而来自亚平宁本土贵族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其余说一句,罗马帝国晚期的所谓“亚平宁贵族”影响力险些仅限于地方政治与经济生产,对军界的影响或许只有偶尔的暗杀或政变。在军人以及军人后代把持政权的罗马帝国晚期与拜占庭时期,他们不太可能留下什么可以确定的后裔。
拜占庭天子尤斯蒂尼
@小兔兔:拜占庭算是“军事帝国吗”?如何评价查士丁尼统治期间拜占庭帝国的对外扩展?
李达:罗马帝国或许是大众文化中范例的“军事帝国”了,拜占庭帝国亦即定都古拜占庭城的东罗马帝国,当然也是如此。而一个能够在四面受敌的危局之下坚持千年,并在九至十一世编年夜举开疆拓土的大政权,不可能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军队与罗马政府和罗马公民的利益便存在高度的重叠,拜占庭时期也依然如此。养活弘大军队,以及军队内部对权力的争夺,自然会涌现不利于帝国发展的事宜,但对长期面对严厉军事压力的拜占庭帝国而言,有足够战斗力的军队是坚持存续的根本。查士丁尼统治期间,哥特战役虽然耗费甚大,但暂时保住了北意大利,长期掌握了南意大利与西西里,可以说是取得了部分成功;此外,帝国还掌握了迦太基地区,波斯防线与多瑙河防线也依然能够坚持,整体上说可以说是收益多于丢失的。
@超级民工:拜占庭帝国为何可以延续上千年,后来又因何覆灭?
李达:繁重的政务压力与危急的军事态势迫使帝国选贤任能,所谓时势造英雄。这是帝国得以撑过几次危急并在10世纪与11世纪称雄一方的主要缘故原由。这种弹性较强的政体在应对危急之时却有上风,然而在全盛之时反倒不知所措,致使帝国在11世纪盛极而衰。只管帝国的财政枯竭的确有战线拉长导致的缘故原由,但帝国的盛极而衰不是由于养活弘大的军队而耗竭了财力,或者被内战拖垮;正好相反,是由于财政上先涌现了问题,才导致防务败坏。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财税体系及其监管上,节流并不能代替开源。
拜占庭帝国如何影响后世
@BlueJay: 罗马城在拜占庭帝国中是什么地位?迁都后为什么它还如此主要?
李达:罗马城对四世纪与五世纪的罗马帝国而言,并不十分主要。阿拉里克的抢夺加剧了罗马城的衰败,但并不是罗马城衰败的开始。4世纪时罗马城确实居住着大批富余的世家大族,但这座城市早就不是罗马帝国西部地区的政治中央了,留在西部的天子,以及罗马帝国分治之后的西罗马天子,此前住在特里尔或米兰,此退却撤退往易守难攻的拉文纳。只管意大利的世家对拉文纳政府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一则他们未必来自罗马城,二则他们的影响险些仅限于政治阴谋,在面对外敌之时从来一筹莫展。此后,东哥特王国的都城,以及拜占庭时期在意大利的行政中央,也都是拉文纳而不是罗马。在后世眼中,罗马城有着相称的象征意义;但同时期人眼中,这座城过往的荣光早就被拥挤、腐烂和不合时宜的自大粉饰了。
@春天的熊熊:意大利南北经济和文化都差异很大,南方经济差是不是要拜占庭背锅?
李达:意大利南北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实际上并不是历史的常态。在罗马共和国崛起攫取南意大利之前,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是由希腊殖民者掌握,这些地区的希腊措辞与文化传统也是在这一期间就定下的。罗马共和国与帝国前中期的政治中央定在罗马,因此南意大利和北意大利短暂地统合在了一起,但政区也依然保留着南北之分。在罗马帝国西部衰败的期间,西罗马帝国都城和意大利大区的首府北迁拉文纳,南意大利失落去了来自全体地中海的资源红利,经济再度转向与东地中海和北非的互换为主。自伦巴第人霸占意大利北中部之后,南北名义上的政治统一也不复存在。神圣罗马帝国通过联姻曾短暂掌握诺曼人的两西西里王国,但随后被法国安茹王朝的查理打断。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也延续到了十九世纪。
拜占庭帝国统治南意大利的韶光约五百年,十一世纪中期闭幕。南意大利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北意大利的分离始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之前,持续于拜占庭统治之后;南意大利庄园经济的建立源自罗马帝国时期晚期,而非拜占庭时期;北意大利城邦经济发达发展之时,统治积贫积弱的南意大利的是两西西里王国,而不是同样积贫积弱的拜占庭帝国。因此我认为,意大利南北的经济与文化差异,与拜占庭帝国关系有限,而与拜占庭帝国的直接统治更是毫无关联。
任务编辑:鞠文韬
校正: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