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麦弗逊式、多连杆式、双叉臂式的独立悬挂,以及拖拽臂式、扭力梁式、钢板弹簧式的非独立悬挂,在空气悬挂面前,他们都是小弟弟。
纵然是大家熟习的BBA序列,也只有部分高端车型才标配空气悬挂。如奥迪A6只有自己加钱选配。又比如宝马5系,全系都没有空气悬挂。同样的,奔驰C级大部分车型也没有这一配置。
◉
空气悬架成为30万元的国产车型标配
空气悬挂不仅软硬可调,而且软硬的上限也比普通悬挂要更高、更舒适。以是,空气悬挂一贯都是最完美的悬挂系统。
但奈何它的造价本钱太高。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只能在70、80万以上的车型才能看到空气悬架,如如宝马7系、奥迪Q7和A8、宝马X5、宝马M3、卡宴、保时捷帕拉梅拉、奔驰S级、奔驰CLS、奔驰R级、奔驰ML、普拉多、劳斯莱斯古斯特、路虎揽胜全系、迈巴赫57、62全系……
然而,金贵无比的空气悬挂,如今在国产车上却开始批量涌现,比如蔚来ES6/ES8、东风岚图FREE、领克09、极氪01、红旗E-HS9/HS7、北汽BJ90、高合HiPhi X身上都有空气悬架。这些车型价格基本集中于30-50万元,最便宜的乃至已经低于30万元。
一些还没有正式上市的重磅车型,也纷纭提前发布了“即将搭配空气悬架”的。比如岚图第二款新车“梦想家”、小鹏旗舰SUV小鹏G9。
换句话说,空气悬架从趋势上看已经成为30万元的国产车型标配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凡百姓家。按照目前的行情,如果一台国产车型高于30万元而不带空气悬架,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会因此谢绝买单。
◉
新能源高端化,空悬系统迎来下探
空气悬架能够快速扩大运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自主新能源高端品牌的发展。
近年来,以蔚来、小鹏、空想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和以红旗、岚图、极氪、智己为代表的传统自主车企纷纭向高端化发起冲击,并逐渐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坚力量。个中,“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月交付量已打破万辆大关,岚图、极氪等传统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产销量也在持续增长。
而这些品牌正是空气悬架的大力推广者,在进军高端领域时,他们不谋而合地选择了空气悬架来保障车型的产品力。实践表明,与普通悬架系统比较,空气悬架系统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通过掌握车身高度、车身倾斜度和调度减振阻尼力等,提高汽车底盘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非常主要的一点是,由于新能源车型质量更大,比同级传统燃油车约增重30%-35%,这让车轴的负荷也更大,传统的弹簧与减震器已经很难知足新能源汽车对付减震及舒适性的需求,空气悬架系统自然成为最优办理方案。
而就车主体验而言,来自蔚来、东风岚图的车主也常常表示:配有空气悬架是他们购买的核心要素之一。
◉
国产空气悬架破冰
由于长期以来空气悬架仅仅在部分入口高档车型上利用,因此其生产工艺和技能基本节制在少数几家外资企业手中。
长期以来,环球只有大陆集团、威巴克以及AMK这三家可以独立完成空气悬挂的研发和生产。比如,大陆集团配套客户有:ZF Sachs、路虎、美洲豹、蔚来等;威巴克配套客户有:TK-Bilstein、宝马、奥迪、沃尔沃、大众、华晨宝马等;AMK配套客户有: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蔚来汽车、东风汽车等。
随着中鼎股份在2017年收购了德国AMK,空气悬架的国产化拉开帷幕。据悉,目前包括安徽安美科以及AMK公司已经得到蔚来、东风、欧洲、空想的订单,累计金额已达到15.5亿元。
此外,来自浙江的孔辉科技在2015年开始启动电控悬架家当化预备,并于2021年6月成功量产并供货东风岚图FREE,此举成为本土供应商在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领域的开山之作。据悉,孔辉科技将于2022年1月18日量产交付其第10000台(套)空气悬架系统产品。
近日,保隆科技“空气悬架系统发布暨合肥园区启用仪式”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能开拓区举行。据悉,保隆科技自研的乘用车空气弹簧减振器支柱总成及独立式空气弹簧已经量产下线,该生产线具备年产10万台车空气弹簧的能力。
显然,除了以上几家企业外,还将有更多的干系海内企业进入空气悬架这一新领域。
写在末了
以前常常有人说:“空气悬架买得起,修不起。”改换一套入口的空气悬架入口差不多要公民币2万,如果4根都须要改换,差不多占车价的1/4了。显然,国产的空气悬架价格方面会比入口的便宜很多,这无疑更有利于空气悬架向低一级车型遍及。
相信,随着国产替代入口,空气悬架也会走上一条本钱快速低落、市场渗透率快速上升的道路。大概,我们很快就可以到20多万的国产车型上见到空气悬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