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又一档国产音乐综艺播出,那便是桃出品、鱼子酱、欣喜文化联合出品的《我们民谣2022》,这档综艺和那种卖明星娱乐的音乐综艺,以及卖流量的音乐综艺都不同,比较之下更像是《乐队的夏天》这类综艺。

不过,这档综艺播出后成绩却算不上太好,点击率就中规中矩,最显而易见的还是社交也看不到多少关于这档音乐综艺的谈论,短视频等二创的出身等等。

除了陈粒大年夜陆新平易近谣3大年夜元老都来了可惜这档音乐综艺晚了7年 休闲娱乐

要知道这档综艺在海内民谣圈里真的是顶级阵容了,万晓利,周云鹏,水木年华、张玮玮、叶蓓、陈粒、陈鸿宇,好妹妹、房东的猫,柳爽等等。

这真的是中国民谣圈顶级阵容,如果硬要加也就宋胖子、李市民、马頔、赵雷,郝云、赵照、尧十三等等。
当然有些音乐人可能有人以为没那么民谣,但是在大范围里确实还算是民谣里。

这档综艺可以说请来中国民谣圈的半壁江山,但是为什么没有什么水花呢?

我认为答案有两点,一是大的内容代表的时期精神层面,大陆新民谣已经有些不合时宜(早火过了);二是小的歌曲层面代表的娱乐盛行度上,这个民谣也不是太有竞争力,两相综合就变得不温不火。

内地盛行乐有什么代表?你就知道摇滚,大陆新民谣理解一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大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建立成熟的常日意义的那种盛行乐家当,也便是市场主导,商业制作,娱乐好听的那种盛行音乐,比如大家怀念的港台盛行那种。

缘故原由是内地前三十年的制度是不一样的,这个和商业市场比很多东西也不一样。

比如就音乐而言,我们便是建国后“文艺三改”等对付文化艺术改造,在赤色革命歌曲,京剧等传统戏曲,还有西方美声,音乐剧,戏剧,再到民族艺术比及达很高的造诣。

有人就会问那里那边所的民歌,还有不同民族当地歌曲难道不叫民谣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7080年代,台湾掀起了“新民歌运动”,反正便是台湾音乐人把台湾民歌,民国音乐,与热门的西方和日本音乐领悟,成功改造成老百姓喜好的民谣风格,影响非常深远。

比如说邓丽君算不算民谣?齐豫歌曲又算不算民谣?

喷鼻香港乐坛不是没有民谣,但那里那边所是高度商业化,娱乐化的,喷鼻香港民谣就像喷鼻香港摇滚一样不太行,而且喷鼻香港摇滚好歹有个黄家驹,喷鼻香港民谣有谁?喷鼻香港乐坛最好的便是盛行乐,过了便是武侠那类中国风,但你又不能说这叫民谣对吧!

内地前30年各省地方歌曲,各民族现在都叫民族,民歌,以是和民谣不算是一回事。

80年代开始,大家都知道崔健开启了摇滚,实在摇滚便是内地市场化盛行乐的开端。
晚点也出身了另一支便是民谣,以是民谣也一贯是内地独立音乐,乃至全体盛行乐风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万晓利,张玮玮都来了?《我们的民谣》阵容有多强大

内地民谣一开始学习的还是台湾民谣,毕竟当时台湾民谣确实好,影响力也大。
一开始都知道便是老狼,高晓松掀起的校园民谣。

1994年4月,大地唱片公司推出的名叫《校园民谣Ⅰ》是个标志。

反正90年代中后期内地校园民谣也迎来顶峰,这次再次上节目的水木年华,也是公认的校园民谣主要人物,以是从水木年华分出去的李健也是中国民谣,盛行民谣主要音乐人,其余还有一个音乐风格也是的便是朴树。

这档综艺还有一个同时期的主要音乐人便是叶蓓,相称于摇滚的张蔷(?),还有郁冬,小柯等人。

但是好景不算长,90年代末港台盛行来了,特殊是2001年签署WTO后全面进入市场。
内地更厉害的摇滚都没有打过进入地下发展,民谣自然也是一样的。

这个内地民谣的发展也和摇滚一样,有的人越是纯粹玩音乐,有的人也在考试测验领悟改造盛行,经由十来年的猥琐发育,还别说真发展出来可以反抗,乃至超越港台盛行的两大音乐风格。

摇滚以摇滚乐队到后来的全面着花,民谣至少有独立民谣和城市民谣两种风格(它们综合在一起便是大陆新民谣)。

这是我划分的,由于从大范围城市民谣也一贯划分在独立民谣的范畴里,但它们相称盛行,而且商业化程度很高,独立民谣就像有些摇滚乐队一样,是真正的玩独立音乐的。
追求音乐风格的打破,追求人文艺术的领悟,追求音乐艺术。

1、独立民谣有很多大神,但他们注定是不会大火的。

2001年,北京三里屯南街成立“河酒吧”,它不但是中国早期“LIVEHOUSE”的雏形,而且先后在此演唱的音乐人也成为中国民谣主要人物,野孩子乐队、万晓利、小河、左小祖咒、王娟等等。

像南方的五条人,既搞摇滚又搞民谣,非常具有代表性。

张尕怂代表的西北民谣,以及被封了名字都不能提的南京李市民等等。

严格说来,这些音乐人也是有商业化操作的,但这些民谣人的歌是不是有反响时期精神,又有人文艺术的表达,还有音乐艺术的追求?

2、城市民谣实在相称盛行,而且已经爆红过了

我相信大多数人熟知那个抱巴吉他,弹几个和弦,唱着情歌的民谣,这是城市民谣,紧张来自麻由页。
唱《南山南》的马頔创的,名字“马由页”的谐音,成立韶光是2011年。

麻油叶为代表的城市民谣成员有马頔、13、不二、衣湿、 尧十三、贰佰、宋胖子,陈粒等。

当然你说城市民谣都像那样也不对,像宋胖子,尧十三有些歌曲还是挺好的,特殊是宋胖子在华语民谣里堪称一位大家。
但就跟摇滚圈骂的痛仰,新裤子是海内音乐节的压轴一样。

这架不住宋胖子,陈粒,包括马頔等等民谣音乐人开始就爆红。

我倒不以为完备是麻油叶的任务,还是2010年旁边的时期不同,当时年轻人有不同的追求。
除了那些负责搞音乐的,也有由于环境跟风做音乐混饭吃的。

以是,内地民谣圈多了很多抱着个吉他,翻来覆去弹几个和弦,唱些无病呻吟的歌词的音乐人。
当然也些不错的音乐人像陈鸿宇、赵雷、以及这几年冒出的谢春花、柳爽等等。
但那些年内地最火的民谣是不是这种城市民谣。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民谣》这档综艺还是很给力了,如果不算校园民谣两位水木年华和叶蓓,大陆新民谣至少请来了万晓利,钟立风,小河等元老,还有贡献过神专的张玮玮,周云鹏,马条等,确实够意思了。

陈粒,万晓利也没用,《我们的民谣》至少晚了7年

我认为台湾民谣在经济发展到顶峰,城市化完成,成功将原来乡土民歌与外来歌曲领悟,终极写出符合当时台湾城市化的民谣风格的盛行音乐。

2000年后大陆新民谣基本上也是这个过程,不过我们还没有城市化还没有完成。
如果说独立民谣和独立摇滚一样,都是反响那十几年快速发展下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失落落。

那么,城市民谣更像那种赚到点小钱,去不了国外,于是跑到西南,边陲或者小城镇躲避的一种心态。
而且地方还不能真太偏僻。
得有酒馆,根本举动步伐完好,有俊秀的妹子和好看的阿哥,整天让你伤感这个情绪,思念那个感情——

2010年旁边中国大多数小城镇还穷啊,于是城市民谣彷佛成了旅游风景区小镇的搭配,成了丽江,凤凰和一些地方所谓的“YP文化”——

我们回到《我们民谣2022》上面,大陆新民谣除了真正的独立民谣没有火过(也不可能会火),城市民谣在2015年旁边已经大红过了。
当时经济快速发展,还没有被多少大事鞭打,年轻不雅观众这个需求是一样的。

比较故意思的一点,大陆新民谣音乐人都没主动上综艺,而是被动被综艺带红的。

宋胖子火是由于左立在《快乐男声》里的一曲《董小姐》,选手张磊在《好声音》里唱了《南山南》,这个李x也是由于有好声音选手唱了《天空之城》。

同期的综艺《好歌曲》,赵雷便是在节目上给不雅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末了再上《歌手》唱了《成都》才红遍大江南北,那年《成都》大街小巷都放烂了。

陈粒倒是一个例外,她是靠实力走向主流的内地新生代民谣音乐人的代表。

实际上,我们回望这两三年的中国音乐综艺,火的基本上只有两个:一个是堆老牌港台歌星搞情怀的,像《光阴音乐会》《声生不息》,另一个便是堆老牌华语明星搞情怀和娱乐的,像《披哥》《浪姐》(之前偶像选秀也挂了)。

从大的时期背景上看,港台盛行已成薄暮,内地主流盛行始终弗成,以是不雅观众都在思念港台盛行末了余晖。
至于为何没有综艺思念过那个年代的摇滚,革命红歌,民族和戏曲之类的,大概前者有忌讳,后者确实太老,央视都不搞了。

2000年后的大陆新民谣说早不早,说晚不晚。
现在“疫情”三年,文化艺术大家不再关心,反响时期精神的歌曲反响的不是一个时期的。
而且独立民谣,说实话就像摇滚的万能青年旅店一样,这个年代不具备全民爆红的潜力。

同样的张玮玮的《米店》是大陆民谣的一个经典,专辑《白银饭店》是大陆新民谣一张神专。
万晓利的歌曲也一样,而且万晓利如果唱的是他在节目里评价的《狐狸》可能还炸场一些。

水木年华,叶蓓的校园民谣觉得都很老了,而且当初在《歌手》里也消费过了。
好妹妹,陈粒,房东的猫是这些年音乐综艺的老油条,歌曲风格和综艺风格早就很成熟,要爆红早就爆红了。

还剩下年轻妹妹是中规中矩的城市民谣,关键在于节目还没把歌播完。

而且还有个最主要的东西便是民谣这个音乐风格非常单一,它不像摇滚炸,嘻哈冲,反正还是在舞台上还是有冲击力和戏剧冲突,民谣说白了还是走心的,没有丰满的编曲,顶级的唱功,炸裂的舞台,就这样安定悄悄的唱完了。

节目里面大多数民谣音乐人也是抱个吉他,安定悄悄唱完了。

这反倒是《嫡之子》里出来的选秀音乐人蒋先贵唱了首摇滚争议出了下位,歌曲如何反而不主要了。

末了,第一期来的29组民谣音乐人还没有全部登场,但如果第二期,第三期还是这样安定悄悄的思念时期,以民谣这个特性和现在这个环境,大概也就这样了。
节目里选手在采访时也问过,现在民谣都不大火你还办这节目?

说得是,如果在民谣爆红的2015年旁边办这综艺可能会火一波,现在确实觉得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