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〇年李丽华十六岁,以处女作《三笑》华美登上银幕。她从影近半世纪,横跨大陆港台影史多个主要阶段,缔造银坛许多“第一”,自始至终稳站一线主角行列。
一九二四年她在上海出身戏班世家,父亲李桂芳和母亲张少泉都是菊坛名伶。我一贯在想,如果撤除自幼习戏的经历,所受的戏子家庭的熏陶和教诲,她大概不会是后来我们所见的“小咪”——“影坛常青树”、“天王巨星”,也不会成为在银幕上或在任何场合中“永久一人压全场”!
戏里戏外的她,一举一动有板有眼,从眼神、做态、身体、动作,到抑扬抑扬字正腔圆的语调,以及有点浮夸的独特演出办法,代表了所有以舞台演出艺术为生活的具有分外韵味的“范儿”和一种独一无二的“美”!
李丽华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研讨练习传统戏曲,懂得在舞台上一出场亮相,必须气场压台镇住不雅观众,戏剧演出又讲究某种夸年夜、形式感强,这统统,授予她以技艺、以阅历、以气质。能唱又能演的李丽华戏路十分宽广,银幕形象多元,形状宜古宜今,就算演出各个年代的江湖女子,也总能演出不同的韵味。拿传统戏剧打比方:能做青衣之端庄大方、柔情似水、优雅知性;又能为花旦显千娇百媚、活泼俏皮、眼波流转;刀马旦的舞枪弄剑、泼辣刁钻、激情刚劲……
如今,自己也是艺坛生涯五十年,以上所述是转头核阅李丽华的演艺生涯得到的心得。她银幕上的终生造诣和她台下的童子功——习戏分不开。
李丽华与严俊,摄于1957年
一九五八年开始,每个暑假我基本上都在喷鼻香港,作为大陆学生暑期探亲度过。喷鼻香港景象酷热,家住铜锣湾,长假期中躲在有凉气的电影院看了不少港制国语影片。严俊有“千面小生”之称,演而优则导,一九五三岁首年月次执导电影《巫山盟》,由李丽华担纲女主角;执导演筒并与林黛主演《翠翠》(沈从文《边城》改编),我看后险些成了影迷。天皇巨星李丽华五十年代主演的《雪里红》《小白菜》《小凤仙》《秋瑾》等影片也都看过,媒体上说李丽华出生时瘦小得像可怜的小猫,因此取名“小咪”。
一九六二年我由北京到喷鼻香港大概才半年,就由父母当年在上海的朋友,资深演员、编剧陈又新师长西席引荐,拜会了李丽华、严俊夫妇。
我初到喷鼻香港不适应环境,不谙广东话也不会英文,无所事事,感情低落到井底,妈妈爱莫能助,于是请陈又新帮忙,有了那次引荐。陈又新还建议我报考邵氏南国剧团演员培训班,我完备没有进演艺圈的打算,但找个可以讲国语的地方,也可以碰着年事和经历相仿的同学,说不定还可以教舞,就去报名了。
我当时才十六岁,去拜会影坛的著名银色夫妻,确实很紧张,但在陈又新夫妇陪同下,创造之前的忧虑都是多余的。他们夫妇一口京电影,和蔼可亲地问长问短,又说他们在预备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大概祝英台侍婢银心一角可以考虑让我担当;陈又新是“梁祝”编剧,也应允机会成熟后再约我谈。我入了南国后不久,李翰祥导演拍新片《七仙女》邀我编舞,然后因一系列的阴错阳差,我成了女主角,一九六三年与李翰祥导演的喷鼻香港国联电影公司签约,去了台湾拍片。
李丽华生平主演了许多主要影片,六十年代在喷鼻香港除了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夫妻档互助过十多部电影之外,一九六五年两人合演的《万古流芳》还一起拿下亚洲影展最佳男女主角金禾奖。其次,李翰祥导演是她互助最多的铁杆差错。起因于天皇女星除演技博识,也独具慧眼,曾力荐李翰祥执导《雪里红》,自己担纲女主角。该片的成功让邵氏公司决定网罗李翰祥,开启日后华语影坛新局势。李翰祥导演报答李丽华提携之恩,为她在邵氏打造史诗巨片《杨贵妃》(是首部在法国戛纳影展获奖的华语片)和《武则天》,以及喝采又叫座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毛钱》;一九六九年李翰祥导演为台湾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扬子江风云》(片名在喷鼻香港叫《一寸山河一寸血》),李丽华在这部片中展现千面人演技,刚烈、霸气、妩媚、从容、泼辣,让她二度荣膺金马奖影后(一九六五年凭借《故都春梦》改编自张恨水的《啼笑分缘》,第一次获金马奖影后),记得当年我出席金马奖颁奖仪式时,都被她姹紫嫣红的强大气场倾倒。
与严俊互助的《杨贵妃》(1962,李翰祥执导)
一九七〇年,由蓝天公司出面,在影剧界发起拍摄《喜、怒、哀、乐》帮李翰祥导演的国联公司经济纾困,所有编、导、演,全都是友情责任资助。当年台湾四大导演各导一章:白景瑞《喜》、胡金铨《怒》、李行《哀》、李翰祥《乐》。在《乐》中李丽华饰演新寡,我饰演村落姑银菱,这是我们唯一一次同时在一部电影中,但没有对手戏。由于试装、同场景和打灯光的关系,有时也会在同一个拍照棚涌现,从那时起她叫我小青,我则称她小咪姐,辈分不能乱,只能称小咪姐夫婿严俊严大哥。谈天时小咪姐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跟他们夫妇的第一次见面:“小青啊,如果那时你跟了我们拍《梁祝》,而不是跟了李翰祥,现在会是什么环境?”小咪姐一席话提醒了我:“真感激你们当年想拉我一把!
”依稀记得李菁当年认李丽华作干妈,两人都姓李也就通情达理;还隐约记得传闻,上海的杜月笙喜好京剧,认十六岁初出茅庐的小咪作干女儿。
在片场小咪姐待人接物机警又谦逊,对递毛巾倒茶水的小妹、扮装师、管服装、拍照师、制片、导演以及其他演员和事情职员都客客气气、面面俱到。她聪明诙谐、出口成章,尤其碰到李导演、她口中的“李黑子”,两人更是京电影耍得贼溜,没完没了侃大山,三字经也从不收敛。至今记得她在片场玩笑说:“我这黑兄弟(李翰祥)什么都好,便是跟钱有仇!
”说得大伙儿会心微笑。《乐》刚一落成,我便由于婚变背井离乡。
七十年代初期,严俊因心脏病,事情过度而昏倒,年夜夫建议他不宜连续当导演,一九七三年他们移民纽约。巧的是我也在同年由加州搬到纽约定居,风闻他们由于商业投资失落利,不能享清福当寓公,李丽华在纽约曼哈顿西区上城跟朋友合股开了间中餐馆,严俊则去中国城金洋银行打工。在纽约我们都是异域人,都有空手发迹的生活态度,各自正为创业和生活奔波,以是没有韶光频繁交往。但我们有位共同的朋友丁景渊年夜夫,他是位好心、好客的海派票友,住在曼哈顿东城中段,家里有上海厨师会烧隧道“本帮菜”,他会找各式各样借口约我们聚聚。小咪姐在上海出身戏班世家,丁家在上海是世代名中医,他们是上海的旧相识,两人交谈必定是的的呱呱上海话,饭局后的余兴节目必定是唱两段。小咪姐学的是程派,二胡一起,一唱起来立时活色生喷鼻香,浑身高下全是戏,但她不肯公开登台,用她话说:“玩玩可以寻愉快,这把年纪就不要抛头露面丢人现眼啦!
”丁景渊要上台票戏时,小咪姐总会自告奋勇当检场,上台票戏有天皇巨星“伺候”,好大的面子,丁年夜夫对此好得意!
胡金铨、锺玲订婚(自右至左:严俊、李湄、胡金铨、乔宏、锺玲、李丽华、江青)
记得一九七七年胡金铨导演和锺玲闪电订婚,胡导演要我张罗订婚宴,并叮嘱我:务必约请住在美国东部地区的电影界老朋友们参加。婚宴上严大哥、小咪姐一口一个“小兄弟”,替他们口中的小胡终于找到“伴儿”高兴。一九七三年胡导演导了他的经典作之一《迎春阁之风波》,李丽华在片中演“万人迷”,之后便告别影坛。参加这部电影演出的演员乔宏远道来赴宴,李湄姐更从华盛顿赶来,大家是旧相识,能在万里之外欢聚一堂太难得了,以是宴后大家迟迟不舍散去。现在看照片才意识到那是我末了一次见到严俊、乔宏、李湄,而现在照片中所有电影界的朋友都已驾鹤西去!
怎能不叹:人啊人,归去来兮!
李丽华纵横影坛近五十年,在不衰的电影生涯中,拍摄了一百四十部影片。她的演艺生涯便是一部早期华人电影史,个中在影史可以留名的影片很多,如一九四〇年主演《三笑》,由于跟红了半边天的周璇打对台,令她声名鹊起;一九四二年主演《艳阳天》,是曹禺唯一执导的影片;一九四七年由名家黄佐临导演《假凤虚凰》,和石挥互助……她还进军好莱坞,一九五八年米高梅制作China Doll(中文《飞虎娇娃》)她任主角,竟然谢绝和美国男星拍接吻戏,狭义上大概是祭出民族气节,新闻闹得环球瞩目,蒋介石亲自表态力挺李丽华。
1955年克拉克·盖博访港,与李丽华合影
中国规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约请外洋有影响力的华人返国参不雅观访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干系卖力人浦师长西席,由于我申请客岁夜陆签证跟他打过交道,想找机会约李丽华谈谈,要我代约。小咪姐想家也想念老朋友们,欣然和我前往赴约。那天席间小咪姐仪态万千、谈笑风生,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说话行事审时度势。让我懂得:生存便是以最优柔的身体,与一个个时期周旋。由于我还记得当年广为人知的一件事,在台湾有次劳军演出,李丽华对台下弟兄们说:“小妹不久要去好莱坞拍戏,要与大家暂别。但小别是为了相逢。相信很快就会和大家再聚。但不是在台北,而是在老家。我们大陆见!
”
查看李丽华回大陆的宣布:“李丽华一九八〇年四至五月间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探亲探友半个月,当时主要媒体都作重点宣布。在京期间,她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文化部副部长王阑西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夏衍等高层会见。一批昔日影艺圈故人故友,包括侯宝林、吴祖光、梅熹、王人美等,亦获安排与她会面。在上海期间访见了朋侪刘琼、舒适、王丹凤……李丽华此行还与失落去联结多年的首任丈夫张绪谱见了面。不久,张绪谱便在大陆病逝。”
小咪姐返美后几个月,严大哥便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当时我不在纽约,没能出席葬礼。由欧洲回纽约后立时找小咪姐出来用饭散心,紧张想知道她日后的打算。小咪姐住在新泽西Fort Lee公寓中,跟纽约相邻,一过华盛顿桥便是曼哈顿,她不愿意去中国餐馆,怕别人认识,未便利,记得我请她去了意大利饭店,彷佛她还没有从严大哥拜别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午餐之后去中心公园闲步,闲步时她带着模糊约约的伤感轻轻地问:“你认不认得洗衣店?”我摇头:“干嘛问这个?”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启口了:“小青啊,你严大哥走了,我也不打算回东方,但在纽约要住下去生活本钱这么高,坐吃山空,我想找点活儿干。”“洗衣店?!
”太出乎猜想了,我冲口而出。“我女红不错,可以从洗衣店接点活儿拿回家做,缝缝补补我还行。”我见告她:“我也是喜好不依赖不寄托,刚到美国曾经在洗衣店帮忙挂衣服,站得腿好酸好酸。”“我真佩服你这个丫头,当年拍拍屁股走人!
”小咪姐搂着我说。
这之后,我们见面较频繁,景象好时她喜好上中心公园闲步谈天,我们有那么多彼此相识的电影界朋友,虽然我是小辈,但影界那些年那些事那些老账,我还是清楚的,可以陪她聊这往事旧识的人不多。我们谈童月娟、谈陆运涛、谈胡蝶、谈周曼华、谈赵雷、谈凌波……谈得最多的还是李翰祥导演,我们都演过他执导的多部影片,我说:“我的末了一部电影《乐》跟你合演,是我的偏爱,虽是小品,但我认为是李导演最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小咪姐当然极欣赏李导演的才华和他的“讲求”,无论是舞美还是考据,但对他写《三十年细说从头》很不以为然,文中写严俊挖苦带损,一讲起来小咪姐就火冒三丈:“这个‘李黑’谁也不会饶过,说到缺德,切实其实就缺德带冒烟儿啦!
”据我所知严、李二人本想合组“新国联电影公司”,结果掰了,以是一贯有心病。李导演送了我《三十年细说从头》,很多篇肆无忌惮天花乱坠的文章,但他写小咪姐这篇倒是诙谐讽刺,辛辣俏皮,把小咪姐写绝、写活了:
听说,小咪姐学画的师父是人物画家曾××,学了三四次,就和师父闹翻了。原来师父开始是用嘴讲授,再而是用手指示,继而是手把手地教练,一朝生,两朝熟,师父的手熟能生巧,忽而上,忽而下,那只手由画人物变成划人体,轻佻慢捻;小咪开始还只管即便容忍,师父一看以为童子可教也,岂不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小咪姐不仅是电影演员,还是舞台上的刀马旦,骤然之间,杏眼圆睁,杏眼圆睁,回顾便是一掌,打得老师鼻青脸肿,不必说远人无目,近人的双眼也成了水蜜桃,老师从此真的诚笃了!
李丽华六〇年代便装照
以前在电影界跟小咪姐不熟,现在纽约近间隔打仗,感到小咪姐不娇不骄、自律勤奋、非常务实、民平易近,见她永久昂头挺胸、自傲洒脱、雍容华贵,这不仅仅是她的仪表,而是她面对生活的态度。每次见面她都会高下打量我一番,然后说:“小青啊,你一定要保养皮肤,女人一定要靓,人都是靠打扮……”她风采十足,一贯保持皮肤有光泽且细皮嫩肉,让你感想熏染到生活只要还在连续,人就依然要活得光鲜亮丽。一次我们又一起闲步,她手上拎了个小包袱,我问她:“干嘛用?”“哎呀!
寡妇门前是非多,到丁年夜夫家最稳妥,这是我今晚去他家过夜用的梳洗物。”丁年夜夫出柜已久,周围常有小朋友,知道小咪姐孀居寂寞,常找人来陪她搓麻将,第二天还可以一起吊嗓子。周龙章是“纽约美华艺术协会”卖力人,当年在南国我们是学姐学弟,一九六七年小咪姐在邵氏主演《不雅观世音》,他演孙悟空。阿龙既是票友也是同道又是上海人,跟丁年夜夫相称熟,常常会去丁年夜夫家跟小咪姐一起吊嗓子,去三江公所排戏。我没有韶光搓麻将,但只管即便会去蹭饭,可以会会小咪姐和阿龙。
有次丁年夜夫透露小咪姐不是随时有空,那个人不在纽约,她才有韶光找我们玩,说话时表情有点诡秘,不像平时那么爽气。“那个人,哪个人?”我问。“逐步等事情定了,我再见告你,那个人我也认识。”丁年夜夫卖关子。
过了一段韶光,我跟高友工去丁年夜夫家晚饭,大概丁年夜夫自己憋不住了:“我说的那个人叫吴中一,家里在上海是名门王谢,纺织业大亨,在上海我们丁家跟吴家很熟,小咪年轻时跟吴中一相恋,但吴家武断反对与戏班出身又是电影演员的小咪交往,就把儿子送到英国念纺织专科。大学毕业后,吴中一到喷鼻香港助理父亲‘喷鼻香港伟伦纱厂’业务,小咪也在喷鼻香港,两人旧情复燃,但吴家又在解放前把儿子送回上海,让他们两人再次分离。五十年代初,上海的纺织厂公私合营后,吴中一成了赤色民族成本家。七十年代初,由于父亲在港病重,吴中一来探病留居喷鼻香港,成为‘喷鼻香港伟伦纱厂’董事长,移居喷鼻香港时他已婚并有子女。小咪也于一九五七年和严俊在喷鼻香港天主教堂结婚。一九八〇年严俊过世,吴中一急速和小咪联系,立马在小咪住的公寓中其余购置一套公寓,从此只要韶光许可,他可以随时飞到纽约来陪伴小咪。一段韶光下来,他约请小咪回喷鼻香港度假散心,到喷鼻香港后小咪才创造,吴中一这么多年一贯养着她当时在喷鼻香港的保姆和司机,时候准备着为小咪做事。”“哇——天下上哪有那么痴情的男人,那小咪姐怎么办呢?”我迫切地问。“哎——民气都是肉做的,又是青梅竹马的初恋,小咪很抵牾,她被吴中一打动,但情形有点繁芜……”丁年夜夫摇头叹气。我跟小咪姐连续我们的往来,但她是新寡,这类私事她不说我也不会问。一段韶光后,我从欧洲回纽约,小咪姐从纽约消逝,丁年夜夫说她决定回喷鼻香港定居,我自然心里有数。
李丽华与吴中一
后来在喷鼻香港跟曾任李翰祥导演副导演的刘易士闲聊,才知道小咪姐目前跟随上海国画花鸟画家王守诚习画,刘易士到王守诚山林道的画室上课,而老师给李丽华则是上门传授教化。几年后刘易士到喷鼻香港中文大学跟钱开文学山水画和书法,李丽华也在那里习字画,学业闭幕,在中环喷鼻香港大会堂开字画展,他们两位都同时参展了。刘易士说:“小咪姐真聪明啊!
学什么都有模有样,画技突飞年夜进,这般年纪叹为不雅观止!
”据我知吴中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喜好也精于收藏,他把最好的古董和艺术品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文化部付与表彰证明。小咪姐非常珍惜这段晚来得之不易的幸福,只管即便投吴中一所好,希望充足自己的内涵,除了习字画,晚年她最爱的仍旧是京剧,由于吴中一也爱听京剧,最愉快是每星期一天,请音乐师傅到家里为她操琴。
李翰祥导演于一九九六年年底在北京去世,我正年夜大好人在喷鼻香港为喷鼻香港舞团排练舞剧。次年初在喷鼻香港隆重举办追思会,参加的明星很多,我一入场便远远看到小咪姐。她七十三岁了,但她的风姿、派头和气场,到任何场合永久是最亮丽的一颗星,先容吴中一时称老公,一脸的娇恬,知道他们有情人终成家眷。温文尔雅的吴中一说刚刚为太寺人制了一张唱片,一定要找机会送给我,小咪姐含情脉脉地望着夫君,粉饰不了的幸福感弥漫在吴师长西席脸上。
在纪念李翰祥专辑中她写了《翰祥,我的兄弟》:“严俊生前,跟翰祥时冷时热,好好坏坏,两人相知之深,关怀之情,是真的假不了。不是我胳膊向外弯,若论才华,严俊比翰祥不如。”
1953年杂志封面上的李丽华
小咪姐与吴中一开始薄暮恋后,在喷鼻香港有诸多不便和磨难,为了享受二人间界,他们移居新加坡生活了近十年。我去澳大利亚探亲时,途中特意停新加坡探望过他们一次,小咪姐表示他们喜好大略清闲的生活,家务事难不倒她,两人想到哪里去玩,门一锁立时就可以开溜,满天下转。那次见面印象最深的是吴中一的一双眼睛一贯没有舍得离开过小咪姐,那份深情和知足感言语难以形容,只能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心想这棵常青树,彷佛总能越长越年轻且越见残酷,不得不相信爱情的魔力,也相信他们在那里度过了彼此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
吴中一的子女都知道这是父亲多年来最大的心愿,在母亲去世后赞许并支持两人携手终老。两人正式结为夫妇后,吴师长西席晚年身体康健欠佳,家当、子女又都在喷鼻香港,决定搬回喷鼻香港安度余生。为填补失落去的岁月,日常生活上小咪姐悉心照顾丈夫,逗丈夫愉快,平时爱下厨的小咪姐,最喜好亲自去街市买季候鲜蔬,为丈夫烹调精细美食,跑马地、湾仔的街市都是她常去的地方。不幸的是吴中一师长西席于二〇〇六年去世,享年九十四岁。此后,小咪姐晚年在纽约和喷鼻香港两地来回生活,待在家中烦闷寡欢,险些足不出户。
吴谦、李丽华、成龙(自左至右)在2015年的金马奖颁奖礼
二〇一五年,九十一高龄的小咪姐坐着轮椅,由她在纽约相识的忘年交吴谦推着,登上第五十二届金马奖舞台领取“终生造诣奖”,这是她末了一次在大众面前亮相。曾在《秦喷鼻香莲》中扮演李丽华儿子的成龙出任颁奖高朋,他单腿跪下颁奖时感慨地说:“这个妈妈一叫就超过五十年,‘小咪姐’是永久的巨星,永久的女神。”吴谦人脉很广也热心,经他努力,二〇一六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画传《万紫千红李丽华》,以六个春季的节气命名六个章回。
二〇一六年,再被喷鼻香港第三十五届电影金像奖付与“终生造诣奖”,小咪姐由于体弱多病没有出席颁奖礼。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银坛的常青树李丽华在喷鼻香港树折,享寿九十三岁。吴家公布李丽华的丧事安排:“根据李丽华女士遗嘱,身后统统从简,低调处理,仅举办家祭,不对外开放公祭。”小咪姐一辈子崇尚简、俭为美德!
小咪姐离世已经三年多了,她的生平关于她的宣布不计其数,她是巨星中的巨星,但巨星也是凡人,我不想只写她头顶上明星刺目耀眼的光环,更想记下她穿越韶光烟尘的真实平凡的人生,尤其是她息影之后在纽约的境遇以及夕阳无限好、不同凡响的薄暮恋!
最近看了一九九三年仲春,曾庆瑜在“玫瑰之夜”中专访李丽华,缘起是台湾的电影资料馆主理“县市巡回展”开幕,李丽华受邀回台,造成一股怀旧旋风。专访中播放了李丽华一九五五年本人唱的电影《小白菜》主题曲,那是喷鼻香港新华电影公司张善琨监制,填词易文:
小白菜呀小白菜
为什么叫我小白菜
不像花儿小心栽
瓶里养活头上戴
但比花儿更鲜美
又甜又喷鼻香又可爱
不怕雨打风吹太阳晒
万紫千红比不上小白菜
听着、听着小咪姐自己居然随着哼唱了起来,脸上带着一抹稚气又沉醉的微笑:“哎呀,到现在我还会唱呢!
”
看到这里我遐想翩翩、感触良深,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这歌词不是跟小咪姐的人生态度、境遇相似吗?
专访末了,曾庆瑜问:“您对感情的意见是怎么样的?”
李丽华答:“做一个演员,便是说啊——”欲言又止,彷佛希望避重就轻,明知曾庆瑜的核心所指,但反问:“哪一方面的感情?”
曾:“便是说您的感情不雅观,比方说您相不相信永久的爱情?”
李:“哦——这个是,最要紧是感情,爱情这个是很难说的一桩事情,没有情由的。”
曾:“缘分到了,就很老实了。”
李:“也不是说条件,没有条件的,没有情由的,”紧盯着曾庆瑜的眼睛:“你相信不相信?”
我相信,想想自己的生平也不是如此吗?
2020年5月20日于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