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开始大张旗鼓地打扫自己的房间。

  窗台上歪歪斜斜堆砌的“书山”倒是次要的,最需要打扫一番的当属我书桌里的一个个抽屉。

关于旧物的作文600字 知识百科

  平日我总喜欢把桌上的东西塞进抽屉,写了厚厚一沓的日记本、划满潦草公式的草稿纸、心血来潮去照相馆冲洗的照片……这些东西被我有意或无意地堆积进了抽屉,天长地久也堆起了很壮观的一摞。

  整理出来不少花花绿绿的笔记本,这些笔记本里都写着我突发的灵感或是一些作文,我甚至翻出了自己一二年级时的日记本,封皮多数是当年流行一时的少女漫画,因为多年藏在角落里而染上了我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陈旧味道,我忍不住坐在地上翻阅了起来。

  当年的故事,即使我记忆再好也难以记全,谈到童年时,我总是忍不住要闭起眼,这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片老楼前的夕阳,日光最是温柔,漫天的晚霞之下,那画面仿佛被人按下了暂停键,不再前进也不再后退,却仿佛那些声音并未暂停,在夕阳的幕布下穿插在我耳边,

  那时候的日记多数只是我因习惯而记下的流水账,但是内容一目了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语病。由于我写字的速度很慢,常常一篇日记不待写完就已经抛下纸笔,转而去做其他事情了,现在重新读起那些话至一半遍戛然而止的文字,仿佛能透过被时光染黄的纸页看见那个三心二意的自己。

  那泛黄发脆的纸张仿佛一碗陈酿,单只是闻那股经年沉淀下的味道,还未便及细品,便已然沉醉。我坐在角落里,一页页翻过那旧时光,想起在网上看来的一句话,记不清上下句,仅剩在我记忆里的一句却不知为何如此清晰:“敬往事一杯酒,愿再无岁月可回头。”

  过去一幕幕又在我的脑海里生动起来,我闭上眼就能看见邻家的姐姐坐在老旧的长椅上轻哼一首老调,看见隔壁的小孩举着纸飞机疯跑,看见沙场里打球的老人。

  不知何时已经日头西斜,晕染出一片黄色柔光。我坐在床沿看着窗外的金黄天空,慢慢回想起记忆里落灰了的一幕幕。

  篇二:旧物

  旧物不言,时光惊雪。白云溪水,草木山石,但凡是美好的事物,哪怕落入了俗世沧海,都具有灵性,不受熏染,保持当年姿态,一如初心。

  放假回老家,走进之前的房间,妈妈正在整理我儿时的旧衣服,我心中一愣,以为妈妈已经将它们送人了呢,原来,他们一直都在一处整齐地摆着,安静朴素。少了几许鲜妍,添了几分世味与温情。

  妈妈抬起头,问:“你还记得记得这套西瓜装吗?”我顿时哑然失笑,当然记得!妈妈说:“这西瓜装当时可是很流行的呢,不过现在很少见了吧!”说完不舍地摇了摇头,眼眸中似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一切似乎重回初时模样——爸爸挖空了半个西瓜,与穿西瓜装的我拍亲子照,而我一副疯丫头模样,满脸西瓜汁,那时的笑容中荡漾的是幸福与无忧无虑吧。光阴,着实是一个美丽而又清凉的词,它从檐角飘过,又从风中流走,顺便带走的是我的美好童年。

  我不是一个长情的人,身边的一个事物消失或被丢弃,只是当时难过一会儿,而后,便忘记了这个事物的存在。但是,我对儿时的旧物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仿佛三生石上曾执手许过誓言,在分开后的偶然一天,必会再次相遇。

  外婆家的仓库中,放着儿时家中的雕花木床,当我偶然打开仓库的门,看见尘封多年的雕花木床时,内心一阵割舍之痛,它含蓄内敛,从容忧伤,落满岁月尘埃,时光味道,不张扬凌乱,却古老高傲。朴素不失静美,简约不减风姿,沧桑不失韵味。因年幼,不懂珍爱,在床上留下了我刻下的痕迹,还记得撑着胳膊,坐在突出来的床沿上看动画片的画面,还记得夏夜惬意地躺在外婆怀中的画面;还记得,那睡梦中,荧火虫在蚊帐中闪闪发光的画面,旧物情深,它陪你蹉跎年华,荣枯一世,携手走过山长水远,不诉离殇。

  贾宝玉摘不下他的通灵宝玉,薛宝钗忘不了她的黄金锁,亦割舍不了她的一院潇湘竹,几卷诗文。而我,实在不知该用何语言来诠释我对儿时旧物的痴情。

  时光在飞花月影中平静地流去,伴你红尘经世,地老天荒的旧物,将永远安静一隅,不言别离。人与旧物,于觥筹交错间相忘江湖,戏游人生。

  

  篇三:旧物,逝人

  家中,尘封的纸盒子里,有一顶军帽。

  光滑的帽檐,深绿色的冒身,仍勃勃生机,严肃而不可侵犯。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的物品之一。随着爷爷奶奶看抗日武装剧,那一个个英勇的身影深深的影响了我。小小的人儿,整日缠着爷爷,爷爷的军帽很大,我可以乐此不疲的玩很久,吃饭也不肯摘下。因此,家中总会看见帽子遮了半边脸的小家伙,坐在爷爷的肩上,威风极了。

  不知何时起,坚实的肩膀不再那么有力,军帽下的眼睛逐渐显露出来。他的背有些弯曲,他的发凌乱中白光点点。

  记忆中的他,总是一丝不苟,我喜欢看他戴军帽的样子,感觉跟电视中的人一样,甚至更好。

  爷爷在我与弟弟妹妹之间,是最喜欢我的,她给予了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突然有一天他不见了,找不到了,无助,无力不停的冲击着我的心。看着爷爷安静的面容,我的泪无声的流了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那个我不高兴时会给我买糖的人不见了,那个总一有时候就会跟我玩儿的人没有了,那个会每天说爱我的人逝世了。

  我不相信他会离开我,我总以为有一天他会出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失望了。我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我的坚持毫无意义。我的记忆仍然清晰,那个人在我的脑海中,像电影幻登片,一幕幕闪过,那个美丽的故事,结尾了。

  军帽也随着爷爷的逝世被放进去低盒子里,尘封了起来。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回忆,如果不提,也不会忘记,思念着爷爷的人儿,总回忆。

  愿爷爷在天堂,安宁。

  

  篇四:记忆中的旧物

  我家的旧东西很多,现在想起来颇有感触。

  银镯子

  婴儿诞生,家里长辈都会赠予其一对手环、一对脚环,图个吉利。我的曾外祖母曾给我打了四个银镯子,每个上面有两个银铃铛。

  我记事非常早,一岁左右的事情就记得不少。仍能记起在刚刚学步时,我平衡能力非常不好。每每走路,都要举起两只胖嘟嘟的手保持平衡。走一步,身上八个铃铛就响一阵,倒也是非常壮观的。于是乎,小小的我走到哪里,铃声就飘到哪里。妈妈一人在家又要做饭还要看着我,难免顾及不周。这银铃铛发挥了巨大作用:妈妈在厨房做饭时,只要竖着耳朵听,就能知道我的行踪了。若长时间没听到我的铃铛声,妈妈甩甩手上的水跑出厨房——八成我已经玩着玩着睡着了。

  现在这手环已经戴不上了偶尔兴起,把脚环戴在手上,颇有些“民族风”。小表妹快一岁了,他粉嘟嘟的手上是一只金镯子,上面刻了“吉祥平安”,旁边有蝙蝠、莲花,镯子温和的金色与她粉嫩的肤色十分相称。这手镯是不会响的,不像我的那么“用途多样”,但亲人的爱与关怀从未改变。

  银元

  外婆有两个大银元,上面分别刻着“孙中山”和“袁世凯”的头像。这两枚银元有点历史了:我的曾外祖父在改革开放前是做布料生意的,这银元属于当时比较值钱的货币,算来还属于民国时期。后来文革抄家,外婆和她的母亲使了个心眼,将些值钱的物件埋在地里,这两枚银元竟这样保存了下来。

  外婆一生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文革期间,因为外曾祖父是做生意的,家中因此成分不好。外婆初中毕业被要求下乡劳作。好不容易回来了,也没机会得到份好工作,天天需要“三班倒”。终于到了退休,退休工资也不高,外公年近七十还需要打点零工。但外婆又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她把她所有的钱都花在给我和哥哥做美味的饭菜、她自己要用的药和打牌的上面了。

  外婆总说他百年后要把这两个银元留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她曾和我说,她一辈子没有钱,将这两个物件留给我们,算是留了份回忆。

  旧书

  爸妈有个柜子,里面放了不少书。我仍能记起幼时父母常常一人手执一本书半躺在床上阅读着。幼时的我偶尔也会拿本图画书蹭在他们身边,自娱自乐。

  其实我以前是十分不喜他们的书的:那一本本书不仅书页已经泛黄,里面还没有图画,而且这些书都是大部头,因为时间的关系它们还散出樟脑丸的味道,让我不舒服。直到有一天,我嚷着让妈妈给我买几本书,妈妈回我一句:“这些书我们的书柜里都有!”

  我那才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他们的书:除了父母专业的物理和工程学书,竟也不乏老舍、鲁迅等大家之作。甚至我还翻出了《漂亮朋友》《茶花女》《红与黑》这些文学著作。

  我成了他们书柜的常客,动不动就把他们的书抱走,慢慢啃。这些书虽旧,但翻译、保存地却是极妙的,比现在市场上的书“良心”得多。

  我家被书包围起来:桌子上、椅子上、床边、茶几上、阳台里,都能看见书的影子。

  我和爸妈的思想流通起来,我们之间的藏书相互传阅着,常常可以看见三个人围坐着,各自读着各自的书,有时我们也会互相交流着各自的感想,常常一本书读出三种不同的意蕴,让我收获了更多,也增加了我与他们间的沟通,岂不妙哉?

  红木箱

  老家,奶奶的房间里有四五个红木箱子。听奶奶说,里面装了爸爸、姑姑和我的幼时的衣服。

  我从来没有机会打开箱子看看里面的物件,但在每年秋天与奶奶通话时,她总会提及:“最近天气不丑,我把箱里的衣服搬出去晒了。”

  平平淡淡一句话,奶奶说了十多年。

  一次回老家,奶奶正在打扫房间,她盯着这几口大箱子道;“唉,多好的几个箱子,可惜上面的铜锁被人偷了。”

  后来妈妈才告诉我,这几口箱子是奶奶的嫁妆。二十几年前家里被小偷光顾过一次,小偷没拿存折,没偷钱,就把雕刻着繁华花纹的几个铜锁撬走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奶奶还是十分可惜的。

  这些旧东西,有的还在,有的已经损坏了。可它们仍在我的心底,娓娓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在我心底唱着不会停歇的歌。

  以上就是小编给您带来的关于旧物的作文6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指南,请继续关注美德网高二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