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伴们,大家好!
本日是7月7日,农历五月二十八,星期三。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景象多么坏,记得带上自己的阳光,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笑颜。
青 春
作词:李大钊
作曲:金昌完
演唱:毛不易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生于青春去世于青春
进前而勿顾后
背阴郁而向之光明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生于少年去世于少年
为天下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
宇宙有无尽之青春
斯宇宙有不落之华
舍青春中华之青年
更谁为归矣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青春
宇宙有无尽之青春
斯宇宙有不落之华
舍青春中华之青年
更谁为归矣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青春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青春
百年瞬间丨开拓北大荒
1947年,按照党中心“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主要指示,一批来自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拓荒者”来到黑龙江,拉开了北大荒开拓培植的序幕。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大规模开拓期间,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陲、培植边陲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196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梁晓声成为黑龙江生产培植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
梁晓声:心里的想法便是说,不管它是什么地方,不管我去了将吃什么,做什么,不管那里冬季有多冷,不管我从事的劳动是什么,我必须去。
记录片《英雄开进北大荒》:相应党的号召,声援北大荒,用拿枪的手拿起锄头……黑龙江省完达山脉南北有着广阔肥沃的草原,由于人烟稀少,人们把它叫做北大荒……
这个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每年有三分之二的韶光处在冰霜期,极度低温可达零下40℃。要在这样的荒原种出粮食,困难程度凡人弗成思议,统统都要从零开始。
当年北大荒知青谷雪琴:啥也没有,大草甸子、大黑瞎子、大野猪、大灰狼有的是。部队上拉了一个帐篷来,女的一个帐篷,男的一个帐篷。上山上去伐了树来,搭上床,上头住人,下头流水。
在开垦的最初岁月里,北大荒人经历过一亩地里播下33斤种子,末了只收成26斤半小麦的酸楚。让人欣慰的是,黑地皮终极没有辜负豪情满怀的北大荒人,他们终于唤醒了沉睡的高山,眼看着荒原上长出绿色,又转为金黄。梁晓声至今难忘,那一望无际的麦子像海一样平常壮不雅观的景象。
△知青作家梁晓声
梁晓声:我们第一次参加麦收,心里不知道这块麦地究竟有多大。我们就认为第一波顶端一定是尽头。溘然割了一天半的时候,终于割到坡上去了,往下一看,还有下坡还有这么长,你不知道这个地到底有多大。顺着下坡又割过去,割到第二个波浪的波头的时候,溘然以为还有,就问问老战士,这什么地?头在哪呢?老战士会见告我们这是波浪地。你不可能不喜悦,那么金黄一片的麦海。
《北大荒人的歌》: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进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
1987年,从北大荒走出的词作家王德将亲自感想熏染融入创作,与作曲家刘锡津共同创作了这首《北大荒人的歌》,用淳厚的措辞和真情实感写出了北大荒人对那一片黑地皮的无尽深情。
刘锡津:北大荒精神,说白了便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北大荒人有一个说法,叫献完了青春献终生,献完了终生献子孙。
几代拓荒人脚踏黑地皮,卧冰爬雪,在茫茫荒原上用青春和热血把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培植成祖国的大粮仓。如今,虽然那段岁月早已远去,但从深情的歌声中,我们依然能感想熏染到当年拓荒者们开天辟地的勇气以及对这片黑地皮深深的热爱。
《北大荒人的歌》: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纵然明朝啊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百年瞬间》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