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是花中的一颗晶莹的露珠,微不足道却又流光溢彩。
对于我来说,感动莫过于每晚的一杯热牛奶,小小的感动如一粒露珠,滑入泥土,滋润心花。
每天晚上,当我做完作业,拖着疲倦犯困的身体走出房间,妈妈总会冲好一杯热牛奶放于餐桌,然后一阵咕噜咕噜响——那是我在喝牛奶啦!
妈妈说,喝牛奶是长身体的,省得我到了初中还是小矮人一个。
奶香总是扑鼻的,我大口大口地吞着奶香,好像在吞着爱的味道;牛奶总是满满的,像永远也不会变少的母爱;我大口大口地吞着牛奶,爱总是满满地倒进我的胃;牛奶总是热的,像永远不会冷却的亲情,温暖总能融化心上的坚冰。
那一刻,我的确是感动的。
望着杯里纯纯的白色,没有一丝波浪,就像亲情的湖一样。
我妈妈这个人,不擅长安慰、赞扬他人,所以她选择沉默,不来安慰疲倦得打哈欠的我,而是选择一杯热热的牛奶来滋润我的心田。
咕噜咕噜,牛奶顺着食道滑进胃,滑进心。
这一刻,我的确是感动的。
好吧,就让这小小的感动化作一颗露珠,滋润心灵的花种。而那粒花种,会拼尽全力开出一朵最美的花!
篇二:国学里的微感动
中国的古汉字,古文化蕴含丰富底蕴,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它的娉婷清雅,像一杯纯净的水,又像一缕朦胧的烟。
古诗词的意境是一言难尽的,是需要慢慢去体会的。小时候我并不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什么意境,书上是这样写的:“什么时候我的马儿才能戴上金色的笼头,飞快地奔驰在千里疆场上。”但爸爸却告诉我书上写的只是意思,意境是需要自己去体会的。我不懂,意思不就是意境吗?爸爸说,等我长大后就会懂的——现在我懂了,作者想表达的是期盼自己在战场上驰骋的想法,而并非是真的希望马儿戴上金笼头。作者从这首诗中流露出的对战场的向往就是这首诗的意境了。意境,的确是需要自己体会的。
所有的古文学,都有它的深刻含义。“歌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这柞缺不处完。”这一句话是教人们做人不能骄傲自满,不能持功自傲,否则只会折损自己。而谦虚才是与人,与世相处的正确方式,只有谦虚才能不断进步。这便是“满招损,谦受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思乡之情令同样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产生共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点醒了人们的思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勾起我们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言辞中浓浓的母爱令人感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不畏艰难,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给了后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这都是古代文学大师传承下来的精神。
中国国学经典现在已经开始普及全世界,外国人也对我们的文化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文学是其他所有国家都不曾拥有的,是最独一无二的。
古学经典,给人支撑,给人信仰。是世界文学史上永远熠熠生辉的一颗星!这颗星永远不会褪色,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闪耀。
中国文化里的诗情触动人心,中国文化里的精神感动人心,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国学里的微感动。
篇三:纽扣里的微感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人间真挚的情谊。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妈妈。
有一次,天气有点儿冷,妈妈说:“天冷,多穿点儿衣服,小心别着凉啦……”妈妈一直在唠叨。说着,就把我的蓝风衣拿了出来。我不耐烦了,说:“哎呀,还有完没完啊?我才不怕冷呢!!”我拿起书包,从桌上抓起一块肉饼,飞奔下楼。爸爸正在启动发动机,准备出发时,妈妈又追了上来,把风衣和一杯热气腾腾的果奶递到我怀里,说:“快穿上风衣,别着凉了。还有,果奶也不喝了吗?不增加营养怎么好好听讲?”我很不情愿地接过杯子,穿上风衣,扣好扣子。“看你,长这么大,扣子也不会扣了!”妈妈一边给我扣扣子,一边数落着我。
我仔细的观察起那双手来: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惨不忍睹!布满老茧,还有一道道裂痕。以前,妈的手如丝般光滑细腻,经常用这双手哄我入睡,如今却这么粗糙。现在,因为每天家里“大权包揽,小权把持”的,不再白嫩了。一阵夹杂着寒意的秋风吹乱了她的长发,以前那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现已隐隐约约看见了几根白发。我说:“妈,您有白发了。”
“傻丫头!!”妈妈嗔怪道。
妈妈站起身来,说:“扣好了,走吧!上学要迟到了!
“妈,回去吧,您!天冷。”妈妈先是怔住了,然后脸上绽放了一朵菊花。
……
每当我生病的时候,是妈妈背着我四处求医;每当我冷得哆嗦的时候,是妈妈不停地给我添衣;每当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是妈妈为了我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篇四:生活里的微感动
岁月如歌,在我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同窗的友情,温暖的亲情,永恒的师生情谱成了一曲激昂的乐章。
G大调
食堂里,嘈杂纷乱。刷卡机刺耳的吵闹让我更加窘迫——饭卡没钱了!
“给,先用吧!”是小赵。上初中后,一场误会让我俩形同陌路,她怎么……
“快点吧,没有物质食粮还怎么吸收精神食粮啊?”她灿烂地一笑,温暖而真诚,仿佛一阵柔和的春风,融化了我们之间的那层坚冰。“谢谢!”我接过了那张小小的饭卡,也接过了沉甸甸的友谊。
C小调
医院里,栀子花开得苍白。我躺在病床上,39度的高烧让我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宸宸,起来吃点东西。”“不吃,你别烦我。”我昏昏沉沉拒绝道。“唉。”妈妈低声叹了口气,却并没有在乎我恶劣的态度,轻声劝说道:“吃点吧,不吃怎么跟病魔抗争呢?”我艰难地睁开双眼,模糊间似乎看见豆大的汗珠从妈妈额角间滴落,头上隐约的银丝刺痛了我的眼睛。从我发烧开始,妈妈就不辞辛劳地喂我药,量体温,找医生……其实她才是最累的。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忽然感到头脑并不那么晕沉了。
D大调
刚考完试的教室里,气氛有些压抑。“老师,为什么扣我这么多卷面分?”我看着刚发下来的卷子,暗自抱怨他挑三拣四。
“你看看,这两份试卷经过电脑扫描,有什么区别?”老师拿来卷面整洁的试卷让我比较。接着,老师又耐心地告诉我因为书写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我当即惊出了一身冷汗。读万卷书不如遇一良师,老师的严格要求,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无情批评的背后隐藏的苦心,恰恰体现了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篇五:火车站里的微感动
十月的气息,吹来云淡风轻,吹来翩然落叶,又悄悄吹来微微感动……
“过一下,过一下‘'到我了,到我了,让让,让一下……”火车站里早早挤满了人,人来人往,密不透风,秋的清爽换来的却是闷不透气。这几天是国庆节,人们都计划出行,忙得停不下来。
然而,有一个地方是那么安静,那么狭小,那是属于她的唯一角落。她,身穿很旧的一件迷彩服,黝黑的脚面上是一双手工布鞋,整洁的没有一尘,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的痕迹。在人群中,瘦弱的没人在意她一眼。
她被挤来挤去,犹如门外的落叶飘忽不定。不一会,洁白的鞋子被一点一点踩脏,她,雪白的发丝下是莫大而无助的眼神,然而,没人在意……
终于,她被挤到在地,恐惧而无助,然而,没人去扶,只有自己一次次尝试……
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女孩毫不犹豫冲了上去,将她扶起,为她买票,将她一点一点搀扶离去,直到背影一点一点消失模糊,但她的善良却格外清晰。
落叶,轻轻地飘秋风,静静地吹,她的善良搭载着落叶,承载着秋风,吹来了万紫千红的秋季!
篇六:记忆中的微感动
时间太长,记忆的长河就像一卷画卷,展现的是那些成长中的小故事,如涟漪般,时时让我微微感动。
记忆中的微感动,在那颗柚子树下。外婆家门前的柚子树是母亲小时候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柚子,是我的最爱。每当树上的柚子慢慢泛上金黄色的颜色,我站在树下抬头仰望时,外公就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往树上的柚子一捅,随着“哗啦啦”的声响,一个熟透的柚子便从茂密的枝叶间穿越而下,掉在树下的池塘里,“扑通通”一声响,柚子沉到水里,又马上浮了上来。外公再一次用那根长长的竹竿,把柚子从水中央慢慢往岸边扒拉。捞上来后,外公总是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用一把厚重的铁刀慢慢地把它剖开,然后满是爱意地掰下一块给我,说:“来,满崽,等下就不好吃了!”那时,阳光在柚子树叶的间隙里柔柔地洒下斑驳的金光,照在外公和我身上。瞬间,我的心里充满了阳光般的快乐。于是,我一口咬下去,立刻,唇齿间香气四溢,甜在心头。柚子树下缭绕着外公对我的疼爱,让我微微感动。
记忆中的微感动在那一个个老故事中。空闲时,我常常回到外婆家,在外婆身旁,听她讲那过去的故事。外婆是农民,勤劳而朴实,饱经岁月的洗练。她讲抗日的故事,讲丰收的喜悦,她讲风花雪月,讲酸甜苦辣,讲她的童年和她一生辛酸的经历……在她清淡的语气里,遥远的过去还历历在目。我的内心不禁微微颤动,为外婆那些不愿提起的往事,也为外婆内心那深深的痛楚。
记忆中的微感动在那一只轻摇的蒲扇里。外婆家没有风扇,只有一把灰黄的蒲扇。夏日中旬,外婆家是最凉爽的地方,搬一把摇椅放到走廊上,那就是一种享受。小孩子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当我玩得满头大汗疲倦不堪时,便一头扎进了那摇椅,这时外婆总会笑着拿来蒲扇,轻轻地扇着风,背着光,那蒲扇扇出的细小灰尘,都看得清清楚楚,清风徐来,那扇子似乎有魔力一般,不到一会儿便让我酣睡过去。轻摇的蒲扇,徐徐的清风,一如外婆的爱,细微,执着,让我内心感动。
这些记忆中的微感动,渺小而平凡,一路走来,不时让我的心灵接受洗礼——爱的洗礼,时光的洗礼,淳朴的洗礼,也让我慢慢明白一些道理,伴随我成长。
篇七:暗夜中的微感动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迷茫着,我惊慌着,差点失去了希望。却忘记了,在那些暗夜般的日子里,至少没剩下我独身一人,还有伸手可摘的星辰相伴,那是我不曾失去的小小感动。
是他,是一个漠不相识的他,是那张真诚的笑脸,是那句简单的问候,曾融化我内心的坚冰。
清晨,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进入校园。
无神的双眼中映出了一片灰色,小鸟的动人鸣唱,回荡的悠扬歌声,仿佛都成了世外之音,同学们朝气满满的脸庞也让我木讷呆板的表情显得更为突兀。我就这样缓缓的,慢慢的走在校中林萌路上,犹如行进在暗夜之中。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欢快的脚步声,没让我在意,只是很快“脚步声”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那是校门口的门卫,他十分高大,从粗犷的长相看出来是个十分乐观活泼的人,他正拿着饭盒,准备去打饭。我停下来,等他走出视线的范围。这一举动却好像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偏过头,看向我,这让我有些不自然,以为这举动使他有些不快。
可片刻后,那张憨厚老实的脸突然沾染上了笑意,宽大的嘴夸张地咧开,本就略小的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黝黑的脸庞甚至要绽放出光彩来,这张略带傻气的滑稽笑脸,让我几近哑然失笑,也让我对这个人腾生好感。
他突然开口,用蹩脚的普通话对我说:“怎么这么没精神,要打起精神来呀!”
我一怔,他已经又迈着急促欢快的步伐前进了,似乎口中还哼着某个陌生的小调。我心中蓦地一暖,似乎所有的困境都显得不堪一击了。
一张笑颜,一个问候,那就是我暗夜中的星辰,微小而闪亮!
篇八:鱼汤里的微感动
小时候,我喜欢吃鱼,姥姥则喜欢挑鱼刺。我的童年,在外婆家的大院里,在幻想着苦枳能结甜果的天真中,在姥姥温暖的手掌里,在浓香弥漫的鱼汤中……
红黄的夕阳,微风的淡紫,飘啊飘啊,飘进了薰衣草与鱼汤的混和香,飘进咿咿呀呀的儿歌中,滑板车的疾风,带走了香的秀发,而香,带走了我的鼻子。
“宝宝,吃饭了!”我直到现在还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可我偏不应,就变成一株水吊兰,隔着玻璃看着她,看着她深邃的大眼睛,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眼睛,让我看得好喜欢。
我摇身一变,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跑过去抱着她,虽然不及她腿高。
浓郁醇香的鲜鱼汤,上面洒着一层翠绿的葱花,粉色的鱼肉浸着汁,散着光泽,飘着香。
我用的是个小勺子,姥姥用的是长筷子。娴熟的挑刺法让我更加迫不及待,我吃没有刺的鱼肉速度很快,姥姥挑鱼刺的速度也不亚于我,一顿饭下来,我尝到的是鲜鱼肉的美味,而姥姥的手上却沾满了鱼腥。
夏季翻过,已是秋了,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冬季翻过,又是春了。
日光射进窗台,说不出的温暖。
“叮咚”打开门,姥姥来了,我又高兴地扑上去,像小时候一样。
厨房中,系着围裙的姥姥仍旧娴熟,一小时后,鱼汤上桌。
我们面对面坐下,像小时候一样,仿佛时光重现,我12了,姥姥仍旧帮我挑着鱼刺,我的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姥姥,我帮你挑吧!”惊诧,激动,刻意想去掩饰笑。我也慢慢挑起了鱼刺,看得久了,自然就会了。“明眸刹那可记故人颜”我抬起头,看着姥姥的脸庞,即使很富态,但也没了昔日的光泽。我挑好刺放到外婆面前,外婆僵硬地夹起鱼肉,咬了一口,又喂向我,我含着鱼肉那一刻,心中有着微感动。
鱼汤还是鱼汤,我还是我,她还是她。也许,鱼汤还是鱼汤,我不是我,她也不是她。微微感动,殷殷牵挂,一颗孝心,一种欣慰。
现在,她老了。不,是他们老了。他们好奇你为什么穿破了洞的牛仔裤,冬天还要露着脚腕,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往眼睛里塞着圆片。不知道……你的生活中缺乏了这种微感动,别犹豫了,去给他们一个拥抱吧!就像小时候一样。
现在,我喜欢吃鱼,也喜欢给姥姥挑鱼刺……
篇九:我眼里的微感动
你们知道吗?动物是很有灵性的。
奶奶说,她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肉,吃一顿肉都是很奢侈的。家里养了一头耕田的老牛,过年了,只好无奈的把老牛卖了。当把牛交到他人手里的时候,老牛深邃的眼眸中渐渐溢出了泪珠,它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也知道这个将它送上死路的人是奶奶,可它还是一步三回头地望向奶奶,挣扎着朝奶奶这里,它不是贪生怕死,它只是蹭蹭奶奶的脸,当作告别吧?它把奶奶当成了亲人了吧?奶奶当时站在那里,麻木了,她也在那里哭,可是在老牛和钱之间,奶奶最终选择了钱。在那个贫苦的年代,钱的用处太大了,奶奶的做法没有错,她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多买几顿肉吃。可老牛却使我有了些许的心跳之感,它是不是很不舍它的主人呢?一定吧!牛本很温顺,却也会有凶猛的时候,最后它还是归顺了人类。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视频,不禁使我落泪。一男子钓到母鱼时,大概有上百条小鱼在帮母鱼脱钩的情景,红压压的一大片,似血一般。大概是钓鱼的男子也被这情景感动,迟迟未将母鱼钓上来。我想他此刻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人和动物不都一样吗?都是生命,都有感情,都爱父母,如果小鱼的母亲死了,它们也会伤心的,和人类是一样的呀!人和动物的生命是平等的,只不过人类的头脑更发达,所有人类开始捕杀动物,外国人用“除了天上的飞机,地上的汽车不敢吃,什么都敢吃”来形容广东人吃域之广,这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多么爱吃动物。
人类呀,珍惜动物吧!它们也需要一个家,一个有父母、有儿女,温暖完整的家。
篇十:书籍里的微感动
《红楼梦》里说:“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读书之后便有一种内外一致的气韵美和动静结合的灵动美。读书同样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不仅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会使我们举止优雅。
书给了我这么多,让我怎能不感动?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我们身上的傲气,娇气,霸气,粗俗气,痞子气,小市民气;同时也拥有了静气,灵气,自在气,高贵气,泱泱大气。读书可将优点更优,缺点变优,美丽更丑,丑陋更丑。
书给了我这么多,让我怎能不感动?
读书也真是个识时务的好东西。在炎热的夏日送来清凉;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困难的时候送上鼓励;在骄傲的时候送上警示。读书可以解暑,温暖,同时也可以给我们警示,时时注意我们的行为。
读书更是可以长精气神,或许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或许是那“百年需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的乐观豁达的情怀,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书给了我这么多,让我怎能不感动?
你读天,无际的长空予你灵性;你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你理性。“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书有华,秀于百卉。”我们的一切都是读书的赠与。
以上就是关于微感动的作文600字的介绍,更多关于六年级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