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夏梦冬酒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周末歌单|月下桜如雪日本私塾歌 休闲娱乐

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

火车在旗子暗记所前停下来

——川端康成《雪国》

穿越周末长长的梦境醒来,已是深夜,大脑里一片空缺。
楞楞地坐在冰凉的椅子上谛听,不知何时,露台上,冬雨已经停了。
安静得仿佛韶光都被冻住了。
两百年前,有一位叫小林一茶的日本墨客,在江户的夜里,写过一首俳句:

真美啊

透过纸窗破洞,看银河

上海的窗,很脏很硬;上海的夜,星星都藏得很深。
你要仔细听,才能听到星星的呼吸。
写诗和爬格子的人,常常要深夜披衣而起,探求他们的星星。

此刻,我在星光下,我只须要一杯温暖的咖啡,或者一首温暖的歌。

01

四季の歌

荒木尚丰

夏川里美 | 东方旋律

穿越县境长长的隧道,便是日本中北部山区——越后。
这里出产日本最喷鼻香甜的大米和最浓郁的清酒。

昭和39年(1964年)冬,大雪封住了山林,冻住了河流。
然而在越后的新泻县内,许多年青人却乘雪而来,他们要在景象晴朗的日子里,尽情地滑雪。
日今年夜学艺术部的四年级生荒木丰尚,和同学也在个中。

每年冬天,他们都会在这个俏丽的雪国,消磨光阴。
滑雪、弹琴、写诗、饮酒、泡温泉。

背靠越后山脉的新泻县汤泽,这天本著名的滑雪与温泉胜地,昭和10~12年,大作家川端康成在冰雪与温泉怀抱中,写下了旷世精品《雪国》

可是那年,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杯具:好动的荒木丰尚,从大雪覆盖的陡峭山坡上,冲进了沟里,摔得混身骨折。
听说,好几处都是粉碎性的。
于是享乐的日子溘然中止了。
荒木住进了医院,而且一住便是两年半。

在无聊的日子里,他只有一把吉它和一本海涅的诗集。

好在俏丽的护士姐姐们,每天都会推着他去院子里闲步。
这时,荒木会乘机给护士们念德国墨客海涅的爱情诗。
韶光长了,护士们常常在他身后偷偷地窍笑。
然而,荒木却从来不以为意。
两年多的寂寞光阴,在医院小小的院子里,听着护士的巧笑,看春去春来,春又去。

那一定是他病中最快乐的光阴吧!

直到昭和41年时,荒木的骨折终于养好了。

为了感谢一贯照顾他的护士们。
荒木写了很多诗,有一些还谱了曲。
临了与护士们一起作别。
大家一起围着荒木唱起他在病中写的歌,比如文前的这首《四季の歌》,它是如此大略,朗朗上口。
就像是一首日本童谣。

当歌声响起,2年多的光阴,都化作了光阴之轮上轻盈的蝶舞。

荒木丰尚,日本著名的词人、作曲家

喜好春天的人儿,心地纯洁

像紫罗兰的花儿一样,是我的朋侪

喜好夏天的人儿,意志倔强

像冲击岩石的巨浪一样,是我的父亲

喜好秋日的人儿,情深意重

像诉说爱情的海涅一样,是我的爱人

喜好冬天的人儿是,肚量胸襟宽广

像融化冰雪的大地一样,是我的母亲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不能由于护士姐姐俊秀温顺,就一贯赖在医院里。
荒木留下了他的诗与歌,离开了医院,也离开了他的青春时期。
他加入过期兴的摇滚乐队,在酒吧驻唱,也曾把厚厚的诗稿寄到杂志社。
然而,却一贯默默无闻。

昭和46年,一位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在同一家医院,有时听到护士随口哼的歌。
他问小护士,这歌叫什么名字?是谁写的?小护士却一问三不知。
只说,院里的护士们都会唱这首歌。

《四季の歌》在昭和46年第一次录音,听说一贯到录音前几天,唱片公司才找到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荒木尚丰。

当大略幽美的旋律,在精细的和弦中展开,就仿佛冰雪融化,光阴倒流,那些春天的花、秋日的歌,夏天的梦,冬天的酒,都随着旋律悄悄地绽放着,旋转着,滴落着。
纵然明知:青春与快乐都无法勾留,我们依然会不由自主地被它卷入温顺的漩涡。

我知道这人间

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然而

02

红蜻蜓

三木露風 / 山田耕筰

大田真季 | 风花

明治22年(1889年),日本近当代伟大的象征主义墨客三木露風降生在兵库县的一个小山村落里,在五岁的时候,由于父母离异,他被送到祖父家。
我无法知道那次离婚的缘故原由,我只知道远走的母亲,总是舍不下自己的孩子。
她找来一位外家的女孩,去三木祖父家帮佣,顺便代她照顾年幼的三木。

三木露风自幼发展在幽美而寂静的山村落,山影雾绕,溪流鸟唱,无法忘怀。
晚年时,他曾在自传《我的故乡》中写道:

我的故乡背面靠山,前面有河。
鸡笼山、台山、白鹭山,分别耸立在北面和西面,个中鸡笼山是受保护的风景区,上面有许多名胜古迹,禁止伐木。
著名的朝雾城,就坐落在这山上。
山上树木苍郁茂盛,松柏之间夹杂着山樱,春天樱花盛开,十分俏丽。
少年时,我喜好一个人登山。

三木所说的朝雾城,便是兵库县著名的“天空之城”——竹田城,在朝雾之中,云深似海,古城遗址飘浮其上,宛如梦幻。
这里也是动画大师宫崎峻创作《天空之城》的灵感所在。

大概正是一个人身处在大自然神秘的怀抱中,那种离母之痛,才能自由的开释。
然而,在他十岁之前,背着他上山的,是母亲送来照顾他的小姐姐。
正是在姐姐温暖的背上,小三木看着停落在竹竿上的红蜻蜓,朦胧的诗意象一枚小小的种子一样,悄悄地种进了他的内心。

这个从母亲那来的女孩,对从小失落去母亲的三木而言意味着很多。
他在姐姐背上逐步终年夜。
然而,就他十岁的时候,15岁的小姐姐嫁到了远方。
从此在三木的心中,在他的青山绿水之间,又多出了一根再也无法拨去的相思。
他在中学的日记中写道:

晚霞中的红蜻蜓啊

从姐姐的后背上看到你

那是什么时候呢?

一次次爬上大山,他是在眺望远方的背影?还是探求那朦胧的旧梦?

晚霞中的红蜻蜓,飞来飞去,包围着年少的三木,他总是迟迟地不愿意回家,徘徊在寂寞的山间。

无法诉说,无法歌唱,但又无法忘怀的,这是诗还是爱?

大正13年(1924年),三木露風35岁,正在日本荒凉的北海玄门书,阔别家乡。
在北方的寒冷与孤独中,三木只能从内心去探求生存下去的温暖。
没想到,儿时的影象又一次浮现在了心头。
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童谣——《红蜻蜓(赤蜻蛉)》。

这首幽美的童谣,后来又被当时的一位作曲家山田耕筰谱了曲。
传遍全体日本。
至今它仍是许多日本中小学的校歌。
孩子们,在放学唱着它,追逐着属于他们的童年。
那俏丽的诗句,就象是一块深深地镶嵌在许许多多日本人儿时影象中的琥珀。

晚霞中的红蜻蜓,飞来飞去

那是阿姐背着我的日子

在山间的野外

小竹篓里装满了桑果

这统统都化作梦幻泡影了吗

十五岁时,阿姐远嫁他乡

从此渺无音讯

你在哪里啊

晚霞中的红蜻蜓,飞来飞去

请在细细的竹竿尖上

轻轻地停歇

往事如梦,谁都会这么说。
然而,那虚幻的梦境为何却如此真切?

夕阳下翩翩飞舞的红蜻蜓,让你仿佛轻轻地靠近就能触碰到。
在这一字一句、欲言又止的回顾中,红蜻蜓颤动着她那透明的翅膀,翅膀上纤巧的脉络仿佛都依稀可见。
现实与回顾,仿佛由于这微微的颤动,发生了悠长的共鸣。

那是从姐姐的背上才能瞥见的影象——温暖而忧伤!
你不知道,这忧伤是从何而来,又要停落在何方?

03

花嫁人形

蕗谷虹児 / 杉山长谷夫

小宫瑞代 | 童

古筝版

1912年,日本著名的诗画家蕗谷虹儿12岁,正当年少,却不得不为了生存,和弟弟一起在澡堂打工赢利。
令他烦恼的是,母亲体弱多病,父亲破产后整天饮酒,家早已不再象个家的样子。

那年恰好这天本明治时期的末了一年。
天皇在这年驾崩,母亲在这年离世,蕗谷虹儿在亲戚的引荐下,当了著名日本画家尾竹竹坡的学徒,永久离开了这个破碎的家。

当学徒的日子并不好过,尾竹是一位严厉的人,常常打骂小学徒,乃至常常不给他饭吃。
在这种时候,比他小两岁的、尾竹的侄女尾竹红吉,就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安慰。
当时,吉红也随着叔叔学画。
两人有时,乘师傅不在时,就把对方当成模特。

然而,青涩的禁果还没有来得及采摘,5年之后,红吉就嫁人了,新郎却不是他。
蕗谷虹儿被师傅赶出了门,成为一位随处为家的流浪画家,孤独的足迹一贯流落到日本极北的库页岛。

在世界的尽头,什么也没有,只有冷漠的瑶池。

当蕗谷虹儿从北方归来,才创造当年的红吉,如今已经是一本时髦的女性杂志的专职画家。
两人再次相见,仿佛已经隔了一个世纪,但他们没有抱头痛哭,有的只是一起风霜和如烟往事。

红吉并没忘却自己的师兄,她把蕗谷虹儿先容给了当时最著名的诗画家竹久梦二。
梦二一眼就看中了蕗谷虹儿的才华,决定收他为徒。
从此,也改变了蕗谷虹儿的生平。

在梦二的帮助下,蕗谷虹儿成为梦二之后,最成功的诗画家,乃至经由鲁迅的先容,名气一贯传到中国。
它画的美人图,虽然远不如老师梦二那么狂放不羁,灵气十足,却温婉迷人,含情默默。

他最成功的诗画集便是《花嫁人形》。
在那少女天真的萌态中,隐约藏着的正是,少年时苦涩的爱情,和那无处安顿的哀愁。
他在精美的画页上,写下自己的诗行:

结着金丝带,坐在新居里

你为什么还要哭啊

结着金岛髻,坐在新居里

你为什么还要哭啊

美若姐姐的新娘玩偶

穿着绣着小赤鹿的千代纸衣裳

你一哭,只怕会吓跑衣袖上的小鹿

在诗画的边上,还加上了蕗谷虹儿的好友、作曲家杉山長谷夫谱写的乐谱。
这是一首旋律大略幽美的童谣。
而这位杉山長谷夫,生平都在创作童谣。
并长年在教堂里,组织儿童合唱团。

在他们的天下里,孩子们,才是这个天下唯一俏丽的存在。

孩子为什么要哭呢?是由于终年夜,还是由于嫁人?

蕗谷虹儿从来没有阐明过这首诗、这张画,到底是写给谁画给谁的。
在他的自传里,我创造红吉嫁人时才14岁。

承续着日本美人画的传统,蕗谷虹儿可能算这天本后来的萌系美女画的早期代表。
然而作为画家,蕗谷虹儿在去世后,远不如他的老师竹久梦二影响深远。
倒是这首民谣,一贯载着那一叶青春的小舟,沿着岁月之河流传了下来,成为每个女孩儿都会唱的小调。

每年,在蕗谷虹儿的故乡新泻县,都会举办:全国一起唱《花嫁人形》的比赛。
以纪念这位流落生平的诗画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 请联系 申江做事导报社

转载文章 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