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寒假,初二放学期13岁的罗大佑从台北转学到了高雄,当时有两件事情让他感到迷惑,一是学校制服的超大圆盘胶帽,二是同学们的黝黑肤色,直到过了大半学期的某一天,妈妈对他说道:“咦!
大佑,你怎么已经晒得那么黑了!
”他才深深地体会到为什么须要这么大一顶圆盘帽,以及同学为什么都晒得这么黑,“这便是我以皮肤变黑的办法,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与同学们的融和过程。完备不需经由任何考试的自我群体资格认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罗大佑诙谐地说。高雄老家位于盐埕区的他,初二到高中共四年半的岁月,每天高下学都骑脚踏车经由爱河,最少两次,爱河陪伴着他度过青涩的少年光阴,同时也是他音乐启蒙期间。
罗大佑对爱河有着深刻的情绪投射,他将这份情绪写进了《爱河人间》这首歌中,从旧时的盐埕写到今日的港都,词曲生动拼贴出一幅细节情绪递进的城市拼图。
罗大佑高雄老家位于盐埕区建国四路上的“东海医院”,父亲便是这间医院的院长,罗大佑一家住在医院楼上,和职员宿舍成为一个小社区。罗大佑的父亲对音乐有着非常狂热的喜好,纵然自己并没有弹奏音乐的天份,他将这份热爱投射到对付乐器及音响器材的好奇及选购上。罗大佑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父亲先是买了一台台制钢琴,不堪利用后再买了一台德制钢琴,其后罗大佑刚搬到高雄,创造高雄家中已有了一台电风琴。而在电子琴刚问世之初,父亲便将它买了回来,令罗大佑脑中的音乐天下更加的全面,他与兄姐更是猖獗爱上电吉他,成为他组乐团,直至被引荐加入电影《闪亮的日子》音乐创作团队的契机。在音响器材方面,家中很早就有了黑胶唱盘,到了高雄时,父亲更把它发展成旁边各有一座喇叭,中间是各种播放器,包含黑胶、广播等等,可以说是拥有了一座最早期、最时髦的家庭剧院!
更夸年夜的是,罗大佑家中曾拥有一部双轨录音机,这台录音机就这样录下罗大佑青春期间练习的数百首歌曲。在过去三年疫情期间,罗大佑回忆自己的音乐出发点,想起了那栋位于盐埕区的“东海医院”,由于父亲对音乐的爱,对孩子的爱,让家中时候充满着乐音,开启了罗大佑的音乐人生。
罗大佑:“爱河的流量长度没有特殊显著之处,但它一贯在流,就像成长与来到高雄的人们,在外地生活时不太会主动提起高雄,但他们的存在就像浪潮一样不断在高雄拍打着,不断制造热闹;就像爱河本身一样,没有特殊显眼,但一贯不断在滚动;而这也跟我家里的情形很像,父亲是我开始玩音乐的启蒙,他打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三个孩子在家不断玩着乐器制造声音;那是一个讲不出来的东西,这个讲不出来的东西才叫作爱,一讲出来就没意思了,这份感想熏染是须要韶光累积的”。
照片供应:大右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