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10日电(李琳海、耿辉凰)青青的山,蓝蓝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开,飞旋的车轮竞豪迈。

这是2023年6月7日拍摄的青海湖
新华社发(杨涛摄)

环湖赛一路生花在青海湖碰见美丽中国 汽车知识

从苍茫戈壁到连绵草甸,从祁连山下到青海湖畔,青海用最美的景致欢迎来自天下各地的高水平车手,展现俏丽中国新图景。

从空空如也办赛到迅速升级为国际自盟职业系列赛,每一个转弯、每一次加速、每一段爬坡,23岁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高原的力量、体育的激情,在打造百年赛事道路上奋勇前行。

竞技之路:环湖赛成天下级公路自行车赛事

随着一声鸣枪,第23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7日在高原古城西宁开赛。
本届赛事于7日至14日进行,分8个赛段,总间隔1255公里。
来自四大洲的22支军队、154名专业车手将在青藏高原展现竞技体育之美。

7月7日,参赛选手在出发点处等待出发。
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主席大卫·拉帕蒂安在开赛致辞时说,二十多年来,环湖赛一贯以其穿越中国青海的绝美路线让参赛车手和不雅观众们充满期待和喜悦,这项多日赛凭借其圆满成功的举办和卓越的品质,晋升为国际自盟职业系列赛紧张赛事之一。

“诚然,历届赛事皆精彩非凡,我要感谢组委会一次次为大家呈现如此壮不雅观和令人乐不思蜀的线路。
”拉帕蒂安说。

被称为“天下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差,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险些没有人相信可以在这里举办高水平国际性赛事。
2002年,青海省创新思路、另辟路子,首届环湖赛由此出身。

2002年7月31日,在首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五赛段的比赛中,选手途经湖区草原。
新华社 侯德强 摄

缺资金、缺履历、缺支持,初生的环湖赛引来的质疑和抱怨远远多于喜悦……

一些长期关注环湖赛的媒体犹记前几届赛事的“简陋”情形:第一届由于利用传统的手掐秒表,好几个赛段多名运动员同时冲线,裁判只能凭履历估算成绩;一些赛段,和一些事情职员只能住在简陋的帐篷或车马店中……

历经23年磨砺,从首届赛事的2.5级,到升级为亚洲顶级公路自行车赛事,再到如今成为国际自盟职业系列赛,这项大型公路自行车赛事稳步前行。

日月山,青海公路自行车队演习的必经之地,也是环湖赛从城市路段转至高海拔路段的过渡点。

7月9日,参赛车手在比赛中骑行。
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藏族车手董晓勇出生于日月山脚下的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
从小受环湖赛的影响,2004年初中毕业后,他进入青海省自行车队,成为一名专业车手。

2005年,董晓勇代表中国二队参加环湖赛,当时队里的7名队员有3人完成了比赛,他是完赛车手之一。
“他们太快了,但当年有‘亚洲车王’黄金宝参赛,我仿佛看到了一盏启明灯。

2016年的环湖赛场,董晓勇在第一赛段站上了领奖台,穿上了代表“亚洲最佳车手”的蓝衫。
2017年从车队退役后,老将董晓勇成为青海女子公路自行车队的教练。

7月9日,参赛选手在第23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三赛段互助至贵德的比赛中骑行。
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董晓勇说,在环湖赛带动下,高原来地车队迅速发展,从跟赛到获奖,他们见证了中国公路自行车运动的崛起。

“是环湖赛造诣了我。
为了自行车,我流过汗、流过血,也流下过泪水。
从18岁的少年到30多岁的男人,14斤的车子在我心中有着无法比拟的厚重。
”董晓勇说。

历经二十余载风雨,如今环湖赛已形成以职业赛事为引擎,以衍生赛事为拓展,以家当发展和文化传播为两翼,以全民健身、大众参与为支撑的发展格局,以其独特的创造力、深远的影响力、强大的品牌力吸引着天下目光。

绿色之路:高天厚土间展现高原大美风光

环湖赛从出身之日起,就将“绿色、人文、和谐、体验”作为主题,延续至今。

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中国乃至亚洲都霸占主要的生态位置。

这是2022年6月24日拍摄的祁连山下的大通河(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李占轶 摄

“环湖赛见证了青海守护好绿色江源的决心,但更主要的意义是,通过绿色运动办法,组委会向外界通报保护三江源、青海湖乃至沿线生态环境的强烈旗子暗记,这是环湖赛的义务所在,也是众望所归。
”青海省体育局局长王霞说。

环湖赛途经的山川河湖,向众人展示高原大地草原、湖泊、森林、花海、雪山绘就的大美画卷,助力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立时望祁连,奇峰高插天。
”本届环湖赛第六赛段,车手将骑行至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所辖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

清晨,一场雨后,洁白的云朵环抱在山间,蔚蓝天幕下,灰色房顶的琉璃瓦房反射着银光,一排排富有特色的民居沿着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
登高放眼,远处牛心山的积雪清晰可见。

祁连县八宝镇美景(资料图)。
新华社 文贻炜 摄

这个安谧的村落落叫拉洞台,位于祁连县八宝镇。

依托祁连大草原壮美风光,今年6月,土生土长的李长峰在山东援建资金支持下,在村落里开了一家名叫天境星空居的民宿。
夜晚,游客们在房间就可以和浪漫的星空对话。

村落党支部副布告聂文刚说,在环湖赛等体育赛事带动下,当地生态旅游发达发展,全村落273户百姓中,65家利用自家民房开起民宿。
“每年七月,很多游客因环湖赛慕名而来,用骑行的办法感想熏染当地民俗风情和草原风貌。

每年的环湖赛车手经由青海湖畔时,都能看到成群的普氏原羚在青海湖畔的草原上撒欢跳跃。
作为环湖赛的吉祥物、青海湖地区的珍稀动物,普氏原羚数量已由保护初期的不敷300只增加到现在的3400余只,它们生活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好时期”。

这是2024年1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境内的草原上拍摄的普氏原羚。
新华社 耿辉凰 摄

颁奖台上,来自天下各地的车手手握喷鼻香槟,对着镜头展示可爱的普氏原羚时,更多人会通过这一俏丽物种,理解其背后的动人故事。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环湖赛吉祥物普氏原羚在传达体育精神和地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浸染,表达着人们保护好高原生态的美好欲望。
”青海天佑德洲际自行车队领队张小龙说。

普氏原羚是青海生态保护的缩影。

作为环湖赛最经典的赛段,环青海湖区域的生态持续向好。
如今的青海湖,正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谱写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培植新篇章。
水质优秀率达100%,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湿地保护率达69%,“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青海湖碧波荡漾,光彩夺目。

和谐之路:新出发点再出发圆“百年环湖”之梦

每年夏季,只要环湖赛经由家乡,年过八旬的土族老人吕有荣都会伫立在班彦村落村落口,注目着环湖赛车队风驰而来、电掣而去。
老人说:“以前哪想过这样的景象啊!
填不饱肚子的时候,老乡们只想挣钱养家,在家门口能看到国际体育赛事是种奢望。

本届赛事第三赛段的出发点是吕有荣的家乡,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
车手们奋力骑行的样子,就像班彦村落村落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样子容貌。

2021年7月13日,参赛选手在第20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三赛段互助至贵德的比赛中骑行。
新华社 张龙 摄

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落,有着上百年历史,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
长期以来,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困扰着居住在山上的村落民。

2016年,村落民们陆续从海拔2800米的山上搬到了山下的平川。
如今,村落庄振兴上钩划培植的系列家当为当地发展插上了翅膀。
近年来这里初步形成了光伏发电、特色养殖、酩馏酒酿造、土族盘绣制作、村落庄旅游等家当,摘掉“穷苦村落”帽子的村落民有了更多追求。

环湖赛一起走来,见证着青海各地因时制宜,发展特色家当的图景。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金银滩。
夏季,漫山的金露梅和银露梅装扮着草原。
2012年,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洛桑尖措在家乡创办了以自行车骑行为主的达玉部落。

从青海湖北岸的海晏县出发,民间骑行爱好者经由青海湖畔的二郎剑、黑马河、刚察等地,终极回到出发点。

2021年7月14,日参赛选手在第20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四赛段贵德至龙羊峡的比赛中骑行。
新华社 张龙 摄

人们用骑行的办法丈量大美青海。

现在这个基地有各种自行车1000余辆,仅每年的7月至10月,从基地震身骑行的爱好者有近5千人次。
“在环湖赛带动下,青海湖畔的骑行家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环湖赛一起发展,为大美青海打开了一扇面向天下的绿色、低碳之窗。
”洛桑尖措说。

参赛选手在第23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中骑行(2024年7月7日摄)。
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一辆车,一段路,环湖赛也铸造了一种精神。
当人们惊异于环湖赛发展速率时,也创造了比赛事本身更主要的收成:环湖赛补充了青海体育史上没有举办过国际大赛的空缺。
23年的实践证明,高原公民依托自身特色资源,也能把赛事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办出水平。

在环湖赛引领下,青海举办国际抢渡黄河极限寻衅赛、岗什卡国际滑雪登山互换大会等赛事,展现着我国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体育独特的浸染。

2017年8月5日,第13届“化青杯”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寻衅赛初赛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举行。
新华社吴刚摄

体育的盛会,公民的节日。
环湖赛,日益成为高原儿女联络奋进的纽带。

每年环湖赛所到之处,沿线牧民高举五星红旗,在赛道旁策马奔驰的画面振奋民气。
身穿民族衣饰的不雅观众扶老携幼,欢迎天下各地的车手。

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体育科副科长旦巴才让说,环湖赛实现了体育与旅游领悟发展,切实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惠。
现在海北州很多百姓转行从事自行车租赁、骑行做事等事情,在增长见识、增加收入的同时,各族群众在高原大地上共同谱写出动人的民族联络进步之歌。

2023年7月9日,第22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结束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的竞赛。
新华社 张龙 摄

董晓勇的父亲董明发曾是青海省自行车队的车手。
每年的环湖赛西宁绕圈赛前,不管儿子是否参赛,董明发都会为参加环湖赛的青海车队的车手们集体敬献哈达,老车手在用这样的办法向子弟们致敬。

王霞说:“每一步蜕变,都见证了环湖赛发展的进程,新活力的注入,也是环湖赛走向成熟的一定。
我们希望能不断超越自我,将环湖赛办成百年自行车赛事。

视频:李占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