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陈君
陈君,1983年生,东兴区小河口镇共和村落人。他亲眼看到成渝高速公路建筑通车,沿线的矮房变成高楼,荒地变园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成为内江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背景
成渝高速公路沿线除成都外,绝大部分是山岭丘陵区,地形繁芜,工程艰巨,在当时我国的高速公路中尚属少见。全线3万多筑路大军耗时60个月,用了5年韶光建成成渝高速公路,终于让巴蜀从此变坦途。
听说修成渝高速公路,全村落人都乐了
▲成渝高速公路(资料图)
1990年,我在东兴区同盟乡(今东兴区小河口镇)上小学。那时,村落里邻居很多地皮都被征用来建筑高速公路,大家都很愉快:一条高速公路将要修在我们家门口,往后去成都和重庆就会很方便了!
那时我很小,对高速公路没有清晰的观点。在我的懵懵懂懂中,修路工人开始在村落庄里建筑公路的地方搭起工棚、临时食堂,几台柴油机整日轰鸣,忙得热火朝天。
我和小伙伴以为很好奇,便跑到工地现场去看工人们打石头、挖路基。
建筑成渝高速公路的工人很辛劳。听大人们说,有些工人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还把他们子女都带到内江来。我们班里也转学来了一个男同学,他的爸爸便是建筑成渝高速公路的工人。
由于成渝高速公路建筑占用了田地,村落里一些人开始进城务工,逐渐在城里安居。后来,我终年夜了,才知道那是“农转非”。
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通车了,很多人就在沿线围不雅观,看着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格外愉快。村落里的人在谈成渝高速公路,连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谈。我们校长还跟我们说:修高速公路不易,要保护好公路!
成渝高速公路,一起美食飘喷鼻香
成渝高速公路连接成都和重庆,全长337.5公里,是四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
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比较老成渝公路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内江到成都、重庆的间隔。对付当时没出过远门的我来说,这些都很抽象,但我的堂哥在跑客运,时常来回于内江与重庆之间,他有亲自体会。
有时堂哥跑车回来,会跟我和家人提及成渝高速公路上的新鲜事,公路两边的风景、美食、高楼等等。那时,让我特殊憧憬的,是重庆的来凤鱼,“来凤鱼”是重庆“江湖菜”盛行鼻祖,每次堂哥都说得我们直流口水。直到我终年夜了,才有机会走成渝高速公路去吃了一回,成了年少时的美好影象。
成渝高速公路开通后,沿线的矮房开始变成高楼,荒地开始变园区。
从内江一起向成都方向驶去,鱼溪、球溪、高洞的一家又一家鲶鱼店开始发展起来,来往的人们把这些美食口口相传。一家家鲶鱼店已经成为成渝高速公路的一道风景线,直到现在,很多人途经内江、资中,下高速公路想吃的第一道美食便是鲶鱼!
一到成渝高速公路,离家就近了
▲成渝高速公路内江收费站(资料图)
今年是成渝高速公路通车24年。作为四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我与她共同发展。从建筑到现在,成渝高速公路迎来送往了无数车流人流,为内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后来终年夜了,我才知道,实际上,成渝高速公路在最初方案时只是一条二级公路。1990年开工时修正为一级公路,1992年在建筑过程中,又决定改建为高速公路。有些路段还未达到高速公路标准,以是很多路段还是双向四车道,也经由无数次修修补补。
随着韶光的推移,车流量越来越多。有一次回家堵在成渝高速公路上,不到十分钟,高速公路上就排起了一条长龙。原来,有那么多人走成渝高速公路!
现在,人们去往成渝两地有更多的选择了,成渝间的高铁、动车,更是大大缩短了双城间隔。有时我开车回家,有时坐高铁回家,但每一次途经成渝高速公路,我都倍感亲切:一上成渝高速公路,离家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