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的修理方法是改换飞轮齿圈,但每每只能暂时办理问题,利用一段韶光后就会宿病复发,就连续改换飞轮齿圈,始终不能根治此病,成了汽修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为此笔者经由十多年的调研,终于找到了打齿故障的成因及根治之法,在2001年时就写出文章《起动机铣齿故障的缘故原由及办理方法》,向某汽修刊物投稿,因我推翻了当时海内的有关起动机方面的“理论”,争议很大不敢刊登。后来《汽车电器》双月刊,在2002年第6期开辟了一个新栏目“读者论坛”,我的这篇文章被刊登出来。
后来又有文章《对办理起动机铣齿问题的进一步磋商》刊登在《汽车电器》2004年第5期上,《以铁代铜--办理起动机铣齿问题的大略方法》刊登在《汽车电器》2007年第7期上。
我还搞了一项柔性啮合起动机的发明专利,由于办理起动机铣齿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柔性啮合起动机。
“柔性啮合”这个名称是我首先提出,因此现在百度百科、头条百科上有关“柔性啮合”词条的内容,都是从我这里抄去的。2007年10月我在《汽车电器》网站论坛上揭橥了近万字长文《起动机的类型及事情过程》,详细讲述了“逼迫啮合”与“柔性啮合”的事情过程以及办理起动机铣齿问题的各种方法,此文被许多网站转载。
本以为公开根治之法已有近二十年,汽修行业该当都会知道。但2022年8月份一位网友的信息让我吃惊,这解释还有许多修理工不知道。
这位网友把有关起动系统的零部件全换了,却只能坚持一个月,一样平常有此故障的车至少也能用半年至一年。实在缘故原由很大略,便是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轴向间隔太大,如下图中的δ值应小于5mm,3mm为最佳,
而这位网友的δ值估计在8mm旁边了。
办理问题的方法一是缩小δ值,二是把逼迫啮合起动机改为柔性啮合的。
一样平常修理用第一种方法,由于大略易操作,先实际丈量δ值多大,例如实测δ值6mm,减去3 mm的许可间隙,还剩3mm,便是要缩小δ值3mm。最大略的方法是在飞轮齿圈下面加一个3mm厚的垫圈,可用直径3mm的铁丝做成一个与飞轮齿圈一样大小的圆环,在飞轮上先安装铁丝圆环,再安装飞轮齿圈。
但在飞轮齿圈下加3mm厚垫片险些已到极限,垫片过厚将造成飞轮齿圈与飞轮凸缘的结合面减小,飞轮齿圈有脱落风险。
另一方法是车削起动机安装面,使起动机驱动齿轮向飞轮齿圈靠近一点,但也只能车削掉1-2mm,车削过多会影响起动机端盖强度。
还有一种方法是改变拨叉形状,让拨叉往驱动齿轮方向弯一点,也便是让驱动齿轮前移,从而缩小δ值。
如果δ值已缩小到3mm,但还是会铣齿,这是啮合弹簧压力过小造成的,应换用压力更大的弹簧,或在现有弹簧上加垫片,使弹簧的压缩量增加,从而增加压力。
当然办理铣齿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采取柔性啮合的起动机,由于柔性啮合起动机可适应的δ值比逼迫啮合大得多,但把逼迫啮合起动机改为柔性啮合,一样平常的修理工不易节制,只能由生产厂直接制造出柔性啮合起动机供应市场。
这个看似大略的方法,为什么许多修理工不知道呢?实在还是受了以前的各种维修资料及大专院校的教材上有关起动机事情过程“理论”的误导,去世抱住传统的缺点修理方法不放,不去寻求新方法,如果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到我的这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