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寄相思,源远流长

红豆,一种藤本植物,多产于我国的南方,果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质地坚硬,可做装饰品,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红豆到底传递了哪些情感 休闲娱乐

关于红豆,有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

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落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去世。

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

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关于相思之苦的凄美传说,又因红豆别称“相思子",所往后来人便冠红豆以表相思爱恋之物,直至本日。

二 红豆相思,寄男女相思之情

红豆作为一种意象,通报男女相思之情,存在在大量的诗词里。

1. 《红豆词四首》是近代学者王国维所创作一组七言绝句,今摘抄一首: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作者王国维出行在外,和自己的爱恋之人分别已久,便抚摸闺中人临别之际赠与的红豆,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 《河满子·对镜偷匀玉箸》是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原文如下: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终年夜,珠围翠绕,鲜衣美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便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过的是逍遥清闲的风骚公子生活。

从他的先容里我们就不难创造,词里的红豆一定传达的是男女相思之情。

3.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原文如下: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
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己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纳兰性德和爱妻卢氏夫妻深情,在这如酒如诗的春色里,由于分别渐久,远方的伊人于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相思之情便落入笔中。

三 红豆相思,寄眷恋朋友之情

我们看唐朝墨客王维所作的《相思》一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墨客王维的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从诗文及题目可知,是墨客王维思念久别的好友李龟年而作,写的是朋友之间的离愁别绪,相思之苦。

唐朝天宝年间,王维和李龟年是好友,他们之间惺惺相惜,互为心腹。
一位是诗者,善于写诗,一位是非常出名的歌手,乐工,擅于歌唱,二者联手,诗更富韵律,歌更具文雅,相得益彰,在当时的洛阳,可谓是名噪一时。

但好景不长,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王维被安禄山的叛军扣留,李龟年也仓皇而逃,流亡到了江南。

有一年杜甫在江南碰着了李龟年,回忆起以前他们在一起的光阴,触景生情写下了“岐王宅里平凡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诗句。

这首诗传到了王维的耳中,得知李龟年人在江南,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便写下了《相思》一诗,以此表达对李龟年的思念之情。

红豆,到了王维的手里,把相思爱恋之物寄予了另一种情思,那便是对朋友的思念。

写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红豆不仅仅通报男女之相思,还寄予对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