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面书誏
编辑|白面书誏
给你的爱一贯很安静,来交流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2005年,一首《一贯很安静》横空出世,也让演唱者阿桑在华语乐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穿透韶光的沧桑、直击心灵的伤感,让人听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出道就和胡歌、刘亦菲等一线明星互助,一韶光也是风光无限。
可是歌手阿桑的故事,却永久停在了2009年。
01 孤单的女孩
阿桑,1975年出生于中国台湾。
本应是高枕而卧、欢声笑语的童年光阴,她却在父母的争吵、债主的叫骂中,度过了一日又一日。
她想躲避,却又无处可逃。
唯一能让她有一丝安慰的事,便是躲在角落里听歌、唱歌。
直到12岁那年,父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阿桑就成了他们眼中的累赘,谁都不愿意养。
父母健在,她却成了没人要的孤儿。
好在,姨妈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便把阿桑接到家中抚养。
可仰人鼻息的日子,并不随意马虎。
为了不给姨妈添麻烦,阿桑总会利用课余韶光,出去打零工赚取学费、生活费。
本应是扑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她却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
原生家庭的痛、生活中的烦懑和挫折,让阿桑逐渐把心底的伤痛,都寄托在自己的歌声中。
直到初中毕业,她才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
由于喜好唱歌、演出,阿桑选择了“南强工商影视科”。
期待着有一天,自己可以像霍建华、陈德容等一线明星一样,涌如今大荧幕上,做着自己喜好的事情,不再为生活担忧。
可这个欲望,对付一个容貌平平、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切实其实是痴人说梦。
1995年高中毕业之后,阿桑凭着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台湾艺术事情总队。
还记得“小哥”费玉清曾说:在艺工队我最怕的,便是被调到服装组和道具组。
可阿桑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还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五年的韶光,主持、伴舞、做道具、缝补演出服、搬运装备,哪里有须要,哪里就有阿桑的身影。
明明是个登台演唱的歌手,她却像个后勤。
直到2000年,义工团的缩编,让阿桑不得不重新谋划自己的人生。
登台唱歌的梦想、一日三餐的困扰,让阿桑和几个爱好相同的伙伴组建乐队,在酒吧做起了驻唱歌手。
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沙哑、沧桑的嗓音,就像一杯温水,带给了听众一份与寂寞有关,却又十分知性的温暖。
也让著名音乐人——汪一平面前一亮,或许这便是他要找的人。
从发声技巧到曲风,汪一平严格地演习阿桑。
也让阿桑的唱功,在一年内有了飞一样平常的进步,这才开始录制小样,寄到唱片公司。
可对付阿桑来说,她缺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
02 苦熬多年,终于出道
“在舞台上唱歌,是我这辈子都不会放弃的事情,为了这个梦想,我花了很多很多的心思和努力。”
成名之后的阿桑,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这么一段话。
正如文中所说,阿桑的成名之路,可以用“熬”这个字来形容。
第一次录制专辑,汪一平特意选了六首好歌,谁知却被人放了鸽子。
汪一平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想要讨个说法时,对方却支支吾吾地开口:
“如今这个行业不景气,她也不是美少女,很难做……..”
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信息“我们只要歌,不要人。”
就这样,阿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demo歌手”,专辑中的那首《远走高飞》,也被唱片公司给了林忆莲。
这样的结果,让阿桑和汪一平很不甘心,决定再拼一次。
这六首歌弗成,就再写十首。
汪一平天真地想着,人总不会一贯晦气吧?
作曲、编曲、录音,在两人的努力下新专辑,也在一点点完善。
直到2001年9月,一个意外毁灭了阿桑所有的希望。
“娜莉”台风的肆虐,淹没了无数房屋、也淹没了他们住的地下室。
录音室和代价400万的器材、快录好的专辑,都在那场水灾中毁于一旦。
唯一值得光彩的,便是房东救了阿桑和汪一平的命。
水灾退去,看着一片散乱的录音室,两人久久不能回神。
身边的所有朋友都在劝他们“放弃吧,这都是天意。”
阿桑彷佛也放弃了,去红茶店做店员、去状师事务所做话务员、去百货大楼当播音客服,只要能赢利,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做。
可汪一平却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平常,背着一身债务、借器材、借录音室,执着地录制专辑。
这一次,他们赌赢了。
阿桑拿着这张专辑,成功敲开了华研公司的大门。
随后,她为都邑偶像剧“蔷薇之恋”演唱了一首片尾曲——《叶子》。
沙哑的嗓音、直击心灵的歌词,治愈了无数人的心灵创伤。
这一年,她28岁。
有了名气的阿桑,终于得到了唱片公司的重视。
为她量身打造了一张专辑“受了点伤”,里边收录了数十首歌,字字句句都在诉说阿桑多年来,为梦想所遭受的无奈、酸楚。
属于她的顶峰时候,也悄然来临。
2004年,阿桑入围了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唱片公司决定趁热打铁,为她打造第二张专辑“寂寞在唱歌”。
可当时的华语乐坛高手如云:周杰伦、林俊杰、张韶涵、蔡依林等人个个唱功非凡。
因此阿桑的专辑,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直到2005年,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热播。
阿桑第二张专辑中的一首歌“一贯很安静”,作为插曲涌如今大众的视野中,一夜爆红成为经典。
而这首悲哀的旋律背后,还掩蔽着作词者——方文山,身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方文山曾经在采访中透露,有一个姑娘很喜好他,可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根本不可能跟她在一起。
多次奉劝无果,那个姑娘一贯悄悄地,在他不远不近的地方关注着。
正因如此,才灵感迸发,写下了这首名为“一贯很安静”的歌。
正如林月如爱着李逍遥,却只能退居一旁的无奈,终极喷鼻香消玉殒。
冥冥之中,彷佛也注定了阿桑的结局。
与华研的唱片约满到期之后,阿桑便没有续约的心思。
特意去学了吉他、作曲,准备自己写歌,预备第三张专辑,让更多的人听到她的歌声、心声。
2006年,奇迹上遭遇瓶颈期的阿桑,便和汪一平一起转到内地发展。
参加了一档名为“名声大震”的歌唱节目,但是成绩惨不忍睹,连个名次都没有拿到。
就在此时,命运再次跟她开了一个玩笑。
03 末了的遗憾
2007年底,阿桑带着经纪人回到台湾安歇、做体检,不料却被医护职员奉告“身患癌症”的。
“她便是这样一个人,很多事情甘心一个人承受”
汪一平说,当时阿桑的第一反应,便是不要见告任何人。
患病期间,阿桑没有卧床安歇,没有跟任何人提起病情,只是积极预备着自己的专辑。
此情此景,汪一平唯一能做的,便是只管即便不给她安排更多的事情,让她在休假和旅行中,保持乐不雅观的心态。
一次有时的机会,在国外旅行的阿桑,认识了一个男孩。
挺立的身姿、俊朗的边幅、谅解入微地照顾、突如其来的告白,让从未谈过恋爱的阿桑心动了。
可自身的病情,却让她无法年夜胆地接管这份爱。
谁料在她坦白后,男人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武断了自己的想法。
几个月的追求,不仅让阿桑放下了心中的心病,答应了他的追求,也让她有了一个平凡又奢侈的欲望:“和心爱的人步入婚姻、白头偕老”。
2008年9月,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男友不顾统统,筹办两人的婚礼时,阿桑却由于病情的恶化,不得不接管治疗。
在那段煎熬的光阴里,男友的不离不弃,成了她人生中末了的温暖。
得知的汪一平,匆忙从内地赶往台湾,本想让对方放宽心、不症结怕,谁知阿桑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和他谈笑风生。
2009年4月7日,阿桑由于淋巴癌恶化,扩散为乳腺癌晚期,终极喷鼻香消玉殒。
那一年,她34岁。
阿桑之前,寂寞只是寂寞;
阿桑之后,寂寞便是阿桑。
生命大概只是循环的一部分,结束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为了填补阿桑没开过演唱会的遗憾,她的告别仪式,被办成了音乐追思会,现场内不断循环着“叶子”这首歌。
SHE、庾澄庆、张智成、袁惟仁、游鸿明、郑元畅、小柯、黑楠等歌手,纷纭到场吊唁。
之后,阿桑被葬在了群山环抱、美若瑶池的“台北天祥宝塔禅寺”。
如今,13年过去。
如果阿桑还在,47岁的她,或许已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许还生动在歌坛连续创作。
而如今,我们却只能默默打开APP,一遍遍听着她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