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架起便民做事“连心桥”。
为进一步拓宽、畅通为群众办实事的沟通渠道,杨家巷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力量,结合日常入户事情,将印有社区电话、做事区域、做事事变等内容的4000余张“便民做事卡”发放到居民手中,担保每户居民都持有一卡,让居民知道有事找谁问、有见地向谁提、有困难找谁帮,很好的办理了居民办事找不到“道路”的问题,架起网格员和居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办理群众诉求,提升便民做事“精准度”。
小小的“便民做事卡”,能够准确、及时的网络到群众“微需求”和“微心愿”,从而把一件件暖心实事办到群众心田上。
家住黄河苑小区的马女士,由于小区停车场环境脏乱差、楼道内照明举动步伐破坏问题,通过“便民做事卡”及时联系社区事情职员折衷办理。
社区事情职员多次督匆匆物业公司进行整治,终极办理干系问题。
“社区为我们考虑的太严密了,以前有事要到社区去办,现在一个电话就能上门为我们办理问题,真的越来越方便了。
”马女士说道。

有诉必应立时办城东区小小便平易近做事卡 暖心做事零距离 汽车知识

聚焦重点人群,确保便民做事“有温度”。
社区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扩围增效事情哀求,通过实地摸排拜访,进一步节制辖区独居老人、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分外群体信息,分类管理、动态节制重点人群就医等民生需求,并及时发放“便民做事卡”,叮嘱他们有困难第一韶光联系社区,实现了与辖区弱势群体“远间隔沟通”和“零间隔做事”相领悟的良好局势。
马利克是一名70多岁的独居老人,由于宿病复发,难以行走,无奈之下,他拨通了社区“便民做事卡”上的联系电话,社区事情职员理解情形后第一韶光赶到马利克老人家中,带他前往青海省第五公民医院住院治疗,为他办理了就医困难的问题。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坚持下基层、明问题、干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出实招硬招,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后,城东区周家泉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有诉必应立时办”机制,持续深化“问题墙覆信壁”“便民做事卡”“组织进楼 做事进家”等事情办法,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畅通诉求渠道、办理“急难愁盼”的长效机制,打通做事群众“末了一米”。

监制/武栋剑 责编/李晓芸

编辑/李婷

供稿/周家泉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