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的时候,忽然想起小学时一个情景。
桌椅被挪开,男生女生各占教室的一半,对唱“对面的男孩/女孩看过来,看过来”。
双方下意识地拉开间隔,只管即便贴住墙壁,心里很激动。
这是人生第一次感想熏染到对异性的神往。
感谢那首可爱的歌,感谢让这个场景涌现的老师。

华裔导演石之予《青春变形记》里的角色比我们当时稍大一点,女主角美美十三岁,上初中。
她们闺蜜四人在球场边看男生打球,点评男生们的肌肉和身材,饱看饱笑,绝不客气。
四人组是“四城男孩”组合的迷妹。
该组合共五人,四个小姑娘各挑一个做梦中情人还有得多。
这是人生中罕见的自由选择心上人的状态,环境就像大部分人的青春期,在男女生数量大致相等的环境里,大家各取所需地挑选暗恋工具。
朋友之间会出于谦让而错开,偶尔也有竞争。

青春和红色小熊猫一样不应是禁忌和包袱 休闲娱乐

小时候想不到的是,康健人都有过的青春悸动,终年夜后那么轻易就会忘却。
美美的妈妈阿茗就把影象封存了。
她好似忘却自己曾经能变成比体育馆的穹顶还高的巨型小熊猫
为了和美美的爸爸在一起,阿茗曾把家庙拆掉一半。
如果小熊猫是她的自我,赤色象征鲜血、暴力、性欲和生命力,她的赤色小熊猫比家族中所有女性的都更狂暴难驯。

阿茗忘了,阿茗的姐妹和老母忘了,我们也忘了,小时候对着球场上男生挨个评价,听男孩组合口水歌的快乐心情。
如果不雅观众还没老到昏聩,会创造阿茗和美美母女的冲撞情由,两边都能认同。
妈妈以为男孩组合很蠢,搔首弄姿,歌词稚子,音乐肤浅,只会像摄入过多的糖分一样使人发胖和

对男孩组合的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爱,它有很多功用:可以让人陶陶然;也可以像一只锚,让人由由然时想到世上还有得不到的爱(但是可以得到微笑与歌声),而顿时沉静下来。
有朋友一起分享的话更好,就像男生集卡,互换、互助和炫耀、竞争之间彼此制衡,既有乐趣又有益身心康健。

但成人间界的规则有别于青少年。
美美很想跨过13岁的门槛成人,也憧憬去看四城男孩的演唱会,成为女人。
她不知道,成人间界中平衡将被冲破,人的兴趣变稀少,还会被划分成三六九等;干事也每每功利大于兴趣。

《青春变形记》通过“男孩组合”这种代际差异显著的征象,细腻地表现两个天下的缝隙。
后来阿茗大闹“四城男孩”体育馆演唱会,又把深深的不合弥合。
阿茗巨怪先是把吊在空中唱歌的五个成员吓到失落色,印证母亲们的意见:偶像都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
随后众人在高老道的带领下做法,想把阿茗的赤色小熊猫之魂剥离时,四城的五子已经沉着下来开始唱歌,在360度旋转镜头和霓虹灯光的映衬下光芒四射。
这里到底是他们的舞台。

电影原声创作者路德维格·戈兰松(Ludwig Göransson)和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菲尼亚斯·奥康纳(Finneas O'Connell)兄妹联手,美美变身的小熊猫对着妈妈扭屁股挑衅时,弦乐迅速过渡到动感电音。
阿茗被美美的臭屁股舞辣眼睛时,家人们在涌起的弦乐中画好圈子,开始唱咒。
石之予请人找到一段关于保护女孩通过波折旅途的道家小诗,翻译成粤语(由于美美一家是广东籍华人),创造出这段神秘的四字唱咒。

正式为阿茗施法时,比莉·艾利什兄妹为男孩组合写的主题曲《Nobody Like U》和这段中国古老的咒语完美嵌套。
四字咒语像一个完美的正方形,节奏铿锵,音韵幽微。
《Nobody Like U》顺滑幽美像一个圆。
男孩组合献出和声与假声的法宝,镜头低位仰拍他们的站位,把他们拍得像奥林匹斯山巅司青春和艺术的神。

青春是限时供应的分外品,男孩组合也是,过了年纪或心境就绝难爱上。
青春,又总是和家庭方枘圆凿。
《青春变形记》说破美美心目中友情的力量赛过家人,替很多小朋友讲出不敢透露的心声。
“我便是想看演唱会”的宣言,在一部动画的高潮处涌现也是前所未有。
“我爱男生组合”常日被惨淡地解读为“少女消费男色”,不管在哪个社会都享有不佳的名声。
少女的爱欲觉醒是很胆怯又怪异的事,成年人对此最好视而不见。
如果恰好是自家的女儿有此痴迷,家长忍无可忍原地爆炸也有可能。
光这一点就冲破了东亚移民家庭的分外性,使电影具有了普世性。

能够不费力地调和家庭与青春叛逆的抵牾,洗掉“我爱男孩组合”的污名,让青春勃发显得那么自然和康健,是《青春变形记》最好的地方。
导演石之予有动画人应有的纯洁洒脱,懂得该老实的时候老实,该空想化的时候空想化。
她老实面对青春期到来,自我意识和性欲一起勃发的事实。
童真褪去固然让人不舍,电影的末了美美转头看了一眼家人和祖庙,眼含眷恋,但人总要走出家门独立行于世。

附近结尾的时候,一度担心它会变成伤感的发展动画(太多了),苦涩地见告不雅观众人生有得有失落,将邪术国度等同于幽灵王国,暗示通道终将关闭,所有的飞行、变形和超越将随着青春的结束而失落效。
想不到美美末了还是没有回归家族的轨迹,谢绝放弃小熊猫变身术。
传统文化中,一个人放弃异性/妖怪的身份是为“走上正道”。
但在另一种思维里,那么可爱的小熊猫形象和如此强大的力量为何要放弃?美美决定保留小熊猫之魂的时候很决议确定,绝不伤感。
她轻盈地跃出传统思维,令人快意。

青春和赤色小熊猫一样,不应是禁忌和包袱。
喜好男孩组合也不是耻辱。
为“四城男孩”写了三首歌的比莉·艾利什就曾是迷妹,她还是长成了现在的样子,写的歌和偶像歌毫无相似,一颗热爱的心却随时等待唤醒。

如果动画片都不可以,还有谁能鼓励我们:人随时都有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

比莉·艾利什和菲尼亚斯·奥康纳(左)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任务编辑:陈诗怀

校正: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