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代富贵,他是一个诗人,为什么最终?他是一个皇帝。或许,存在的这一种宿命吧。

  他是在女人堆里长大的皇帝,没有体会过人生百态,或许从来没有想过,他会亡国吧。

李煜作文-关于李煜的作文 知识百科

  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命运的错置,让他经历了亡国之痛,变得成熟。

  他从来不是一个好的帝王,他只是一个会享乐的诗人而已。

  所以他的人生有两部分,一部分享乐,一部分亡国。他是一个诗人,所以他的诗从开始的多情艳丽到后来的寂寞廖殇。他的生命从繁华到幻灭,他的人生由享乐到受苦。

  我曾经想过,如果没有他,还会不会有宋词的辉煌,或者说,如果没有他,他的国家是否会灭亡?亦或是,是不是注定要让他一个诗人灭国,文化领域才会达到一个高峰。假如南唐不灭,那他的诗词是不是永远那么轻浮,那么宋词是不是就达不到那样一个高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是多愁的。其实也是,作为俘虏的耻辱,亡国的罪恶感,都压在了他身上。是,他是失败者,但他又何尝不是成功者。他是政治上的失败者,文化上的成功者。

  他是李煜。着名词人李煜。

  篇二:历史将记住李煜

  南唐是个不起眼的小国。它既没有秦朝辽阔的疆域,也没有唐朝时万邦来朝的盛况,更没有康乾时期的繁华。这个国家被历史教科书所遗忘,但因为一个人,它的名字又为世人所知,这个人就是后主——李煜。

  经过李昇,李璟,南唐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国家传到了李煜手中。可那时的李煜是个外不知国患,内不知民忧的风流才子。所作之词,也大多是些描写声色犬马生活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虽有浓重的脂粉之气,回荡于字里行间,但并不影响这首词的品质。

  后主继位后,立了‘周娥皇’为皇后。李煜精通六艺,恰这大周后也是‘素手慧心雅丹青,奕局精巧落子名,云鬓菊香秦筝语,锦绣秋色才女情’。李煜曾在《一斛珠》中用‘沈檀轻注’四字,将大周后未施浓艳脂粉,却清丽自然之美生动呈现。二人是夫妻,却也是知己。曾一起补充《霓裳羽衣曲》残卷,互相赠送动人的诗词。大周后患病,随风飘逝,后主伤痛欲绝。在后宫佳丽无数帝王之家,试问又能有几人能如李煜一般。

  大周后香消玉殒后,她的妹妹被册为皇后,但安定的日子没有多久,很快,宋军接连攻陷南唐城池。直到兵临城下,李煜亲自率众投降,和小周后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活。这既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他文学作品的转折点。

  如果说李煜描写他风花雪月生活的诗词是绮丽奢华,那这段为人篱下时期的作品当为绝唱。无论是《相见欢》中感慨时光易逝、人生长恨;还是《破阵子》中的幽寂凄凉、天生人间;又或是《乌夜啼》中往事成空、恍若一梦,终究还是剪不断,理还乱。满腔的离愁别绪、黍离之悲无法排解,终于促成了《虞美人》。四十二岁的李煜感伤故国却被误以为缺望怨恨,赵光义命其饮下御酒,结束了李煜大起大落的一生。

  他身为国主,宝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泪痕。他是个手无寸铁的书生,用他的自由换了南唐人民免受战乱;用他的忍耐,为小周后撑起一片小天地;用他的双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李煜拥有完美的爱情,天上人间般的的经历,以及绝世的才华,造就了这一首又一首的绝唱,他当为历史所铭记!

  篇三:忆李煜_600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年前,当我初次见到这首《虞美人》时,懵懂的我就已被它的忧伤所感染。而今,我又一次吟颂着它,不禁入情入境。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同李煜一起黯然神伤,彻夜难眠,是诗词将我牵向了他。

  身为南唐六皇子的李煜,生而钟情于诗词书画,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皇位,一个放荡不羁的生命从此被束缚在明堂之中,两难。

  若要说是命运对他的眷顾,而他却一心向往着文学,有人说李煜在位之时风花雪月,不理政事,可谁又会去品味他内心的悲痛。不要说他没有丰功伟业,是词人的灵魂囚禁在了宫殿之中;不要说他不及李杜,没有成千上万的诗篇,他又怎能弃江山而不顾;不要说他畏惧北宋,自贬为国主,谁曾设想,宋军南下后,江南会是怎样的生灵涂炭。

  可是,历史没有设想,更不容设想。终究,笔尖难挑千秋国,摔碎了山河。李煜,成为了亡国之君——-李后主。

  自此,李煜的词尽是充满了无限愁丝,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恨意,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失落,也有“闲梦远,南国正清秋”的思乡,无不令人触目愁肠断。

  这样一位词人,命运可能眷顾他,也可能抛弃他,可历史仍是无情的给我最真实的答案:被宋太宗投毒而死。

  李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我品读他的词,我会忧伤,可当我追忆他的时候,我会痛心。

  李煜,他不完美的境遇,完美了他的诗词;不完美的命运,完美了他的心;不完美的人生,完美了他的魂,李煜!

  篇四:读不懂李煜的愁_400字

  南唐,一个曾经繁华,美丽的国度。

  它的帝王是一个诗人,名叫李煜。

  曾几何时,在后庭玉树旁,他浅吟着动听的诗歌,拍案饮酒。曾几何时,在春风花月间,看着时光带走了太多的幸福,包括他的命运。

  他不幸落入尘俗,却有自然一股仙人之风,他渴望着天上人间的潇洒,他渴望着花月春风的韵味,他大权在握,却没有丝毫的开心,他的愁苦,又能告诉谁呢?

  有人说他是亡国之君,有人说他是昏君,也有人说他不理朝政,整日与美酒佳人为伴。可是亡国岂是他所愿,至于昏君,那更是无稽之谈,他曾日理万机,抵抗大宋的入侵。只是朝廷大柱早已腐烂,他也是无可奈何啊。

  被软禁小楼,尝尽离愁孤单之苦,想起故国往事,已是不堪回首,朱颜已去,年华尽老,借酒浇愁,却又奈何?违命之侯,像一把尖刀插在他的胸膛,想起原来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情景,又生无限感慨,人生,没有永远,只有高潮与低谷。

  李煜,祝你有一个好的来生今世。

  篇五:李煜描写_900字

  “皇上——”

  宫人们全都跪在地上,轻言,不敢扰了面向窗外眺望的他,他的眼神,忧郁,哀伤,盯着远处那片天,乌云密布,密布在天空下,密布在他心里,沉沉的压着他,令他无法喘息……

  听到宫人的声音,他怔了一下,勉强转过了身,充满血丝的眼瞥过了宫人,立即又转到了那张床上。

  帘子后面,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是他的妻啊!

  如今听到宫人欲言又止的话,他才终于知道:她,已被秋风吹去了……

  忽的,雷声隆隆,震响了大地,也震醒了他。

  他的腿微一颤抖,宫人们前来搀扶,可他重重的推开,挪开脚,一步,一颤,一步,又一颤。他强忍着自己的全部悲伤,要赶去见他的妻啊!那个他将全部灵魂寄托给了的人。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呆滞,黯淡无光。强风吹了过来,吹乱了他散乱在身上的头发,吹开了他的衣襟,他像一个败了的囚徒,完全没有了一丝皇帝的威严。他忘却了颤抖,接踵而来的是痛苦和麻木。离她躺的地方仅有几步远,他却走了一个世纪之久。走着,是什么东西从脸上落了下来。是一滴?还是一串?是满腹的泪,满心的痛啊!他呆滞着,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缓缓的用手撩开了帘子,他看到了,已闭上了双眸,停止了呼吸的她。顿时,他瘫在床上,好像脑里,心里被抽空了一般,呼吸越发冰冷起来,呆呆的凝望着她,既不敢怀疑,又不敢相信。心如万刀切过,痛,还是痛。妃啊!为何要弃我而去?天长地久,岂是几十年的光阴?伴着隆隆的雷声,积蓄了好久的大雨瓢泼而至,重重的打在了地上,打在了他心里,卷起了惊涛骇浪,在他心里翻滚,翻滚。他用手,抚过她,泪已冲刷过了整个脸,流到了床边,流到了她的身上。屋外的雨吻合了他心中的泪。他多想唤醒他,听她抱着琵琶弹奏他的词调。他多想唤醒他,看她跳那邀醉舞,看他的身姿妖娆。他多想唤醒他,与她再做《霓裳羽衣曲》。她的美丽,她的妩媚,他的才情,顷刻间,消散。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最后看了她一眼,逃也似地跑出了她的房。她抬起了头,泪眼向上凝视,拨开了乌云,拨开了天际,向着更远的地方,寻觅着,他至爱的女人……

  篇六:读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公元975年,南唐亡国降宋,第五代南唐国主李煜成为阶下囚。

  国亡了,江山易主,曾经作为一国之主的无限风光,旦夕之间,化为浮尘,随风逝去,李煜啊李煜,一个国家交到你手上,竟成了这般模特,这真是你所愿意看到的吗?

  你精通诗词、音乐、书法,尤其以词著名,后人评价你为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但,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一国之主,不仅要知文学,还要晓武艺。你钟情于文学,也注定你不是一个伟大的君主,面对宋的侵犯,你为了避免战争,减少国民伤亡,率领众大臣向宋投降,或许这样做,会被后人用“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大道理”来讽刺你,这时,我忍不住站出来为你鸣冤:当时的情况,你在接手南唐时,这个国家已乱成一锅粥,面对强大的宋王朝,再发动战争无异于徒增伤亡,于是你用自己的荣华富贵,换来了百姓的平安,这才是真正的大义啊!

  投降后,你被幽禁于人烟稀少之地,还被迫接受“违命侯”这样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封号,由一国之主跃落为阶下囚,过着屈辱的生活,心中的悲恨,无限愁苦,有几人能懂得?于是你借诗词来略微排遣。

  读你的《相见欢》,我仿佛来到你身边:

  在凄清的夜晚,你又忆起了亡国之恨,因无可说话之人,只能默默的登上西楼,展现给我们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抬头一望,竟是如钩的新月一轮,呵,连月亮也要与你作对,谁不知自古文人雅客皆以新月来喻离愁别绪呢?你的心情愈发惆怅,再望去,这栽着梧桐树的深深院落十分寂静,为一片清秋的孤寂气氛所笼罩,此情此景,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惆怅的情绪,脱口而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讲不出,说不清的复杂微妙感受着实令人难受。

  此词感人之深,令黄升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赞道:“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的确如此,在我看来,你才是真正的英雄啊!能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有当两者权衡时,取其利益最大、伤害最小的,果断择取,才是当今世界生存的法则。

  篇七:与李煜对话

  一阵阴柔的秋风刮过颓败的小院,黄花败落,满地秋香,一片秋叶轻柔的飘过他的脸颊,引起他一阵惊悸。

  “后主啊,你为何‘日夕以泪洗面’?”

  “你听那外面,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曾几何时,我亦如此,可现在……我无法……是我无能啊!”

  “不,后主啊,你并不无能。若你真为暗儒无能之辈,何以能固守南唐江山十余年?”

  不错,人人都说你“重声色,失政于国”,可谁又看见你为了暗中缮甲募兵,潜力备战而臣服于宋太祖,受尽侮辱?谁又看见你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爱民如子?

  后主,我看到的是你的无奈,你又何曾想当一国君主。但兄长们接二连三的离去,让你成了皇位继承人。曾经所怀抱的那个隐居山林付余生于朝华流水的梦,变得那么遥远而不可及。你迷惘了,你要做词人,隐士,却不得不担当起一个国家的重任。可当你决定守候一方国土时,又沦为亡国君,也不知是谁和你开了这样滑稽的玩笑,只觉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已伤痕累累。

  一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叹,你开始了一个亡国君主泣尽以血的绝唱。哀愁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这么多年来,你从来都是沿着宿命的路,儒弱而卑微的前进,当初的梦想被层层掩埋,就有一股无名焰火在心灵深处越烧越旺,劈啪作响。你于是开始谋划最后一次对命运的叛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良辰美景,秋意醉人,到底是无心欣赏,硬是蒙上一层凄苦和哀愁。这样的囚禁生活到底何时是个头啊?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镂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闭目的刹那,你是否又回到了那魂牵梦萦的李家皇宫,歌舞升平,金碧辉煌。但那却又是你心中永远的痛。

  是赵光义成全了你吧,那一杯毒酒成全了你所奢望的那种死亡,成全了你的叛变。既然如此,那就醉吧,你终于还以命运沉重的一击,并以毒一般的词句让南唐小国深深地嵌进历史,像一道永不结痂的伤口,隐隐千年。

  以上就是李煜作文-关于李煜的作文的所有内容,更多写人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熊掌号,为您提供第一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