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与郭敬明同为80后文学主力军,都曾在我们的青春里意气飞扬,炽热过,追寻过,共鸣过,在很多人的心中,他们的地位不相上下。
由于二人都是发迹于新观点作文大赛,又同为80后新生代作家,因此常常被拿来作比较,近乎二十年过往,大众仍对之乐此不疲。
实在,这并不是我们八卦心重,而是文化环境使然。

韩寒是现实讽刺主义,郭敬明是由清新青春逐渐过渡到了梦幻黑金,并相应留下了小说作品:《三重门》引领了一代校园之风,《幻城》则掀起了玄幻天下的浪潮。
韩寒喜好用诙谐的办法讲故事,郭敬明喜好用高超的文采征服读者,二人的文笔不需置疑。
可是,他们写诗的水平如何?

同为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韩寒与郭敬明各自的一首歌词诗高下立判  第1张

众所周知,韩寒曾经强烈质疑和讽刺当代诗,以是他自然是不好这一口的,仅在小说或调侃时穿插过几首打油诗。
比如一首《周正龙的反义词原来是陈冠希》,韩寒便自称"当代诗一首"。

一个是假的

但希望大家都认为是真的

一个是真的

但希望大家都认为是假的

他们该是多么倾慕对方啊

周正龙是"华南虎照片事宜"的始作俑者,陈冠希则是身系丑闻,韩寒正是有感于后者行为,才写下了这样一首寓意深刻的打油诗。
相较于韩寒的低调,郭敬明倒是常常晒出自己的古典诗词,走的还是他一向的忧伤风。

肚量胸襟黄沙亦昂首,煮雪听风再热酒。
桃花手,杏腮眸,英雄迟暮也王侯。
襟花伶仃尘埃事。

暮色恩怨劈面湿。
生平一壁一箔纸,一人一榻一曲词。
此生随君征战去世,来世歃血桃花诗。

不过,有人指出,郭敬明的古典诗词难脱拼凑之嫌,虽文采很好,但通篇花里胡哨,主题性不强,内容也随波逐流,利用的大多是唐诗宋词最常涌现的词汇,很随意马虎使人产生审美疲倦。
反不雅观韩寒的打油诗,虽然非常打油,但有一定的思想性,能催生读者的思考。

然而,一首是打油诗,一首是词,这样来比拟不公正。
那么,我们就以二人各自的一首填词来一睹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说,歌词便是诗,更何况是两位作家所填,那更增长了一丝诗意的气息。

《我喜好上你时的内心活动》是韩寒填词的一首歌曲,听名字就知道是初恋男女的那些事。
不过,韩寒一反锐利老道的笔风,而非常相符主题,把词写得少女心爆棚,一读就能感想熏染到女孩陷入爱情后那种激动而又错愕失落措的心情,小鹿乱撞,因此说出的话也是乱七八糟,前后不搭。

"水管在着花","树叶有翅膀",显然是水管破了、树叶落了,但在女孩眼里,这些衰败的景象却都成了最好的风景,这完备是由于她身边的那个人。
喜好一个人,就想要和他去任何地方,韩寒将这种最纯洁最真实的羞涩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里存在很多疑问句,女孩看似重复的提问,正好反响了她的可爱与激动。
可以说,韩寒切实其实把这个少女写活了。

韩寒的歌词诗非常成功,我们再来欣赏郭敬明之《蜀绣》。
读完之后,虽然还是能感想熏染到他那满目横溢的文采,但这首歌词却存在和郭敬明所有诗词一样的弊病:套用古典诗词的词汇,套用古典诗词的利用方法,他不须要创作,只须要将那些高频词汇合理排序就行,类似于现在的AI人工智能写诗。

"羽毛扇、千军阵、铁马冰河、红酥手、残阳孤影、牧笛声……"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经典意象,险些被用烂了。
一句话,虽然这首诗很有文采,但却看不到郭敬明自己的东西。
随便一个爱好古诗词的高手,都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但是韩寒字里行间的觉得,却是模拟不来的。

两首作品说服力不足强,但也能以小见大,延伸到二人的大部分诗词作品之中,孰高孰低,是随意马虎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