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舞为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圆圆舞是一种圆圈舞,浩瀚人手拉手,围着篝火成一圆圈,边唱边跳,一边旋转,每每通宵达旦。

白马藏人是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白马藏人自称“贝”,总人口约一万余人。
由于其独具的民族特性与多种史乘中所载“白马氐”极为相似,经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措辞学等多种学科的专家论证,认为白马藏人极有可能便是我国历史上曾非常生动与强大,却在唐往后溘然泯没了的氐人的后裔。

绵阳非遗丨白马藏人最具代表性的跳舞圆圆舞 休闲娱乐

白马藏人聚居区处于四川盆地的北沿大山区,山高林密,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相称一段期间中都处于交通闭塞,险些与世隔绝的状态。
清道光年间的《龙安府志》称平武白马藏区:“地俱深山密箐,危崖绝壁,四季积雪,地极苦寒,五谷不生,多荒少熟……”“松峰积雪,六月如银,地则刀耕火薅,人半耐寒披毡……”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贯通“九寨沟国际旅游环线”,白马藏人聚居区与外界的联系才成为坦途。

白马藏公民族遭遇坎坷,民族气质深奥深厚内向,他们舞步徐缓,动作大略,适宜于一贯手拉手地跳圆圈舞。
他们的歌曲腔调大多沉重、低沉、婉转、压抑,结尾多在低音区,并且用一个忧郁的下滑音收束。

白马藏人在《圆圆舞歌》里唱道:“人活一辈子,唱跳一辈子,唱的欢快才属于自己,跳的欢快才属于自己。
生活在大地上匆匆的过客,不唱不跳干啥呢?”白马藏人忧郁的特质,在歌词里表现为对生命的无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