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第二交响曲》审美浅析

旭日光

马勒第二交响曲是一首希望自由神往光明的赞歌  第1张

马勒《第二交响曲》,C小调,自1888年开始创作,历时6年,即1894年7月25日完成。
由于《第二交响曲》的末乐章利用德国墨客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故别号《复活交响曲》。
全曲共五个乐章。
该曲因此体例弘大和演奏难度而著称的马勒十部交响乐作品之一,也是马勒的经典之作。

1895年5月4日,在理察斯特劳斯指挥下,于柏林首演了这部作品的前三个乐章,但反应不佳,乐评险些全是鞭笞和谩骂。
同年12月13日,马勒亲自指挥演奏全曲全体乐章,不少乐评人拒不出席。
马勒在演出确当天,因身体不适,故演出后便晕倒了,但演出效果良好,在不雅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此乐曲大得胜利。

事实上,马勒费了很长的韶光和很多的精力,为终乐章探求适当的歌词,思考它的音乐和构造,他曾博览群书,细读整本圣经,后来他崇拜的指挥家毕罗去世,马勒前往汉堡参加葬礼,在安息星期中聆听到克洛普施托克作词的《复活颂歌》,深受冲动,并决定拿这首诗篇写作第二交响曲的终乐章。
至于第二、三、四等3个乐章,则以间奏曲的觉得创作,因此,全曲的重心也就在首尾两个乐章上。

第一乐章,快板,C小调,庄严肃穆,感情为“专心负责,而且要有庄严的表现”,扩大的奏鸣曲式构造,题名为“葬礼”。
这一乐章用布鲁克纳的开始方法,在强奏的弦乐颤音上,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粗犷有力的片断动机,不久涌现以C小调为中央的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和英国号主奏,随后又由另两三个相异的主题,构成第一主题群,惨淡的音色带有不祥的气氛。
然后小提琴奏E大调柔和的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再度涌现时,全部管乐奏圣咏风格旋律。
呈示部小结尾前,圆号与木管奏葬礼进行曲。
这两个主题群构造繁芜,以是呈示部很弘大。
展开部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小提琴以C大调幽美地奏第二主题开始,低音弦乐奏第一主题动机,鼓荡加强后又趋沉着。
长笛奏第二主题,开始抒怀的第二段。
第三段又以第一主题动机加强而涌现高潮,最高潮达圣咏风格的旋律,回到C小调而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将呈示部加以浓缩精简,两个主题变得隐晦,但比呈示部的对位更为精彩,结尾部分变成葬礼进行曲,末了以下行半音阶风格结束。

马勒曾在此乐章这样讲授:“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所执绋的是我的《第一交响曲》的主角,我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到他的全体生平仿佛在清洁无瑕的镜面中反响出来。
同时它又提出至关主要的问题:你生存的目的何在? 你耐劳是为了什么? 这是否全都只是一个可怖而巨大的恶作剧呢? 我们全都必须以某种办法来回答这些问题。
而我的答复就在末了乐章中。

第二乐章,中庸的快板,降A大调,指示“极为轻松地,绝不可浮躁”。
马勒将这乐章当做回顾幸福的昔日的间奏曲,表现失落败的英雄的爱,是整首交响曲中音乐较为明朗的部份。

弦乐合奏的主题,是朴素的连德勒舞曲(发源于奥地利南部的慢圆舞曲,是圆舞曲的前身),写得极美,比海顿、舒伯特等前辈的连德勒舞曲写得更为精细美妙。
这个主题共反复涌现三次,中间安插了两个没有显著的比拟性情的中段曲调。

马勒把第二与第三乐章当作跟在葬礼后的间奏,回顾和抱负。
他说:“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参加了一个你所亲近的人的葬礼,然后,大概在归途中,你的脑海里溘然浮现出一幅良久以前的欢快时候的画面,就像一线妖冶的阳光,没有任何云遮雾障,于是你可能把刚才发生的事险些忘掉,这便是第二乐章。
”这一乐章如舒伯特的连德勒舞曲般明朗,用了两次中段。
第一个中段,圆号与小提琴对应细微的动态,升G小调。
回到降A大调后,轻快的主题再现,第二中段重生动而富色彩。
然后主题以第三次弦乐拨奏再现,木管接替。

第三乐章,C小调,缓缓流动的动态,三段体的谐谑曲。
利用了马勒自己的歌曲集专辑《少年的魔角》中的《圣安东尼向鱼儿说教》的旋律。
此歌曲描写帕图亚的圣安东尼在湖岸上永劫光耐心地向鱼儿布道,奉劝它们改变贪嘴的本性。
鱼儿愉快地聆听布道,但过后重又各自追逐自己的猎物果腹。

这个乐章是诙谐中带有讥讽。
马勒这样讲授:“当你从怀念的白日梦中醒来而必须回到浑浑噩噩的现实生活中时,那无穷无尽的运动,无休无止的日常活动,没故意义的鼓噪奔波,可能会使你感到不寒而栗,仿佛你在注目着灯火通明的舞厅中旋风般起舞的人群,而且是在表面的阴郁中看着他们,离开那么远,因此听不到那里的音乐。
这时,人生彷佛是没故意义的,只是一个胆怯的鬼域天下,对它,你将发出一声讨厌的喊声而远而避之!”全体乐章以三段体作成,由定音鼓和低音乐器的四度动机开始,但立即涌现第一小提琴流动的明快的主题,中段主题由法国号和小号高奏出来,由低音弦乐以断奏的动态开始,表现出明朗的旋律。
两种旋律以发展风格作立体性进行,经比拟后,自由地再现第一段,以片断性再现主题而结束,然后空洞且了无生气地悄悄终止。

第四乐章,降D大调,要“极为庄严,但是简朴地”,女低音之歌《原始之光》歌词:“噢,小红玫瑰!人类在很大的困境中!
人类在很大的痛楚中!
我宁肯选择在天国生活!
我行至宽阔的路径,有天使前来,企图送我回去。
啊,不,我不愿被送回去!
我来自上帝,也将回到上帝,亲爱的上帝将给我小小的亮光,把我导引至幸福的永生!
”是末乐章的引子。
这是一段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

第五乐章,降E大调,谐谑曲的速率,扩大的奏鸣曲式构造,3/8拍子,歌词根据克洛普斯托克所撰写的《复活颂歌》赞颂诗改编而成:(女高音及合唱部分)复活,是的,你将复活,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那召唤你到身边的主,将授予你的永生。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着花!
收成之主前来,收割去世去的我们,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女中音独唱)要相信啊,我的心,要相信-你并无失落去所有!
你拥有,是的,你拥有渴求的统统,拥有你爱好、欲争夺的统统!
(女高音独唱)要相信啊:你的出身绝非徒然!
你的生存和磨难绝非徒然!
(女中音及合唱部分)生者必灭,灭者必复活!
不要畏惧!准备欢迎新生吧!
(女高音及女中音独唱)啊,无孔不入的苦痛,我已分开你的魔掌!
啊,无坚不摧的去世亡,如今你已被征服!
乘着以炽热之爱的动力赢得的双翼,我将飞扬而去,飞向肉眼未曾见过的光!
(合唱)乘着以炽热之爱的动力赢得的双翼,我将展翅高飞!
我将去世亡,直至再生!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我的心啊,就在一瞬间!
你奋力以求的统统,将领你得见上帝!

马勒对这个乐章的讲授是:“在荒野中传来如下声音:人类的末日已经到来,末了的审判日已经附近。
大地震动,巨石裂开,僵尸特立,人间间伟大的与微小的,帝王与托钵人,正派之士与不法之人都一齐走来。
伟大的声音传来,启迪的小号在呼唤。
于是在恐怖的静寂中,尘世生活显示出末了颤栗的姿态。
夜莺之声远远传来,贤人与神合唱‘复活吧,复活吧,你可能被宽容。
’然后涌现神的荣光,奇异而柔和的光逐步渗透我们内心。
所有的统统归于沉默而幸福。
在那里没有任何审判,也没有犯人,没有正派的人;没有强权,也没有卑贱,没有惩罚也没有报应。
爱的万能的感情,净化了我们走向幸福的极致。

这个乐章共三段,紧接着第四乐章一直演奏,第一段为谐谑曲速率,标题为“在荒野中呼叫的人”,相称于呈示部,以强烈的音响开始,这段具有强大张力,爆发出有如狂风雨般的强大音响的音乐,不仅预示了该曲面世后仅十年便爆发的第一次天下大战的胆怯,更深刻地描写了人类在二十世纪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楚忧伤。
长号表现第一主题,圆号轻轻地以C大调进行曲风格奏出第二主题,木管奏第三主题与第四主题,个中长号透示出关于复活的动机。
第二段相称于发展部,又分为两段。
第一段为第一主题与第三主题对位性的多彩发展,通过缠绕而表现紧张,紧张沉着地进入第二段。
第二段发展第四主题,结尾第一主题亦登场掀起高潮。
第三段是“伟大的呼声”,以合唱为中央。
先以第二主题开始,以长笛与短笛的缠绕表示夜莺的叫声,然后开始克洛普施托克的圣诗《复活颂》。
在这里利用的合唱歌词是:“我这一把尘土,经由短暂的安歇后复活。
神召唤了你,他将给你不朽的生命,像种子一样你将被播下又着花结果。
收成之神连续提高,刈割亡人,如捆禾束。
”然后是女低音、女高音和合唱,末了则是凯歌式的合唱。
末了,形成巨大的高潮,圆号以第二主题带动其它管乐器,在崇高的音响中结尾。

马勒在创作这首交响曲达到末乐章高潮时,曾苦于找不到空想的结尾。
著名指挥家彪罗去世,他参加他的葬礼,听到在管风琴旁的合唱团唱起《复活颂》,他说,当时“我所感到的心情,想到的去世亡,与我所作的作品精神完备同等。
听到克洛普施托克的复活合唱,像是受到电击一样,我受到了冲动。

2013年是精彩作曲家指挥家马勒逝世100周年。
同年7月9日下午,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拉开了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的序幕。
现任柏林爱乐总监西蒙·拉特深受《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影响。
他在2014年对话《新京报》时提到:《马勒第二交响曲》是一个分外的作品。
当西蒙·拉特十几岁第一次现场聆听它的时候,完备被这波澜壮阔的交响史诗吸引了。
那次经历也匆匆使西蒙·拉特立志走向指挥台,成为享誉天下的指挥大师。

旭日光简介

中学音乐高等西席,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教诲学会音乐教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天下文化名人造诣奖”得到者。
近年来,有2篇美学论文荣膺“天下学术贡献奖”金奖;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诲部、中心教科所、中国教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初升的太阳》《我亲爱的祖国》《源潭,我俏丽的家乡》《我们拥抱春天》等1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西席作曲家歌曲集》(高下)《全国西席声乐作品荟萃》《中国当代精良校园歌曲》《世纪之声·中国行业金曲》。
著有《音乐文化与本色教诲》《音乐作品鉴赏》《中国音教十家精良歌曲专集》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等10余部。
艺术造诣简介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1953-2013)·音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