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时至昨日,我才仿佛懂了《西游•降魔篇》中的一些东西。
譬如,那本《童谣三百首》。
起初,我以为他只是搞笑来的。

这还源于我看安徒生童话《天子的新装》得到的一点启示。
这故事中有个小男孩,但是他只说了一句话:“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这童话中最大略、通亮的一句话。
满含着天真天真以及对众人的嘲讽。

西游•降魔篇中儿歌三百首的事理心所向 信必达 休闲娱乐

那《童谣三百首》一定是有很深意义的。

对付驱魔人这个事情,最主要是什么?法力、功夫、法器?这些当然很主要。
天残脚、虎形拳、空虚公子、段小姐,他们功夫了得,法力很大,法器很强。
但是,末了他们都失落败了。
拿着一本《童谣三百首》的玄奘却幻化出《大日如来真经》打败了猴妖。
末了,玄奘带着三个妖怪去取经。

更主要的是什么呢?

是童谣,还是真经?还是玄奘?

《童谣三百首》也好,《大日如来真经》也好,乃至,玄奘也好。
都是形式。
他们三个有共同的地方,便是蕴含的道理。

而这个道理在哪里?在童谣三百首里吗?在真经里吗?这里当然有。
实在,还有一个地方。
在心里。

对付驱魔人这个事情,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心。
一颗金刚之心。

记得初中时有篇文章《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欲去南海。
富僧数年欲买舟而往,而不可得。
贫僧一瓶一钵,足矣。

心所向,信必达。

再联系现实。

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什么虎形拳、天残脚、空虚公子、段小姐?哪里又有什么鱼妖、猪妖、猴妖呢?但如果说有,他们也有。
便是人间间的善与恶。
多大的恶就要有多大的善来消灭。

再说到,一个人真的可以法力无边吗?可以说不是,也可以说是。
伟人毛泽东曾讲过“愚公移山”的道理,他说:“这个上帝不是别人,便是全中国的公民大众。

所有的大善、大恶,一定是有很多人参与其间,才能变大。
一个人不能称之为大,如果加之其身后的支持者、追随者,他便是大了。

我们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今生。

这实在是一种一定。
有个词叫“知行合一”,这样才叫真知。
你知道了许多道理,却无实施,只能算无知。
这也是多即少的道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个无知的人,怎么可以过好今生呢?实在,不要很多道理,一字便可生信。
我们明白很多道理,为什么自己不去做呢?自己还未想明白,自己都未信。
不信,怎么会去做呢?因信生行。
佛家有渐修、顿悟。
儒家有理学、心学。
实在,是先立信,先立行的问题。
先行而后信,先信而后行,实在,皆可。

末了,祝大家心想事成。

这个心不是空心哦!
是至心,是信心。
不然,这祝福便是一句空话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