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1月11日电 题:江苏吴江:民营经济引领小城镇“复活”
新华社 刘巍巍
拥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天下级纺织品交易中央盛泽、出产全国30%以上蚕丝的震泽、“五湖碧水抱人家”的江南水乡同里、太湖之滨国学音乐小镇七都……发达的民营经济、浩瀚的特色州里,形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光鲜特色。
统计显示,现下吴江民营企业总数已超6万家,注书籍钱总额打破3100亿元,位居江苏省县(市、区)之首。
“一批从小镇‘长’出的民营企业,延伸家当链条,拓展本地分工网络,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吴江区经信委主任朱云根说。
比如,跻出生界500强的恒力集团,持续引进高端设备,把传统纺织业做成新兴家当,终极成为以石化、聚酯新材料、纺织为主业的国际企业,2017年实现营收3079亿元。
游客们在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乘船嬉戏(10月31日摄)。 新华社 李博 摄
改革开放初期,吴江城乡呈现大批社队企业,走上屯子工业化道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此根本上提出影响广泛的“苏南模式”。进入州里企业大发展阶段,随着“草根工业”的壮大,一批企业家崭露锋芒。2000年旁边,吴江从实际出发,全面履行州里企业改革改制,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成为牵引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
走进吴江盛泽镇,市民公园、五星级酒店、国际化展示交易中央亮人眼目。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到深夜还是一派热闹景象,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一个州里。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布告范建龙先容,镇上拥有中国500强企业盛虹集团等大批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如果把盛泽镇比喻成一座大厦,这些民营企业便是撑起大厦的栋梁。”
在丝绸小镇震泽,以“慈云”“太湖雪”“山水”“丝立方”“辑里”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上百家丝绸企业争奇斗艳,形成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纺织的完百口当链。震泽镇党委布告陈琦表示,震泽有成熟的家当集群,有传承的文化因子,丝绸小镇不是平地建起的,而是遵照民营经济的内在机理而发达成长出来的。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一家丝绸公司的工人在车间进行络丝作业(2017年5月20日摄)。 新华社 李响 摄
民企发展,“复活”了传统小镇和村落庄。
采访理解,早些年,吴江城镇居民以能够进城为荣,现在搬还乡镇乃至屯子居住的居民越来越多。在同里镇北联村落,70岁的村落民金伟元见告,儿子、媳妇、孙子都在镇上上班,他自己与人一起从村落互助社流转600亩地,栽种水稻。“住在村落里,到镇上民企上班,成为新时尚。”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发于小镇、由大变强的吴江民营经济着力转型升级。
在亨通集团光电芯棒车间,最显眼的是旗子暗记灯闪烁一直的中控台。在这个掌握台上,车间里每一台设备的生产状态、掌握目标、进度、温度等紧张参数一览无余,最多可达2万个旗子暗记,实现了生产管理集中掌握。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先容,这是耗资数百万元打造的智能化芯棒车间,可使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效提升30%,人力减少20%。
如今,吴江民营经济,在立足小城镇的根本上,正在抢抓机遇走向环球。到目前为止,已有30家吴江企业在“一带一起”沿线12个国家设立38家境外企业或办事机构,中方协议投资金额高达14.28亿美元。
“民营经济是吴江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吴江区委布告王庆华说,以民营经济为引领,一波提升特色的新型城镇发展热潮正在涌动。“瞄准金融小镇、旗袍小镇、新能源小镇、文旅小镇等新目标,吴江特色发展在路上!
”
苏州市吴江区正在培植中的太湖新城(10月3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 李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