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的七月十五,难忘那个妖怪缠绕的日子,善良朴实的庄户人,面对鬼哭狼嚎的恶魔,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刀枪……”散文诗《红红的影象》,生动描述了当年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的动听瞬间,细致勾勒出围山庄(今更名为围山村落)公民大胆顽强的精神群像。
只靠着几条土枪土炮,围山庄公民面对仇敌精锐部队绝不畏惧;挽起袖子,舍身殉难,一支没有经由系统化演习的乡土军队誓去世守卫家乡;72个英魂血洒家园、长眠故土,围山庄公民用生命谱写了寸土寸血、守护家园的悲壮诗篇。

  设点筑垒 围山庄里党旗红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泰安篇章丨以生命守护红色家园纪念围山庄抗日自卫战 汽车知识

  韶光正值晌午,和煦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新泰市刘杜镇围山村落的一处山坡上,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纪念碑默默伫立于此。
山坡脚下是一排排整洁的村落舍,全体围山村落在纪念碑的俯瞰下呈现出一派安谧美好的景象。
很难想象,1941年的秋日,脚下的这片地皮是浸满鲜血的沙场。
微风吹过,松柏飒飒作响,当年的枪声、炮声以及民兵们的呼啸声彷佛重现耳畔,一段感天动地的抗日传奇故事在脑海中逐步铺展开来……

  1939年5月,中共新泰县委发动“红五月”活动,党组织在当地快速发展,革命的火种通报到围山庄,并在这里愈燃愈炽。
到1941年夏,围山庄已有党员20余名,民兵骨干30余人,并在此根本上成立了民兵自卫团。
许天之当选为民兵自卫团团长,邱建财担当辅导员。
邱建财的儿子,今年76岁的邱华是土生土长的围山庄人,他见告,围山庄自古以来便有一道戒备强盗的寨墙。
抗战初期,为阻击日寇侵略,在村落党支部和民兵自卫团的主持下,围山庄村落民用石灰、黄土、沙三合土打墙,重修围寨。
修复好的寨墙4米多高,厚约1米,分别设置了东北西南4个寨门,建有7座炮楼,寨墙和炮楼上都修了炮眼。

  由于村落里群众根本好,新泰县委和地方武装在这里不断往来,部队召募处常常来筹粮筹款,这里也是新泰县独立营的常驻宿营地。
1941年,八路军山东公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四大队兵工厂迁至围山庄奶奶庙,将翻砂车间设在村落内,为周边部队承担修配军器、铸造手榴弹等任务。

  围山庄火热的抗日斗争很快吸引了日寇的把稳。
“围山庄北有大协日本据点,向东1.5公里是刘杜三角楼日本据点,向西2.5公里侯家庄还有汉奸的分散据点。
”新泰市委党史研究中央副主任柏钦战说。
围山庄所处的位置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仇敌扫荡突袭。
1941年9月5昼夜,在汉奸特务的引路下,日伪军共凑集700余人,带着山炮、步兵炮、迫击炮等各种武器向围山庄进发,秘密将村落庄团团围住。
因天色未亮,再加上围山庄寨墙高筑,仇敌不敢胆大妄为,只能在郊野的山坡田沟埋伏,伺机行动。
寨墙里面,围山庄民兵自卫团早已得知,连夜进行了安排支配,在寨墙、炮楼上架好土炮土枪,密切监视墙外的仇敌,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勇字当头 全村落上阵奋勇迎敌

  9月6日清晨,天色亮了起来,村落外的山岭、河水、房舍、寨墙,以及山坡上卧着的仇敌,都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仇敌试探性地往寨里开了几炮后,创造毫无动静,便逐步爬行提高,离寨墙的间隔一点点缩小。
“打!
”期待多时的自卫团民兵齐声高喊,霎光阴,一座座抬杆炮剧烈地吼叫起来,震天动地。
围山庄战斗的亲历者马兴路老人生前曾回顾战役道:“俺这个家伙,抬杆和五子炮,三把药,底下两把,顶上一把……鬼子到跟前了,俺那个大叔说‘点炮!
’,摸过喷鼻香来点着,打不上三发,鬼子又哇哇地拉着拽着就回去了。
”村落里的自卫团民兵沉着镇静,按照“远了不打,近了就轰”的打法,屡次击退仇敌的进攻。
两次考试测验进攻没有取得进展,彻底激怒了仇敌,他们开始集中兵力向北寨门发起猛攻,同时一直炮击寨内民房,纵火点火寨外的柴火垛。

  战斗打响后,全体围山庄男女老少,上高下下,勇字当头,顽强联络地反击着仇敌的进攻。
仇敌爬上了寨墙,自卫团民兵们摆荡着红缨枪、大刀片和仇敌进行格斗;北寨门被炸有缺口,仇敌蜂拥而上,民兵们便以断壁残垣做掩护,用猎枪、手榴弹阻击仇敌提高的步伐。
据邱华讲述,围山庄民兵团的马荣长,冲锋前哨奋勇杀敌,浑然不知一片花生米大的弹片钻进了他的肩膀里,打退了仇敌的进攻之后,妻子指着他肩上的血,他才知道自己负了伤。
他皱皱眉头,指着微微露出弹片示意妻子拔出来。
后来在战斗中,他守卫的炮楼中弹动怒,这个铁骨铮铮的硬男人绝不畏惧,顽强地在烈火中操纵土炮,坚守阵地,终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村落里的老幼妇孺同样年夜胆地参与保卫家园的斗争。
战士们在寨墙上战斗了六七个小时,村落里的妇女们就在炉火旁烧汤做饭供应给养,白发苍苍的老人尽自己所能参与到铁砂的砸制。
赵伦堂60多岁的老母亲眼睛不好,她听说土炮的铁砂不多了,就把自己家里正做饭用的铁锅从锅台上揭下,砸碎后装进一个小篮子里,和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冒着纷飞的弹雨,困难地迈动小脚,穿街过巷,把铁片送到阵地。
新媳妇曲守彬的丈夫在战斗中被一颗炮弹夺走了生命,她顾不得伤心,而是把泪水埋在心里,承担起暗藏、安顿老弱病残和孩子,组织妇女们给阵地上运送弹药的重任。

  6日下午2时,携十几门大炮,装备精良的日寇援军逼近围山庄。
仇敌在炮火的掩护下,从南、东、北三面向村落里发起了剧烈的进攻,乃至动用了毒瓦斯。
伤痕累累的围山庄终极敌不过仇敌的精良武器,村落民们用鲜血和生命坚守了八九个小时的寨墙被攻破了,下午3时旁边,仇敌冲进了村落庄,血洗了围山庄。

  传承那段“红” 小山楂再写村落庄新篇章

  如今关于围山庄抗日自卫战的记录都详尽地保留在刘杜镇赤色影象馆。
当年经历过沙场洗礼的抬杆土炮、土枪、手榴弹早已锈迹斑斑,如今悄悄躺在展窗中,向后人展示当年战况的激烈。

  据刘杜镇党委委员、宣扬委员徐功富先容,刘杜镇赤色影象馆全馆培植面积350余平方米,以追寻赤色影象为主线,传承革命精神为内容,分为“播撒赤色种子、血染赤色沃土、培植赤色家园、谱写赤色篇章”等4大部分、16个专题模块,全方位展示了刘杜镇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期间的发展进程。
“自建馆以来,赤色影象馆大概共接待过500余家单位前来参不雅观学习,接待过7500余人前来接管党性教诲。
”徐功富说。

  除了刘杜镇赤色影象馆里的“红”,刘杜镇的野外里同样是一片“红”。
近年来,刘杜镇传承赤色精神,聚力村落庄振兴,环绕“山楂小镇”目标定位,方案履行了环法云山、环光明湖、环龟山等9大“甜红子”山楂家当园,全镇面积打破2.2万亩,产量打破750万斤。
同时看重品牌品质提升,“新泰甜山楂”作为新泰第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对外推介,“甜红子”山楂进入省级名录库,念果经、走果路、发果财……漫山遍野的“甜红子”山楂,不但把老百姓的钱袋子填满了,还为州里振兴增长了新动力,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赤色”主导家当。

  太阳逐渐西斜,汽车逐渐驶出刘杜镇。
那块碑、那些事、那片“红”,都已深深刻在的脑海中。
平凡造就伟大,英雄源于群众。
围山庄战斗彰显出泰山儿女英雄的飒爽英姿和不屈傲骨,这股精神勉励着后来人昂首迈步,不惧艰险,以崭新的姿态欢迎更加美好的未来。
(市委党史研究院、新泰市委党史研究中央、刘杜镇宣扬办公室供应材料)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 秦浩 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