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演绎白手起身的城市逆袭。
1962年,常熟、江阴的24个公社(场)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命名。
61年来,从“全县只有一部柴油发电机”到连续30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三甲”,张家港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创造千分之三的GDP,苏南“边角料”蝶变全国“明星城”。

这里垒筑享誉中原的精神高地。
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首批“国家生态市”、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200多项国家级名誉背后,江南隽秀和长江豪迈激荡领悟,孕育出“联络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积少成多 张家港城市气质素描 汽车知识

万众一心,积少成多。
物理聚合变革学凝合,万千沙粒构筑令人神往的生平之城;彼此支撑又相互造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犹如DNA双螺旋构造,融入发展基因,塑造张家港非凡的城市气质。

极致·原谅

连接张家港保税区到港区的长江中路,车水马龙、厂区林立。
从沙土路到碎石路,再到水泥路、柏油路,这条2公里多长的路见证张家港人白手起身、因港而兴的奋斗进程。

30多年前,这里一片荒滩,本没有路。
为迎检争取保税区,张家港人苦干一个月,眼看碎石路即将铺好,却被一场滂湃年夜雨冲得坑坑洼洼。
第二天就要投用,300多名干部群众连夜增援铺洒沙石,天亮后,来检讨的上级领导看到平整路面,惊叹不已!

穷奔沙滩富奔城,沙上人家最勤奋。
连夜赶工,将手电筒绑在丈量杆上照明;1个多月动迁1284户居民,5个多月建成万吨化工码头,9个多月保税区封关运行……1992年,全国首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建成,“张家港速率”轰动全国。

轮廓形似树叶的张家港,是由几块江南“边角料”拼凑而来——南边是常熟、江阴划过来的几个州里,北面是长江沙洲围垦而来的地皮。
唯有张家港港,常年不冻、水深优胜,但最早也只是个淤塞的运河古渡。

拼出来的地方,只能冒死向前。
西承奔驰而来的滔滔江水,东抵涨落起伏的滚滚海潮,张家港人骨子里的冲劲被改革开放之火点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张家港建港开埠,率先在江苏实现村落组公路全覆盖,为村落庄经济崛起奠定根本;

上世纪九十年代,对标周边最强县市后发赶超,张家港叫响“三超一争”,即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样样事情争第一;

进入新世纪,张家港以总分第一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率先基本达到江苏省和苏州市当代化指标体系总体哀求;

……

面对机遇,白手起身的张家港总是抢先一步、多做一点,每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别人条件都比我们好,我们能做的便是‘先下手为强’。
”时任张家港市委布告秦振华忆及当年感奋不已,后发赶超千难万难,没有争第一的气、创唯一的劲怎么可能成功?

双向6车道,宽得“像机场跑道”;投资3亿元,超过整年财政收入……1992年,张家港自筹资金开工培植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档级公路张杨公路,估量工期3年,实际只用1年半。
2023年9月,仅用1个事情日,地皮成交、企业拿地、多证齐发,广大鑫盛风电装备关键部件科研生产基地落地。
张家港速率如光阴列车,呼啸向前。

追求极致,积少成多。
如今的张家港,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造就营收超百亿元企业12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300亿元,每天创造的GDP相称于建县时整年的9.6倍。

上善若水,大浪淘沙。
水与沙相融共生造就张家港人开放原谅、久久为功的独特气质。

长江流到张家港,江面豁然变宽,天赐优秀江港,授予张家港人放眼天下的肚量胸襟。
张家港港务集团码头,入口原木堆垛如山,年轮圈转犹如沙土层叠,标注开放高度:40年前,这里迎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艘进入长江的外轮;2021、202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打破400亿、45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获评国家入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以“城”相待,造诣未来。
15年前,河南人高要鑫到张家港做保安,如今他不仅买了房,还通过志愿做事日益融入这座城市,把父母亲人都带了过来;13年前,海归博士朱廷刚将氮化镓材料项目落户张家港,在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下,这个补充海内空缺的新技能迅速投产……“来了就不想走”,各种人才到张家港,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外地人仅凭一部手机,就能享受图书借阅、青年公寓等优质做事;客户远道而来错过事情韶光,保税区从接待窗口到作业码头,全链条主动加班;张家港人参加正式会议,口音再重也坚持讲普通话……身心皆安处,他乡胜故乡。
实行新市民积分做事、设立新市民救助基金、推出新市民意外保险项目……市民化报酬、亲情化做事,新市民不断涌入,为这座“移民城市”持续注入活力。

“原谅四方又追求极致是这座城市最光鲜的精神脉动,万千沙粒在张家港精神的聚合下终成万丈高塔。
”张家港市委布告韩卫说,61年城市发展史,是奋斗逆袭史,也是精神发展史。
极致是指路灯、原谅是黏合剂,两者完美领悟,共同构建物质精神双子塔。

土生土长的东渡纺织集团,总部在张家港,贸易中央在新加坡,制造基地遍布海内外。
每建一家工厂,企业都把“张家港精神”展示在显著位置。
集团董事长徐卫民把这16个字称为张家港人的“魂”,“走到哪里都不能丢、不会丢”。

匠心·创新

80多公里长江岸线弯曲蜿蜒,江潮8小时一涨、4小时一落,在潮汐间相机劳作的张家港人长于创造机遇、把握机遇。

靠8把瓦刀拉起建筑队,凭9条小船搞起水上运输,用家用缝纫机办起服装加工厂……上世纪八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东风,长江村落领头人郁全和带领村落民一毛一块集资办厂,一步一跨跑出市场,不到十年就发展成为千万元村落。

“有心人门前都有一条路。
”电梯空心导轨曾一度依赖入口,郁全和主动找到上海三菱,哀求试制,“成功了,业务长江村落来承揽;失落败了,试制用度自己承担”。
10个月昼夜苦干,空心导轨终于试制成功。
靠着执着韧劲,长江润发集团成为苏州市首家上市村落办企业,挺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浩瀚银河多了一颗以长江村落命名的闪耀之星。

丰沛的水资源授予张家港人如水的性情,灵动随和,但只要认准目标,又执着专注。

沙钢集团创始人沈文荣曾押上全部家当,从英国引进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螺纹钢生产线,对付这套当时代表前辈水平、投入巨大的生产线,很多大钢厂都望而生畏。
面对质疑,沈文荣决心武断:“如果这个电炉项目引进失落败,就把它作为展览品,我去卖门票!

淘尽黄沙始见金。
建成亚洲第一座竖式电炉;打造研究院延揽环球顶尖人才,年产优质钢材超2000万吨;投入2亿美元上马50万吨双辊铸轧产线,超薄带产量约占环球一半……从小作坊起身,沙钢一步步发展为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连续15年位列天下500强。

匠心造诣过去,创新引领未来。
转型升级冶金、机电、化工、纺织四大传统家当,精准造就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智能装备四大新兴家当,张家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焕新如沙洲成长,韧性十足。

沙钢智造车间,新产品厚度仅0.8毫米,每平方厘米可承受上万公斤重量;“张家港号”液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兵科技40亿元打造的运载火箭智能生产基地,将港城发展空间引向苍穹宇宙……

凛凛江风、滚滚江潮塑造张家港人不畏艰险、永争一流的性情。

仅用8年,专注研发功率半导体芯片,从4个人的小工坊发展为拥有38项发明专利的科创板“小巨人”,锴威特半导体董事长丁国华说:“在张家港创业,每一天都在‘高考’。

一个月内上市3家企业——2023年8月,长华化学、锴威特、协昌科技三家科技型企业接连上市,登顶全国县级市单月上市数量最高峰。
目前,张家港境内外上市企业34家,个中科创板上市6家,彰显这个县级市竞逐科创新赛道的年夜志。

让创新成为各行各业通畅证,张家港在全国创始企业创新积分制——企业创新成果、专利技能折算相应积分,可以兑换财政帮助、人才礼遇等优惠。
近年来,累计有8000余家(次) 企业得到50余万分,政府据此发放扶持经费超9亿元。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
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感慨,在张家港,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优秀营商环境就像空气、水一样自然。
精确到天、落实到人、专班推进——今年1月份签约、7月份开工,张家港以最快速率推动总投资306亿元的盛虹储能项目开工培植。
今年以来,张家港已有1600多家企业享受各种政策优惠,个中免申即享的就有1200多家。

1998年以来,陶氏化学累计投资30亿美元,打造高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采埃孚均匀每15个月就投资一个新项目,建成亚太区最大生产基地,被誉为“采埃孚环球灯塔工厂”……41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张家港投资67个项目,见证营商环境不断改进。

不仅造就家当精益求精,管理城市也独具匠心,毫末之间最见功夫。
20多年前,建筑高速集中取土留下千亩深坑。
张家港人别出心裁,堆土成山、蓄水成湖,以古地名“暨阳”命名。
如今,这个水波潋滟、绿意盎然的国家4A级景区早已融入市民生活,成为城市双修典范。

破解“城市病”,贵在匠心,要在创新。
连续3年新增停车位近2万个,潮汐停车、共享停车、短时停车、智能停车等让“夜泊港城”轻松写意。
遇电动车乱停乱放,司法者不是大略拖走罚款,而是千方百计联系车主、耐心说服。
硬约束变软疏导,社会管理润物无声。

人与城双向奔赴,共治共享生根着花。
钱塘社区依托靠前做事和居民议事制度,把物业、共建单位、党员业委会代表等各方拢在一起,探索“幸福合资人”管理模式——事事有人管、处处见公益、大家齐参与。

积铢累寸,日就月将。
初到张家港,人们多惊叹其干净整洁、家当发达;韶光久了,则感慨其精细舒适,匠心创造俯仰皆是……

“我们不仅要有精气神,还要干风雅活儿。
”张家港市委副布告、市长蔡剑峰说,以匠心致创新,小城市有大格局;以创新显匠心,小环境见大气候。
传承匠心、矢志创新,张家港永久在路上。

张家港市永联村落村落民舞蹈队的队员正在参加舞蹈《花开中国》的排练。
(2020年6月18日摄)新华社 杨磊 摄

共生·领悟

“暨阳城北皆年夜水,尚是江尾已海头。
”在张家港,“沙”“圩”“埭”等地名遍布全域,尽是天工与人力的印记。
《张家港市地皮志》记载,自宋代开始沙洲围垦,当地实际围出的“沙上”地皮,约占如今陆地总面积2/3。

改革开放初期,这座从长江中长出来的城市“村落村落点火、户户冒烟”,“靠江吃江”致划子埠林立、养殖场臭气熏天。

人与自然的千万年竞合,而今在求解“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中,找到新答案。

曾遍布养殖场的双山岛“整岛保护”后化为世外秘境,因采石“伤痕”累累的喷鼻香山规复绿意花喷鼻香,张家港湾生态修复提升后成为网红打卡地……翻阅港城拍照师范品才横跨40余年的数十万张照片,宛如穿越时空,窥见这方水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巨变。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航仪”,张家港全地域保护、全过程防控、全形态管理,2016年以来累计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8629家,长江张家港段生态岸线稳定保持在50%以上……

站在张家港湾不雅观景台远眺,西南,工业园与港口作业区昼夜繁忙;东向,鸟飞鱼跃、游人如织,见证大江东去、进退变迁。

生态惠及民生。
家住市中央的老街坊们惊喜创造,曾被商住楼覆盖、变成脏兮兮“地下河”的小城河重现绿波荡漾,沿河蔷薇满架、绿树成荫,健身举动步伐点缀其间,成为市民闲步首选。

环境创造财富。
2017年底,张家港将开票发卖收入28亿元、入库税收2.58亿元的东沙化工园区全面关停,成为江苏首个整建制关停的化工园区。

抱着“宁肯减少财政收入,也不要玄色GDP”的决心,腾出环境容量指标的东沙化工园蝶变江南智能制造家当园,吸引总投资超50亿元的优质项目。
走进变形积木(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臂自动抓取龙骨架,经由加热、固化、合模等,一个个集成卫浴复合底盘快速下线。
卖力人马余辉说:“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免费的过渡厂房、人才公寓,更是碧水蓝天、务实高效的自然人文环境。

新园区向东一河之隔,是张家港农业资源和田园风光富集区——常阴沙当代农业示范园区。
生态好了,主业更值钱,“常阴沙大米”不久前上榜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副业”同样潜力巨大,昔日国营农场变身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建成“江畔田园”村落庄生态旅游集群。

探路中国式当代化,不仅要消解发展和生态的张力,更要填补城市与村落庄的鸿沟。

社区住宅高楼林立、柏油道路宽阔平整、公共做事优质高效……初到张家港的人难免会迷惑:看地名是村落庄,街容巷貌却不逊城镇。

“农业办理根本问题,工业化办理小康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办理富余问题。
”翻开农联村落党委布告赵建军27年来的《民情日记》,可以探寻张家港城乡差距极小的窍门。
2022年农联村落可用财力打破1亿元,较2004年增长18倍,村落和颜悦色均收入打破6.3万元。

农联村落并非孤例。
在张家港174个村落中,每年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的达84个,2022年村落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8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2:1,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区域之一。

江南特色的秀美农房小院,出门15分钟内能到公园、菜场、超市,老人可以在村落卫生院针灸推拿,孩子放学后有托管辅导,年轻人家门口就业创业……张家港屯子的普遍样子容貌,令人神往。

始终把城和乡作为整体谋划,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乡匆匆城,让全体公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城乡一体化在这里有了新表达。

在永联村落,共同富余的新注脚令城里人倾慕。
社区卫生院拥有CT等大型检测设备、专家定期坐诊、每个村落民都有数字康健档案,率先试点数字公民币消费、5G全域覆盖,文体馆运动健身一百元包年,屯子家庭信用体系让农人享受低息贷款、打折消费……

“高水平生活背后是高水平共享。
”永联村落党委布告吴惠芳说,上世纪末村落办企业改制大潮中,永联村落党委将永钢集团25%的股份留给村落集体,每年分红超亿元。

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表示在屯子。
穿行张家港城区,很难从外不雅观上分清安置房和商品房。
一贯以来,当地高标准、大规模培植安置房,和商品房供应量总体相称,与农人、市民共享地皮经营收益,奠定城市和谐发展之基。

沙藏万象,滋养万物。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冲破城乡发展隔阂,领悟共生正成为城市发展催化剂,万千沙粒由物理聚合变为化学凝合,终极构筑一座面向所有人的未来之城。

景致·境界

海拔136.6米的喷鼻香山是张家港最高峰,再向上64.8米,从城市制高点聆风塔眺望,天高云阔,水清河畅,满目皆绿。

溜达街巷,触摸肌理,“极致干净”是这座城市给人的最直不雅观印象。
1992年,张家港大家动手上街,“80万把扫帚”扫出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如今大家自觉掩护,全面、全域、全民、全时保洁,让休闲广场、街角公园等“城市客厅”随处可坐,“最干净”成为张家港“金口碑”。

不仅可远不雅观细品,还能开门见绿、随处赏景。
建县时绿地面积不敷1公顷的张家港,如今绿化覆盖率43.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03平方米。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大大小小的公园错落有致、连点成片,城园领悟,不分彼此。

营造好风景,熏陶好心情。
到独立咨询室打开“心房”,去生理小戏院找寻答案,玩小游戏宣泄感情……走进暨阳湖畔的社会心理做事辅导中央,仿佛来到愉快驿站。
一墙之隔便是婚姻登记处,刚领结婚证的小张夫妻受益匪浅,“理解很多管控感情的知识,对呵护康健生理、康健婚姻很有帮助”。

2022年5月,张家港发布的全国县级市首个社会心态报告显示,居民对幸福感、得到感、公正感等评价趋高,呈现较好的社会情绪状态。

健心也要健身,身心愉悦才是幸福。
40年前出身于凤凰镇的“贝贝杯”少儿足球赛,至今仍是很多国人最美好的足球影象;城区5分钟、区镇10分钟体育健身圈日益完善,健身智能步道随处可见。

阅读是城市最美风景。
2014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24小时图书馆驿站,如今已有56家;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覆盖全域,每年读书活动超2000场……张家港打造处处、时时、大家可读的全民阅读推广做事体系,2022年居民综合阅读率95.51%,六成居民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

于沙洲湖源书房凭栏诵诗、在梁丰生态园跑步踢球、到竹林童话书屋感想熏染童趣、沿恬庄古街感想熏染优秀家风……将城市C位留给公共空间,是这座公园城市给人们的最好礼物。

城景、心景、文景彼此领悟、交相照映,催生另一种无形风景。

一台公益冰柜,引来八方“上货”。
炎酷暑季,张家港爱心店主姚登磊创造“水越取越多”,于是在冰柜旁竖起一壁白板,请来添水的爱心市民留下姓名。
白板上有车牌号、班级名、社区名,唯独没有一个真姓名。
这统统,像极了当年那个“张闻明”。

“张闻明”不是一个人,这个取自“张家港文明”的化名曾捐助西部教诲奇迹,一度引发全城寻人。
如今,张家港30万志愿者做事总时长超一千万小时,去年做事200小时以上的志愿者超6000人,每五个张家港人就有一名志愿者。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重塑一座城。
“阳光叔叔”朱钱明近20年捐款200多万元,帮助上百名山区孩子;退休公务员郑燕8年累计志愿做事2.7万余小时,均匀每天7个多小时……

志愿做事丈量文明厚度,文化“两创”垒筑文明高度。
凤凰山下,吟唱千年的河阳山歌经由全新演绎,进京展演、登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博物馆里,非遗手工、不雅观展夜游、国风音乐会等体验式活动,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传统文化灌溉新生活,当代文明有了新表达。

地处江尾海头,张家港与长江缘分天定。
曲艺演出、非遗展示、论坛研讨、文学创作……长江文化、江南文化深度交融,孕育连续举办20年、不断推陈出新的长江文化节,线上线下吸引超5亿人次参与,江边小城与万里长江碰撞出残酷文明火花。

“水积之厚,浮大舟有力。
”张家港市委布告韩卫说,相互交融、彼此支撑、不断重塑,物质与精神便是城市基因的双螺旋构造,不仅创造奋斗崛起的甲子辉煌,也必将绽放更加幸福美好的港城芳华。

1200多年前,唐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从张家港黄泗浦出发终极成功,谱写一段文明传播壮丽史诗。
如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折衷并进的张家港勇立船头、高擎风帆。
( 刘亢、凌军辉、杨绍功、王恒志)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