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知足常乐,有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一种看似平常却又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达观。又有人说,男儿当自强,应如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似乎又是说人应当不知足。其实,知足与不知足都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孰是孰非,不能一概而论。
人们都不愿意一生如草芥般沉寂,都希望自己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便是与生俱来的不知足。拿破仑有一句流传颇广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的核心就是要不断进取。一代名流征服欧洲的事迹至今仍镌刻在法兰西的凯旋门上。的确,人生不当轻易言知足,进取和一往无前永远是浩如烟海的世界中生命奔腾的主旋律。不知足,才有了辉煌的人生:知足,人类也许至今还停留在洪荒时代。文学家们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不知足;体育健儿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同样是不知足;科学家不断地探究世界的奥秘,更是不知足……
生命岂能悄然流逝,它应似奔腾的野马,在驰骋中留下一串清晰的足迹。
人们都渴望生如夏花之绚丽,这份渴望就源自生命进化中的不知足。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却是行走在生命的蜀道上,步步如上青天之难。君不见孔丘遍访诸国求政而不得的难堪,孟轲遭遇被君王接见而意见不被采纳的尴尬;君不闻陶潜“误落尘网中,一去叁十年”的愤懑,浔阳楼上的白居易泪湿青衫时的抽泣声。自古以来,多少人生不逢时,比干、屈子、陆贽……但我们更知道李太白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决绝,庄周之“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的幽默,蒙田之饮酒不为博一醉的清醒。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当我们力所不及时,当我们无路可走时,不妨知足,不妨去尝试享受已有的生活。“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惬意,“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的闲适……凡此种种,虽无生如夏花之绚丽,却也可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命岂能无止境地追求,它应在生命的驿站停留片刻,享受生命的惬意。
篇二:知足_1000字
人,是一种很灵性的动物,这种灵性表现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亦体现在一种控制力和驾驭力,控制和驾驭的是别人,更是自己。
做人,做事,做学问,更应该以不同的态度,相同的责任感去对待。
做人要知足。人的罪恶和失败往往起源于一个贪念,一个不知足的欲望。前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身居庙堂之高,本应竭尽所能为人民谋利,然而就因为对金钱的贪婪,不满足于自己身为上海这个繁华都市的高官而得到的厚禄,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曾经在党旗下发出的铮铮誓言早已被积压在金钱之下,贪欲像一针毒剂,迅速地在他心里弥漫,扩散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夺去了他的良知,无声无息,可怕得令人咋舌。(- Http://Www.sanWen.Com/)
做人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陶渊明弃五斗米,知足与归隐生活,才有了“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陆羽知足与参苦禅悟茶道,才有了茶圣香茗源远流长。
做事要知不足。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人们之所以需求完美其实也就是在践行这种知不足的精神。比尔?盖茨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不是因为他身价百亿,腰缠万贯,而是因为他永远在改进,发现不足的工作态度,微软由一间小公司发展成足迹遍及全人类的超级企业,个中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为人谦和,做人知足,然而对待事业却细致甚至苛刻,这种不断发现不足并勇于一次次推翻自己,不断改进的精神造就了比尔?盖茨和他强大的网络帝国。
做事要知不足,知不足才能不断前进。瓦特知不足,才有了改良式蒸汽机,才有了人类历史的改革;中国铁路建设者知不足,才有了神奇天路的诞生。
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不断探索的品格。大学者朱熹对待学问从来就不知足,他穿简朴的衣裳,吃粗茶淡饭,满室是书香,满腹是才情。朱熹读书,初未见疑,再而渐疑,中而处处皆疑,末才各疑皆通。正是因为“这一本书读到烂”的不知足,才成就了千古流传的《朱文公文集》。
做学问要不知足,不知足才有真理显世。王安石不知足,孜孜以求,才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传神;韩愈不知足,才有了“推敲”佳话万世传诵。
人活一世,要懂得知足,更要懂得知不足与不知足。人的知足当体现在为人上,对自己所拥有的用心珍惜,而非一味觊觎别人所有;人的知不足当体现在为事上,不留瑕疵,追求完美,完善自己而非嫉妒他人;人的不知足当体现在为学问上,字斟句酌而非咬文嚼字,独善其身而非诋毁他人。
人是有灵性的,会努力让自己幸福而非痛苦,做人知足,做事知不足,做学问不知足,又充实又幸福。人的灵性,不正在于此吗?
篇三:知足是一种境界_900字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期待也颇多。对于前事,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的更多不满足还是来自自于。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满足呢究其原因,其实是我们心底的欲望使然。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人类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通脱。
俄国人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总是优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总是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能知不足。诸如,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深知,我们对于粮食的需求远不止这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就会要酒要肉,吃完了还要跳个舞。
知足与不知足是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个水平上,也不会把知足固定在某种具体的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是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惟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一夜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但知足的农民从不强迫自己当总统,安分守己的乡村教师也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徒劳无功;若明知可行而不行,却是怯懦和怠惰的表现了。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有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渔父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妇是个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的教训就在于没把握好知足这个"度"。
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更多的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怀坦然,无痴心妄想,无非分之求,因而也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太多的牢骚满腹。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是一种大度;知足是一种宽容。知足常乐,此之谓也。
篇四:幸福在于知足_1000字
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我觉得幸福就是知足常乐。
——题记
幸福,在今《新华字典》的释义是这样的“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有些人的幸福是在于美满,有些人的幸福是在于无忧,有些人的幸福是在于和谐,则我认为幸福就在于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
从前有那么一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但是每天黄昏的时候,这位教书先生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这时妻子在一旁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啊,怎么谈得上是清福呢?”教书先生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这不是清福是什么?”是的,幸福不在于每天都能大鱼大肉,每天能过的安枕无忧,幸福就是在于能知足每天那平静朴实的生活。
我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其中有一集是这样的:灰太狼夫妇来到了一个小岛,上面都是钻石。一只居住在这个岛上的兔子,告诉他只可以拿一颗。不然的话,船就会超载沉落的。但是灰太狼夫妇贪得无厌拿了一颗又一颗,堆满了整个小船。后来船走到海底中央的时候,果然船因为超载,沉了下去。而灰太狼呢,则被食人鱼给吃了。在这里如果灰太狼夫妇听从了兔子的劝告只拿一颗,那么也不会落此下场,但是由于它们的私欲心在作怪,只想到有多少拿多少,全然不听任何人的劝告,终于什么都没有得到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如果灰太狼它们能知足也就不会这样了,而且也会得到自己应有的幸福生活。
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心境。只有知足常乐,才可在无穷的欲望与有限的潜质之间恰当的找到平衡点,竭尽所能,所以人生无悔。我国古代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悄然隐世于南山之下,过起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悠然恬静生活,他知足于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凡而美满的幸福生活,他此生无悔矣!
在当今社会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名、为了利、为了那个遥远而不切实际的梦想,已经在对眼下所拥有的一切充满抱怨,毫不吝惜地丢弃了。这幸福本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脚下,但我们却视而不顾将它一脚踢开,然后向周围人询问,我的幸福在哪里啊?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岂不是很搞笑吗?但是现在许多人依然不顾,继续地迷茫下去。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幸福很简单,那就是知足,而知足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知足就是拒绝一切诱惑、保持心灵的平静,就是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俗话说:“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篇五:其实,我并不知足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可是,在现在的社会中,知足者,必须要有强悍的抗打击能力,方能常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处不存在竞争?竞争,需要挑战,挑战自我,挑战他人。曾经的自己,是一个乐观、容易满足的人,至少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可现在,却发现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我对于自己所拥有的,并不知足。所以,我决定奋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我没有强悍的抗打击能力,我不容许别人对我的能力进行否认,也可以说,我是害怕,害怕别人贬低自己,害怕自己不懈的努力被别人一票否决。有时候,我特别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其实很多人做得比我好,原来我并没有想象中的强,也变得不堪一击。身边的人,都在以我不知道的方式在学习、在进步,太多的时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这个地方并不是只有我自己。自己的原地不动,就是退步。我自以为是的以为,就算不努力,也会做好。然而,结果给了我一沉重的打击。
记得我刚升入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三年级的成绩很好,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四年级就稀里糊涂的过完了。那天,全校师生都站在校园里,校长公布获得名次的学生,却没有我的名字,我很是一惊,很多要好的同学都被念到了。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骄傲使人落后。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如果不能身临其境,也是不能懂得更彻底的。说实话,那次对我的打击很大,很自觉地抬不起头来。但我知道,一次的失败,并不能决定一直的失败,终有一天,我会成功。
我对自己的现在,并不知足,也不想安于现状,我并不比别人差。或许别人有天赋,可我有一颗勤能补拙的心;或许别人基础好,可我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定能事半功倍。成功的阶梯,都是靠自己打造的,我会努力拼搏,找到属于自己的蔚蓝天空,展翅翱翔,取得成功!
篇六:拥有,是知足而快乐_1500字
望不尽的尘烟,游不尽的河,在这样琳琅的世界里,抚触时间的脉络,我们时常问自己,幸福到底是什么。
“弯弯月光下,蒲公英在游荡,像烟花闪着微亮的光芒,乘着夜晚寻找幸福方向,难免会受伤。”其实也不用那么哀伤。捧一杯清茶,翻开《幸福的七种颜色》,思绪若飘飞的绚烂蝴蝶,渐明白,原来拥有,就是一种幸福。
拥有,是知足,而快乐。
这里指的“拥有”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是最朴实的“生命”二字。白驹过隙,人们不断追寻着生命的真谛,而答案实则近乎眼前,换句话讲,无需怎样探讨,珍惜你所拥有的生命,便是永恒的真理。活在世上的人们,不论富有,抑或贫穷,都是获得者,因为他们都拥有了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都拥有了创造幸福的机会。所以别忘了,拥有就是幸福。
除了生命,还有林林总总的附属赠品,这些宝贵的拥有与生俱来。拥有了这些本质美好的事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自己难以幸福呢?
还记得霍金那句令人感动的话语吗?当一名记者问他因永久固定在轮椅上是否失去了很多时,他回答:“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当说到这里时,掌声雷动……是啊,一个生有残缺的人,能对自己的人生一如既往地抱以乐观热切的态度,实则不易。他感激还拥有这些,感激上天并没有剥夺他生存的权力……生命残缺,有的人可以亦把他看成是残缺的美好;时光易逝,那就不要逞强地抓住不放,珍惜眼前的美好,纪念过去在记忆的国度里所留下的灿烂笑靥。
是的,浩如烟海的光阴里,岁月总是太快,每一处风景都将成为过去,成为记忆,你忘或不忘,念或不念,都会交给时间。记忆里的伤痛也随之流逝,回首,也只是淡淡一笑,曾经爱过、恨过、痴过、傻过,都只是曾经。纵我年少轻狂,却也无悔青春一场梦一场,面对离开的爱情,不如释怀,因为毕竟你的世界我曾走过。而那些或重或轻的足迹,都将为我生命空白里的一处留笔,都付与红尘一笑。生命是一条漫长的旅途,走过就是风景,路过就是记忆,经历过就是成长。人生好似琥珀。时间的沙漏沙沙作响,把最初的留在最下面,一点一点,沉淀成无法抹去的印痕,曾经的一切都是最真,都是最美,都是耀眼的光环。回望来时的路,那些真爱过的情,拥抱过的人,迷恋过的歌儿,都是幸福的一个站点。有喜有悲的才是人生,有苦有乐的才是生活,走过才知深浅,品过才知涩甜,原来我也只是沧海一粟,犹如一粒沙的平凡,然而记忆的风帆一直向前,你终于学会放下痛苦,笑对未来。
大千世界,我们拥有一双慧眼,让我们去观察,去欣赏这世间最自然的美丽,让我们能分辨这世间的善恶;我们还有一颗能接受世俗的心,它温暖,它能聆听一切,感受一切,沿途的风景,需要用心去聆听人生与岁月的声响。
拥有一颗坚韧的心,是这拥有的根源,更是快乐的前提。快乐是拥有狮子般的心,向苦难绽放自己最明媚的笑脸。司马迁遭受宫刑,受心凌辱,依然成就了“史家之绝唱,天韵之离骚”的《史记》,体会到实现梦想的快乐;贝多芬顽强不屈地扼住命运的咽喉,用激昂的乐曲反抗命运的不公与折磨,感受到拼搏奋斗的欢乐;凡高在不被欣赏理解的境地,用生命的画笔描绘出热情奔放的向日葵,实现了热爱生命的欢乐。我想,一个坚强的生命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原则应该就是拥有一颗坚毅之心吧,能够依旧不羁地奋斗,勇往直前!
所以,朋友们,不要再抱怨自己从未受到幸福之神的照顾,幸福来敲门,或许正在发生。静下心来,感受一切,为生命注入高飞的力量,去实现人生的理想。感激拥有的,感激上天所赐予的,乞讨者便会开始了他们新的旅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珍惜拥有的,官员们也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廉、洁、诚,一辈子被人民群众所称赞与爱戴……拥有一颗坚忍不拔的感恩之心,这些或许被人们称作“梦想”的事情,也许,正在发生……
“谁是谁的幸福永远?那是我心头的一抹难以言语的忧伤。”一为朋友的说说这样写道,我笑了,其实,你不必那么哀伤……
留言栏码上一行字:“愿你,懂得欣赏真;也愿你,从今日起怀抱朝阳,能够从此发自内心地大声说:‘我拥有,所以,我很幸福!’”
篇七:谈知足_800字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乐?我认为不知足者常乐。
总是安于现状的人只会止步不前,纵使乐,也只乐在一时,不得一世,有句话不是说,笑到最后才是赢家么?人生本是一个游戏,谁能够笑到最后,谁才是这场游戏的最终赢家,笑不到最后,说什么都是枉然。知足?说好听点叫安于现状,不贪慕虚荣;难听点叫不思进取,就例如仲永,七岁便会作诗,有极大的天赋,可他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到最后落得个“泯然众人矣”的下场。满足于现状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的,一辈子只会庸庸碌碌,就我本人而言,我是不支持“知足者常乐”这句话的;相反的,我认为知足只会毁了自己,毁了自己本前途无量的人生路。
不知足者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制定新的目标,让自己不停地向前奔跑,不停的去奋斗,然后凭自己的力量去取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在“奋斗”这条路上不停步,不安于现状的人,会笑到最后,会是最后的赢家,不知足的人在奋斗路上虽会很累,可他们乐得一世,而不是一时!爱因斯坦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可他还是不停的钻研,最终他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埋没在一个小店铺中,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他又苦心钻研数学,在数学上取得巨大成就。试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和华罗庚都满足于现状,没有去研究物理和数学,那他们将会碌碌无为度过平庸的一生,不会在物理学领域、数学领域大放异彩,更不会在物理学、数学史册上留下至关重要的一笔。我是个不知足的人,我总是在达到一个目标的同时为自己制定新的目标,然后继续、追赶新的目标,循环往复、如此甚好。不知足不是贪心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且这个社会在进步,进步就要不知足,不知足才会不停的去奔跑、不止步,安于现状就会落后。
知足者常乐?那为什么油灯会被电灯取代,折扇会被电扇取代?为什么会出现全自动洗衣机、液晶电视等一系列高端技术产品,它们的出现证明了人是不知足的,也正是这种不知足才使得人们常乐。这种不满足于现状的积极态度引导人们不断向好的方向努力奋斗。
鲁迅有一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因为不满才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
在我看来,知足者常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不知足者常乐且乐一世!!
篇八:知足是我的责任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责任的乐趣。”短短一句名言却寓含着哲理。让我们共同吸收其中的精髓吧!
我们不必要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在对人,对社会负责的前提,我们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是真正负责的人。
因为负责,使自身的人生价值有所提升。因为负责,使自己逐渐稚嫩的心灵成熟。因为负责,使自己品尝到团结幸福的甘甜。之所以我认为知足是我的责任,是因为懂得知足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所谓的“知足常乐”。知足体现在不同的方面,知足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果知足看成一把万能钥匙,那么其他都属于各有千秋胡锁。在学习方面,懂得知足,就会不夙夜忧吧了。担起夙夜忧叹,我还真有过这样的体会,传说中一决高低的期末考试如期而至,同学们在考场上可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平生之学都孤注一掷上。考完后心里可谓是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心里一个劲揣测成绩,如果懂得了知足,那么就会抱着平常心去面对考试,不会说担心什么了,弄得自己精神恍惚。在交际方面,懂得知足,就不会潜移默化地被感染了。人人都说:“近朱都赤,近墨者黑”。如果没有朋友的话,那就滑机会体验乐趣了。乐趣来自友谊,友谊来自挚友。挚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伴侣,他们会给予我们数不尽地帮助。带你一起走着人生的征途,在征途上当布满荆棘时,朋友会给你提警。就像那次,早上天气还行,我像往常去上学,但是总觉得今天可能会有“风雨”但是还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去上学,但是朋友却说今天会下雨,那个心就像打翻国五味瓶一样,可难受了。种种不悦担心涌上心头。但是心里还是多谢朋友的提醒,如果懂得知足,就不会广交天下友了。在交际方面就能尽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正因为我尽知知足之益,才望学会知足。
知足是学会负责。知足是人生的态度。
篇九:知足就是幸福
世界之大,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商人说,能赚钱,过上好生活就是幸福;老师说,教书育人就是幸福;乞丐说,能吃上饱饭就是幸福。而妈妈说,幸福很简单,知足就是幸福。
终于,熬到了夜幕降临,放学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背着那灌了铅的书包,走出了压的我喘不过来气的学校。学校门口,站着许许多多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的视线,妈妈又来接我了。由于在学校的种种压力,我实在太累了,目光呆滞的向她走去,而母亲依旧笑脸相迎,可能是看出了我心情不好,于是快步向我走来,走到我跟前,还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就下意识的要接过我的书包,我拒绝了,恐怕这沉甸甸的书包压垮母亲早已不坚实的肩膀,。母亲有些显得不知所措,用手把耳前的头发塞到了耳后,露出无奈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在这昏黄的路灯下,我看清了她脸上些许的皱纹。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沉默,但脑海里却像在过电影一样浮现着不知什么时候发生过的事,母亲也没说话,只是挽着我的手,但后来,先是妈妈缓和一下这种气氛,她特意拿出欢快的语调对我说:“女儿,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事啊?学了啥?给妈妈说说呗,让我也长点知识。”母亲是初中毕业,没啥太多文化,但是很会做人,她唯一的期望就是我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好前程。“吗,今天又考试了,考得很不好。”我犹犹豫豫的说了出来,妈妈脸上的微笑凝固了一部分,并没有责备我,只是简单地问我都哪里出了错,我仔仔细细地把我错的题和妈妈叨咕了一遍,即使妈妈不说,我也知道她心里不好受,我向她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妈妈也点头表示相信,随后,我们又陷入了沉默……
天真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妈妈察觉到我在发抖,问我:“冷吗?”我摇摇头,她又说:“你觉得妈妈每天开心吗?幸福吗?”我又摇头,“不是的,女儿,妈妈每天都很幸福,因为上天给了我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你,我的女儿,妈妈不想贪图大富大贵,不需要自己有多美丽,但只是希望你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无论你怎样,你都是我唯一的骄傲。有你,妈妈真的很幸福,很知足。”我愣住了,心却在颤抖,但我没有眼泪,只是心中涌上了一股热流。这股热流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要坚强,要努力,不要让妈妈失望。而这股热流,只会越烧越旺,永远都不会凉。在今后的学习中,妈妈给了我鼓励和动力,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我感觉自己很幸福。
妈妈说她也很幸福,只因为她有我而感到知足,我也很幸福,只因为我有一个以我为骄傲的母亲。其实幸福很简单,他就在你的身边,学会知足,你将会变得很幸福。
篇十:知足与不知足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多数时候是正确的。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家人有两个儿子,一天他的父母买来了两个橘子,大儿子想要那个大的,小儿子笑着说:“哥哥大吃大的很应该。接着把橘子递给了他。“唉,好倒霉,一点也不甜,”大儿子说。小儿子吃后只是微微一笑,因为他的那个橘子很甜!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它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贪婪的人是不会有好的回报的,而懂得知足的人则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时候是这样,这就教育我们要懂的知足才会有好的回报。知足者常乐这句话有时也是错误的。如果古代人民满足于没有火,生食的生活,就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就不会繁殖出现在几十亿的人类,也不会有现在经济发达的社会。如果古代人民满足于黑暗的生活,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爱迪生所发明的电灯,光明一词也不复存在。如果人们满足于步行,那么就没有单车、摩托车、汽车和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车的出现。所以我们应该要不知足,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满,更方便。在贪婪面前我们要知足,在科技方面我们要勇于说:这样还不够好,我们还不满足。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时刻在进步,我们要有创新的精神,时刻进步!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们要正确选择,更要用于抉择!
篇十一:知足,快乐之源
我非常认同,要常看看自己所拥有的,不要老去想自己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似乎别人什么都有等等,老想自己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就是痛苦的渊薮,而知足,才是快乐之源。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多了还想多,有一百万了,就想有一千万、一万万……正所谓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想如何让自己多起来,自然就要劳神费思、投机钻营、挖空心思,甚至会去不择手段等等,这样的话,人还会快乐么?还有快乐么?无论他得到了还是没有得到,都不会快乐,都只能是痛苦。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就在我们住的这个小区,有个富豪经常出入(大家猜,是出入其一个情人的住处),富豪表面看上去是光鲜的、排场的,可实际上,他痛苦不堪,为什么?听说,子女在你死我活地争夺他的财产、三个情人都要他天天陪伴、老婆这边又要想办法遮掩安抚、生意场上又明争暗斗……这个富豪还不到六十岁,可是他全身的“零件”都基本上出现了毛病。如果说这个例子不典型,那么,再看看香港富豪们的家产风波,先后有女富豪龚如心的家财争夺战,有富豪何鸿燊的家财争夺战,有郭炳江、郭炳联、郭炳湘兄弟的家财争夺战,甚至你别看李嘉诚表面上早早对家产作出分配安排,其实他的两个儿子也在暗地里争夺……不能说以上这些富豪不富有,可是他们快乐么?
衡量快不快乐的标准,决不能只看财富只看拥有,而主要看观念。知足的人,往往就是快乐的人。
邻居刘大爷,鳏夫一个,穷困不堪。家里除了一台黑白电视剧外,基本上是家徒四壁。可是,刘大爷整天乐呵呵的,有说有笑,还经常帮助周围的人,有人开玩笑说:“刘大爷,你不觉得你活得窝囊么?”刘大爷却毫不掩饰地说:“我是穷,但我不偷不抢,我靠自己劳动吃饭,我满足,我开心,我有什么好窝囊的?”
是啊,知足的人,寡欲的人,什么明争暗斗呀、斤斤计较呀,患得患失呀……统统都与他无关,他满足于自己的拥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幸福赛神仙。
古人云: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谚语)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知足常乐,快乐之源也。
篇十二: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经常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这又是不知足,不满足,不知足不满足就会去进取、追求。人生就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何以言之?
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知足和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先说说知足吧。人要知足,才会快乐、幸福。社会之大,财富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任何社会均有贫富差别,不可能人人生而一样。如果一个人,他老是去往高处看,往上面去比,他必然产生烦恼,产生痛苦,他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别人大鱼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饭;别人锦衣绣缎,他只能粗布短袄;别人宝马香车,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是人生的大敌。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从容,清心寡欲,你才会感到天高云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穷人往往快乐,富人却常常痛苦。为何?就是因为穷人容易知足,而富人很难知足。
再说说不满足或进取吧。人,毕竟是高等动物,除了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外,毕竟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事业、理想,人格修养、精神境界等等。在这些方面,要永远地不满足,要永远地追求、进取。
人称“数学鬼才”的刘路从小就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好数学,钻研数学,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有所获——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惊世界,一举成名。他说他还要走得更远。
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这样怀揣NBA梦想,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去取得更好的战绩。
人生均如此,一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有幸福;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不满足才会去追求、进取,才能抵达人生中的一个个风景如画的高地。
以上就是小编给您带来的知足作文素材-以知足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指南,请继续关注美德网高三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