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HJT
走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暗礁”的2023年,从前辈产能到消化过剩,光伏行业仅用了半年。
到今年2月春节前,分布式与集中式项目中标均价再度双双下行。
去产能、办理开工率不敷,仍是2024年光伏家当开门主题,已无可争议。一片肃杀中,却有个别公司表现,呈现出“逆行”之势。
1月12日,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兼首席实行官高纪凡接管采访时提到,“谁能研发出转换效率更高、输出功率更大的光伏组件,就能快速盘踞市场份额。技能领先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订单,有企业部分组件的生产已经排到了2024年底。”
笔者与家当人士互换得知,高纪凡所说的公司,正是近年专注于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film,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组件的东方日升(300118.SZ)。
东方日升公司属于光伏二线企业,紧张产品包括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太阳能储能系统等。第三方机构InfoLink统计的2023年上半年环球组件出货量排名显示,东方日升位居行业第八。
东方日升走到本日,可谓一起起起落落。
公司创始人林海峰是“75后”。大学毕业接手父亲的橡塑厂后,林海峰考试测验了汽车功放音响、进水机阀门等,均告失落败。因负债上百万,林海峰乃至一度想替人当司机谋生。
靠着未婚妻5万元支持,林海峰通过注塑机买卖东山再起,并因此打仗到太阳能灯具。2002年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海内最早的太阳能光伏运用企业之一。2006年,第一条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开建。又过了四年,东方日升上岸科创板。
这一年林海峰35岁,成为身家45亿的宁海富豪。
但不久后,“双反”影响下,组件营收暴跌50%。林海峰又通过大规模电站开拓和补贴,在2014年至2017年,将东方日升壮大到100亿营收规模。东方日升再一次迎来高光时候。
然而,其后东方日升经历了收购江苏九久科技麻烦,以及2019年7月首次可转债融资被否,以及“531新政”寒冰式打击。2018年,东方日式归母净利润再度下滑超50%。
本来2019年纪迹有所规复,但2020年一季报的古迹又下跌40%以上。
2020年4月,东方日升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林海峰卸任。坊间传闻,这次高层变动系“一季度古迹暴跌所致”。但也有买方研究员透露,林海峰紧张是将精力放在旗下子公司、光伏胶膜龙头斯威克的IPO上面。
接任林海峰的谢健,之前是晶澳副总裁、董事兼首席运营官。2018年6月,谢健加入东方日升担当运营CEO,后接替林海峰成为董事长兼总裁。
东方日升管理层,显然对谢健寄予厚望。他的年薪从2019年181.75万元涨至2020年325.58万元,年涨幅近80%。
但谢健没能将旋转当时东方日升面临的困境。
2020年和2021年期间,上游硅料硅片和原辅材料价格暴涨。2020年,东方日升扣非净利润亏损1.35亿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又亏损0.42亿元,创下上市以来倒数第二差的年度古迹。
2021年9月,谢健辞去东方日升董事长及总裁等高等职务,“退居二线”卖力营销,2022年,谢健创立了上海元太新能源。
但谢健在任期间,纵然在外部融资受阻的环境下,也力推HJT电池技能路线。在2021年年初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谢健表示:“HJT项目要按照推进操持全力推进,力争在今年实现既定的产能和出货目标”。
就在谢健离职前两个月,东方日升董事、副总裁黄强辞职。黄强曾是东方日升主要技能卖力人,也是HJT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很快,林海峰重返东方日升董事会并当选举为董事长,随之启动了一系列方法。短韶光内,东方日升“断臂求生”,迅速以“低价”出售了包括斯威克控股权在内的多项资产,并引来交易所关注和外界争议。
按照自称“东方日升主要机构投资者”羲和资产的意见:“东方日升估值一下子少了一百亿”,并在其公众号连续发布三次公开声明敦促东方日升团队纠错。
彼时斯威克在环球光伏胶膜市场排名第二,产品销往环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当时双方争议还聚焦在斯威克值多少钱上面。
但资产出售只是权宜之计。如放眼全体光伏家当,羲和资发生怕也会承认,押注HJT才是东方日升做过最精确的计策决策之一。
二线活气
环球出货量前十的光伏组件企业中,东方日升是唯一武断选择HJT的。
这紧张是由于,TOPCon和PERC阵营大局已定,而通威等大厂虽然喊HJT起劲,但真正落地产能的并不多,这给二线光伏企业带来了一线活气。
HJT市场公认的HJT龙头,还有2020年景立、资历尚浅的华晟新能源。而早在2019年,东方日升就开启了HJT项目。
或许在当时的东方日升看来,HJT的效率天花板更高,但工艺相对大略,值得长期投资。未来结合钙钛矿技能,HJT电池转换效率有望冲破34%。
2023年1月,东方日升通过定增召募资金净额49.7亿元,个中33亿元用于5GW异质结电池片项目和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
截至2023年底,东方日升HJT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将达9GW与16GW。HJT电池有宁海南滨基地的5GW与金坛二期基地的4GW等两条产线,并且配套宁海基地10GW和金坛基地6GW两个组件项目。
技能改造方面,东方日升的HJT伏曦组件连续刷新四次天下记录,功率达到741.456W,组件效率亦达到了23.9%。
据理解,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拓过程中,东方日升并非像其他所谓跨界光伏厂商,直接购入设备、大略调试后再生产,而是一贯看重自有专利完善。东方日升节制了0BB(无主栅)电池技能、超薄硅片技能、以及低银含金属化材料技能等关键技能。
降本,是异质结电池走向主流的关键,特殊是非硅本钱。非硅本钱约占全体电池本钱35%;银浆又是非硅本钱中的大头,约占非硅本钱中的35%,电池整体本钱12%。
今年1月尾,东方日升宣告,已将异质结级组件的单瓦银耗,降至7mg以下。这意味着,其HJT的银耗直接从14mg/W水平低落了一半多。
这样算下来,东方日升的非硅本钱,大概可做到0.24元/W。这一本钱不断靠近TOPCON本钱水平0.23元/W,乃至是perc本钱水平0.16元/W。
调研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HJT头部的企业如安徽华晟、东方日升的单瓦本钱上,已能与TOPCON匹敌。
最近几个月,光伏组件价格已降至0.9元/W旁边,跌破许多二三线企业的本钱线。但东方日升的HJT组件可以盈利。
据东方日升异质结奇迹部总经理杨伯川所言,这得益于一体化上风,特殊是自研自产的HJT专用硅片。
特殊是在外洋市场,东方日升HJT组件的单瓦盈利约0.3元,是海内组件单瓦盈利的10倍。
今年被业界公认为N型TOPCON产能的大年。但由于组件价格过低,以及光伏企业融资被限定,以及HJT扩产整体成本相对较高,HJT尚未形成规模化态势。
这个中,东方日升最有可能率先完成家当化爬坡之路。
去年三季度,东方日升HJT组件的出货量还只是在400兆瓦高下。到了年底,HJT出货量已攀升至1.5GW。调研反馈显示,东方日升的HJT组件生产,已达到满产满销的运行状态。
这在产能大幅过剩、光伏龙头企业开工率不敷50%的家当调度期,显得尤为突出。
估量2024年一季度,东方日升将出货1GW -1.5GW,这一数字相称于2023年整年的出货量。随着HJT产线逐步达到满产状态,东方日升所重点投入的HJT产品线,回报率也开始爬升。
关键之战
东方日升的另一上风,是在外洋市场先行布局。
对付出口北美的光伏厂商而言,光伏组件产能须要在东南亚或美国本土培植,硅料则只有一个敏感地限定。前者,东方日升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持续向美国供应组件;后者,东方日升在非敏感地内蒙古拥有1.2万吨的硅料产能,“奥妙”避开了美国对原产地的溯源限定。
2021年之前,来自外洋收入一度霸占东方日升总体超过了60%。
更故意思的事,可转债融资失落败也成了塞翁失落马式的“收成”。
因2020年预报古迹大幅下滑,2021年初东方日升的可转债融资操持发布中止。
“日升转债”原操持发行总额为公民33亿元,将投资“年产2.5GW高效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生产项目”、“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一期)”和“环球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创新中央项目”等扩产项目。
再加上自筹资金,彼时培植2.5GW电池片和5GW组件合计要花掉49亿元。比拟东方日升之后2022年的定增,后者培植5GW电池片和10GW组件,产能扩大一倍,只需74亿,算下来便宜了25%。
2022年5月,东方日升申请定向增发培植HJT电池片和组件项目,并于2023年1月18日召募近50亿元。
正是靠着这5GW电池片和10GW组件的产能,承接了当前外洋HJT需求的小幅放量。
目前,东方日升组件产能有45GW,包括24GW的PERC产能、6GW的Topcon组件产能以及15GW的HJT组件产能。
从构造上看,东方日升的PERC产能仍旧占比超过一半。在N型电池大趋势的推动下,P型产能正迅速被淘汰,这无疑给东方日升带来了压力。
但幸运的是,东方日升总体PERC产能并不弘大,“船小好掉头”。
更故意思的是,相较于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和晶澳四大组件厂的出货规模,东方日升属于二线。正由于规模小、不太引人把稳,在报关美国时,美方没有像对待其他龙头一样,“过多关注”东方日升。
据券商估计,去年四季度1GW的出货量中,约有700兆瓦运往美国。只管2023年东方日升的HJT产能规模一样平常,但为东方日升贡献了可不雅观的利润,估量盈利总额达到2亿元。
券商估量,未来一年,如果东方日升能在美国顺利出货3GW的HJT组件,并假设单瓦利润坚持在0.3元,则美国将为东方日升贡献高达9亿元的利润。
毫无疑问,对付东方日升而言,美国是逆袭海内光伏“龙头”的关键沙场。
此外,东方日升在外洋储能市场的成绩也颇有看点。
2018年3月,东方日升收购双一力(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始参与外洋储能项目,并于2021年拿到了美国大储的UL认证。
双一力是面向美国大型地面电站做储能的企业,其独立开拓SM43K0FM2液冷电池模组和高压直流储能电池簇SR43K0FM2n系列产品,通过了电池测试标准-UL9540A,是中国首家同时通过中美两国干系测试的储能系统集成商。
UL认证是美国最具威信的非官方机构,专注于安全试验和鉴定。通过UL认证代表产品须经由严苛的测试,符合UL制订的安全标准。虽然UL是志愿性认证,但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带有UL认证标志的产品在消费者和客户中享有广泛认可。
借助HJT技能和储能业务上风,“千年二线”东方日升仍可称得上是目前具有构造性发展机会的光伏企业,正是由于押注回避了当时的热门赛道,规模适中、转向随意马虎、又面向美国这一高毛就手场等成分。
即便经历多次起落反复,只要捉住某一个关键发展契机,总能回到沙场,二线野百合也能等来又一次春天。
本文源自阿尔法工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