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近义词】不学而能
篇一:生而知之造句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
3.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6.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9.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王肃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1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有问题要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5.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6.任何人都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
1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18.人非生而知之。世上没有知足的女人。
19.“生而知之”就是说,我们身上的美德和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只需要经过启发和打磨,就可以显现出来。
20.人非生而知之,没有人天生是行家.
21.孔子认为获得知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三种学习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
22.人非生而知之者。解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明白道理和学业的。
23."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这种曾经深藏于清宫的佳器百年前流传东瀛,却成为了茶道"器物精神"的一抹亮色流传至今。
24.生而知之,干霄凌云,得天独厚,旷世奇才!
以上就是生而知之造句-生而知之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更多造句大全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