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一种自己可以确信的看法。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信念存在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抗战的目的是为了不受欺辱。以国共合作为例,国共两党在联手抗日之前的十年内战中数次兵戎相见,在抗日期间也出现了皖南事变等严重威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许多事件。但国共两党仍能在一致抗战大局上协调,以大局为重,保持了求同存异的态度,没有出现影响抗日大局的严重分裂。其最基本特点是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军队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对日作战。这两个战场既是统一的,又是相对独立和相互配合的,两者缺一不可。毛泽东说:中国抗战必须采取正规战和游击战两种形式。在战术上,无论是当时国民党组织的正面大兵团作战,还是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游击战,虽然它们在指挥调度上都是独立的,但二者的战略价值却是同等的。这两个战场在战略上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关系,一直贯穿于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不难发现,这两个政党在当时的制度与形式上都还存在这极大的矛盾,仅仅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流中国的血,就能并肩作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有一种相同的强烈的信念--保卫祖国,抵御外敌。这一悠久的信念已经不断的深化,并由此不断衍生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抗日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井冈山精神等。这一信念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大气磅礴、永不沉沦的不断的根、不灭的魂!我们凭借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来抵抗日本残忍的侵略;我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世界证明了华夏民族依然屹立于东方;我们在将来更需要借助这种民族信念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统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多时间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际上的绥靖政策下没有足够外援的情况下,几乎是孤军奋战,顽强抵抗,使日本法西斯深深陷入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作为发动侵华战争的日军来说他们的欲望在《田中奏折》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不仅相信自己的推测准确无误,而且要为这一侵略野心在七大洲宣传,在五大洲拓展。并由此决心铲除妨碍其传播的一切东西。日本经朝鲜进满洲和华北,从华中、华南和南海入侵,将其作战基地建在台湾的向北推进政策和向南推进政策,一步一步向着实现侵吞世界的梦想。但是,他们的贪婪之源在是出自于一种接近于疯狂的武士道精神。这一似乎是信念而事实上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驱使大和民族向世界扩张。虽然有血有肉的日本人也是人类的一分子,也许和爱好和平的人一样以国家为荣,为国家而战斗,但是他们每个人都以绝对的服从法西斯为最高荣誉以成败替代人性的善与恶。自大地认为不可战胜的不仅向中国发动了战争还向世界发动了战争。所谓的不可战胜仅仅代表日军所谓狂热的殉身信仰。昔日的日本帝国下达每一道命令都是这样说的:你们的责任重于山,你们的生命轻于鸿毛。对于这一疯狂的信念十分的不解,日本民族的可怕之处,加上当时某些政客们凭空生产的,或是添油加醋过分夸张的渲染下,确曾吓倒过一批中国人。例如发生在中国第十九路军的一件事--苦力出身的蔡廷锴将军率一帮粗人,掘地进入北站的上海工业区里,并将日本海军陆战队歼灭于黄浦江。在与陆军对抗的时候出现了日本的人弹传奇。于是日军便极大鼓吹,以恐嚇善良的中国人。有一位西方记者,在他的《信不信由你》的报告文学中这样写道:人弹!闸北的三位英雄!三位日本士兵在上海之战时,从容地往自己身上捆绑炸药,并带上一枚巨型炸弹闯进中国士兵的壕沟——在带刺的铁丝网上炸开缺口--并平静地将自己炸死。殊不知,经过调查却发现该三人用的爆破筒里装的是定时炸弹,他们原定将炸弹放置在指定位置后逃离,大约有两分钟左右,而且以往也有此类志愿者,但是从未失算过,也都活着归来。这一次仅仅是为了救一位中弹的同伙而忘记了所定时间,所以发生了一次意外罢了,所谓的为大和魂献身,也只是为日军吹嘘。另外,一支军队是否出色,不是以军人的盲从程度来衡量的,应当以最小的牺牲来换取最大的成功来确定的,日军无视生命的意义,就同当今日本人只讲成败,不讲人性同出一辙。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日本法西斯帝国在一开始的正面战场上虽然屡屡得手,因优秀的武器和视生命轻如鸿毛的士兵,可以获得一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胜利,但却在中国军民的正面战和游击战结合下,开始从重大损失以致最后惨败是有其必然性的,是他们的所谓信念——大和魂,引导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信念的力量_以信念为中心的作文3000字 知识百科

  漫漫六十年,信念也有了新的变化。我们的国人不再需要多少中华优秀儿女毁家纾难,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全民族抗战,以数千万人的牺牲,换来全民族解放。但我们依然需要凭借着不怕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持真理的信念去发展、去改革,而不是日日夜夜只喊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空口号。直言不讳地说日本人的所谓信念也有所改变,改变了原来信念中的那一种疯狂模式,掺入更多实利主义,这就是今天日本人的所谓以成败论胜负。然而日本人人性的漠视,致使日本人对战败的结局并不甘心。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日本人不以为然地觉得,被称为战败国仅仅是因为尊重天皇的诏书停战而已,更不愿意承认败给中国人,失败给侵略的恶行,至今觉得大和民族在天皇号召下不可战胜。因此从靖国神社的兴旺,足以证明日本人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因战败而收敛。至今认为如果美国不扔原子弹,苏联不出兵东北,光是和中国人打,还不知谁输谁赢呢。所以他们的贪婪信念也成了与中国邦交正常化的障碍。也是当今全世界华人以及爱好和平的人们,始终不肯放弃反日立场的根本原因。

  在这抗战胜利六十年的纪念之际,我们不仅应当看到胜利的旌旗下那些以身殉国日,血沃中华的烈士们,更应该认识到中日这两个隔海相望本该是一衣带水的好相邻,却因对待二战的立场不同,而长期影响两国的感情。由于日本为所谓的为天皇而战战犯们入牌位于靖国神社,供子孙参拜,当然历代天皇更是每年参拜,这不仅是视战犯为神,也是不想忘记日本人的侵略贪欲。从日本的教材和领导人的公开表示,总是那样的不承认自己的侵略罪行,尽管这是日本人在大和魂驱使下的信念所起的作用。但是,正是日本人这种不理智的欲望,也使得中国人念念不忘九.一八、南京大屠杀,七一三部队等等侵略恶行,也正因如此,不仅让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了一个共同信念,更使全世界流淌着华夏鲜血的人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只有团结、自强的民族才不会被凌辱。

  爱好和平是人类的本性,相信日本民族也会为和平环境作出不懈努力。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期望最终成为真正的一衣带水的相邻。我相信尽管信念驱动人行为的源泉,也相信信念有正义和邪恶之分,更相信正义的善良的信念会溶化邪恶!

  以上就是信念的力量_以信念为中心的作文3000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