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朱海燕,原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央正局级副主任。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中心宣扬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心直接节制和联系的高等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揭橥作品2000多万字,出版各种作品40余部。享受国务院津贴报酬,中国作协会员。
五道梁上(组诗)
作者||朱海燕
“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
一幅胆怯的图像,挂在旅人的心上
是对五道梁生存环境的定义
是从词语里爬出的残酷景象
这里生活着一群军人
三年,吞掉十万粒去痛片
脑袋时候成为,疼与去疼争夺的阵地
在这里,头发掉尽,成为秃子
头像灯泡一样闪亮
修路人,上了五道梁
指挥长说:到这里,我不哭爹
老人刚去世,眼泪已经哭光
把喊娘的声音,变成修路的力量
高大的灵魂,与五道梁展开一场搏斗
三个月,体重掉了三十斤
痛楚堆砌的不是泪水,而是刚强
一个叫高霜的人,说得形象
五道梁修路,是生命的燃烧
更是燃烧生命
精神与激情,从高反的剿杀中突围
只有撒尿,才知道自己是个男人
只是少了男人扬鞭催马的雄壮
一群年轻人写情诗,写得灵魂荡漾
畅达的言辞,高原反应都笑破肚皮
诗语中的爱,虚无的罗曼史,改变痛楚的方向
一条天路,从梁上飞过
五道梁,哭爹喊娘的感情褪色了
亘古以来,生出几片带笑的温馨
老职工的爱心
他站在可可西里的冷风里
眺望东方云层覆盖的昆仑
盼着几时几分该当回来的职工
路上是否安全,碰着了雪,还是碰着了风
五年,他站在那儿,像是站在村落口
等待儿子远行归来的父亲
心里抽出来的那根线
时候牵着阔别家乡的年轻人
上高原,年轻、身强力壮是唯一的成本
逢山凿路的日子,早已收割了青春
他把五十岁的年事安顿在可可西里
拼的是,死活日子里铸成的大爱之心
他眼睛的温暖,暖透职工几千里外的乡愁
老娘多大,孩子几岁,包括爱人每月的收入
都在心里的账本上。去格尔木费钱的事
他一遍一遍反复打发
高原多残酷,他的爱就有多深
他的心儿,从来不上锁
放射着金子一样平常的那缕阳光,像瓜藤,一寸寸
爬过所有的身体,摸透所有的脾气
职工入梦后,他查看流动厕所
与宿舍是否门对着门,优柔的心,把冷风锁去世
妖怪藏在厕所里,这是科学家的警告
五年,厕所牢牢系着他的灵魂
不求自己有多大的聪慧和力量
只求让每个年轻人
在他温热的胸膛里取取暖和
让他们,纵情撒娇,像进了家门
想家时,看到他,有回到亲人身边的温馨
舆图前
你被逼下青藏,青藏的舆图进了你家
20多年,
把寂寞制成思念之光
五米或十米,闭着眼走向舆图
喊句格尔木,格尔木就在指头下跳跃
喊声昆仑山,手指就摁在昆仑山的头上
青藏的山水,仿佛变成你的家人
照亮岁月寂寞、忧郁的心境
有人想把天光遮闭
不让看到高原你所创建的辉煌
内心的东西在家里归天
思念,浩浩荡荡地进军青藏
打破所有匪夷所思的阻挡
闭着眼,手指都长出会飞的翅膀
做了格尔木和天路的父亲
天路上的统统,是你血液里
涌动的暗流与胎记
舆图没瞎,你呼唤哪里,它就给你捧出哪里
尘封的历史,发酵成心中的根系
人生暗夜,穿越高原的那条路,牢牢随着父亲
在可可西里听歌
可可西里,悬于高空、神奇诡异
周围积雪覆盖着群山,飓风横扫着草原
险恶莫测的景象,把人拿捏得薄弱微小
修路的人来了,找不到一条滋润津润肠胃的河
吃水,要到200多里外的纳赤台去拉
寒冷像红眼的兔子,咬坏水车
为了省水,他们不洗头,不沐浴,不洗衣服
当然,不是一律。一个月许洗一次头
洗头时,每次掉下一把头发,大家成为半秃
日子里,一层一层脱皮,一斤一斤掉肉
心大、脾大、肺大、胃小、身体轻、手脚软
半年,均匀体重减轻三十多斤
亲切、温暖、和甜美被夺走
每一刻,都在实验他们的人生
我在十二局工地索寻
见到最早到可可西里的铁人
送我时,广播室播放祖海唱的那首《为了谁》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成,为了春回大雁归……”
想写诗送给他们
可我的诗缺少精神的光辉
我只好把歌词抄录这里
赛过诗,贵过为他们的悲壮流出的泪水
编辑:乐在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