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杰文津
“他最为辉煌的一页,是他和战友在得到庐山会议‘剿共操持’这一主要情报后,为了及时送到中心苏区,他敲掉门牙,扮成托钵人,穿越重重封锁线,昼夜兼程,把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主要情报及时送到瑞金,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其时,正处在红军实施计策大转移的前夜。……”
这是习仲勋同道1996年为纪念项与年同道的文集《山路漫漫》所作媒介中的一段,简练生动的笔墨把人们的思绪一下拉回到那段触目惊心、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
项与年,原名项廷椿,后化名梁明德,1896年生于福建省连城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受中共外洋党组织委派,前往荷属东印度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三马林达,在华侨中开展工人运动,成为当地华侨华工的群众领袖之一。1927年秋,年方31岁的项与年被荷兰殖民主义者驱逐返国后,经组织安排调入中心特科事情。他在白色胆怯弥漫全国的险恶环境中,穿梭于上海、南京、南昌、喷鼻香港、天津、西安、北平之间,长期从事地下斗争。
1934年10月初,蒋介石在江西庐山牯岭召开军事会议,支配国民党进攻中心苏区的“铁桶围剿”操持,梦想通过加大第五次“围剿”的力度来终极消灭中心苏区。情形表明,中心苏区和红军已面临巨大危险。然而,当时中共中心的“左”倾领导却分开实际,命令红军处处设防,企图以阵地防御结合“短匆匆突击”应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庐山牯岭军事会议刚结束,国民党江西赣北第四区(德安)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冒着泄密杀头的危险,立即赶回德安向项与年等地下党员通报情形,并将一整套绝密操持交给他们。情形十万遑急,项与年立即赶赴南昌,通过秘密电台向中心苏区紧急通报“铁桶围剿”操持的要点。同时,项与年考虑到红军非常须要敌军的详细支配,必须立时将整套操持密写后秘密送往中心苏区,他毅然承担了这一重任。
之后,项与年扮成教书师长西席怀揣着密写字典出发了。为避开国民党军队的关卡,项与年白天安歇,晚上利用夜幕掩护,避开大路穿山越岭,秘密前行。在逐步靠近中心苏区后,项与年创造敌情远比预想的严重。险些每个村落庄都修有堡垒,各山头路口均有岗哨,切实其实是插翅难飞。如何闯关过卡,成了大难题。经反复思虑,他决定改扮成叫花子,走大路通过仇敌的封锁线。叫花子要有叫花子的样子,他思虑少焉,将心一横,抓起一块石头持续敲下自己的四颗门牙。顿时,他的嘴里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当他走下山时,已是神色苍白,嘴腮肿胀,面部变形,加上蓬葆垢面,衣衫褴褛,俨然成了一个乞讨的叫花子。他强忍疼痛将四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腌臜的袋子里,上面放着乞讨来的发馊食品,深一脚浅一脚下山前行。沿途敌军哨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
一起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项与年终于混过了仇敌层层哨卡,到达江西瑞金沙洲坝的中共中心驻地。当周恩来接过项与年的绝密情报时,险些认不出头具名前的叫花子便是相称熟习的熟手在行下项与年,冲动之情无以言表。周恩来在听完项与年申报请示后,立时命令红军作战情报部门将四本密写字典复原成笔墨图表,负责进行剖析研究后立即向中共中心、中革军委申报请示。
党中心几天前已收到了简要密电,如今又见到了项与年冒死送来的全套资料,决策依据更为充分。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心、中革军委机关从瑞金、于都出发,踏上了计策转移的漫漫长征路。这一天,离蒋介石庐山牯岭军事会议结束还不到10天,“铁桶围剿”操持尚未支配完毕,中心红军即提前开始计策大转移,果断突围,撤离中心苏区,开始了全球有名的万里长征。项与年这位我党暗藏战线上大智大勇的英雄,为中心红军提前突围、胜利转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