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在井冈山的西北面,海拔1300多米。由于黄洋界经常弥漫着浓雾,白茫茫的一片,像海一样,所以又叫汪洋界。到了黄洋界以后,我们检票进了景区,雨依然在下着,尽管是大夏天,在这个井冈山海拔最高的地方,我却感觉到一丝寒意,于是现场买了一件大红雨衣,用来挡雨兼御寒。
我们一行人沿着台阶,在导游的带领下,风雨无阻,向着黄洋界的山顶进军。走到半山腰,我们看见了一座迫击炮。我们在迫击炮前拍照留影,同时听导游给我们讲述那一场发生在八十多年的激烈战斗。当时我军抬上来唯一的一座迫击炮和三枚炮弹,但是由于空气潮湿,前两炮都变成了哑巴,大家的心全部提到了嗓子眼。只剩下最后一枚大炮,在大家的忐忑不安的时候,轰,第三发大炮打响了,而且打中了敌人的指挥部和弹药库。当时的妇女儿童也都参与了这一场保卫战,为了迷惑敌人,他们把鞭炮放在桶里点燃了,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让敌人误会我军主力回来了。敌人草木皆兵,无心恋战,慌忙撤退。有谁知道,当时的红军其实只有一个营不到的兵力而已。
继续往前走,我们便看到了两座面对面的纪念碑,一座竖碑,一座横碑。竖碑正面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面写着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是一句古话,为何会出现在黄洋界的纪念碑上面呢?原来当时林彪和许多红军都对革命前途报有悲观的态度,因此毛主席便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题目就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明虽然现在红军的力量还比较弱,但是以后一定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对面的横碑上写着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反面写着黄洋界三个大字。《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是毛主席在听闻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之时即兴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用于歌颂井冈山战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
最后,我们参观了黄洋界的营房。在营房里面,我们看到毛主席在1965年重返井冈山时写下另外一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其中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再次表明了黄洋界的地势险要,而最后的一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则让我们感到毛主席不畏艰难,坚持革命的英雄气概。虽然现在是和平时期,95军团已经没有打仗的机会,但是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因此毛主席的这种不怕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