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豪宅是什么样的?一线江景房还是豪华大平层?
与3500年前的盘龙城“豪宅”比较,这都不算啥………
3500年前盘龙城贵族的“豪宅”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有3500年历史。
来到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大道特一号),在宫城区的东北角就能看到复原展示的宫殿基址。乍一看以为彷佛有点平平无奇,只有断壁残垣,面积彷佛也不是特殊大。但是这“平平无奇”建筑的“前生”却是3500年前盘龙城贵族“豪宅”。
宫殿为何建在宫城区的东北部
古代很多宫殿建在中轴线上。奇怪的是,盘龙城遗址宫殿的位置,却在全体宫城区的东北部。
你猜猜,这是为何呢?据推测,缘故原由可能有三:
①中轴线的观点在古城涌现较晚,一样平常认为夏、商、周三代期间还没有。
②选择东北角营建宫殿,由于这里是全城阵势最高处,可以掌控全城还便于宫殿区排水。
③选择东北方则是由于崇奉问题。商代人是比较崇敬东北方位的,比如很多商代墓葬都是东北朝向。
“前朝后寝”的鼻祖
事情安歇两不误
考古人员在盘龙城宫殿区发掘了两座宫殿:
北面的是1974年发掘的一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其四周是44根大檐柱环绕的回廊,中为并列四室的大型宫殿建筑。宫殿通过泥墙相隔分为4个房间,每个房间各开有一前门,中间两室各开有一后门,八扇窗户,这大概率便是高等贵族居家安歇的“后寝”。也便是说北面宫殿是作为“休憩区”的存在。
南面是1976年发掘的二号宫殿建筑基址。二号宫殿基址是一座空间较大的厅堂,用于盘龙城统治者上朝议政,也便是“办公室”,这南面宫殿便是当时的“事情区”。
这两座宫殿呈南北轴线排列,前朝后寝,布局合理,构造规整。因此目前学术界认为,这很可能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定制“前朝后寝”布局的“鼻祖”。
3500年前就安了下水管道?
吹爆了的古代豪宅,到底豪在哪?那可不得不说弗成思议,由于当时的建筑工艺居然都能如此前辈了。宫殿墙体采取“木骨泥墙”法,也便是先挖基槽,立木柱,然后以竹片固定木柱,再于木柱间砌筑泥墙。
据考证,盘龙城宫殿屋顶为“四阿重屋”构造。“四阿”是指屋顶有四面坡。“重屋”是指有两重房檐。猜猜看,这“四阿重屋”的构造,有什么用意呢?
A、屋顶四面坡,方便雨水从四面流下。
B、这样既有利于透风和日照,又可有效保护夯土台基、檐柱和土墙。
C、此种构造房屋外不雅观重叠巍峨,崇高持重,从而彰显主人崇高至尊的身份地位。
点击 处查看答案
答案:ABC
在屋檐下方,铺设有散水,在墙体旁还设有11节陶质排水管道。很难想象,3500年前古人建屋子对建筑排水就已经这么有履历了。
部分陶质排水管道复原展示
纵然现在
我们只能看到一些断壁残垣
但从这些线索中
依旧能感想熏染到盘龙城
古代豪宅散发的魅力
想去 “豪宅”走走?
那就快去预约
参不雅观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吧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由遗址博物馆、遗址核心区两部分组成。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创造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也是迄今我国创造的同期间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
它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有名中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2021年列入“十四五”期间国家大遗址名单。
转自:武汉音乐广播
出品:武汉广播电视台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