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岩熟习体育题材,2006年,应北京奥组委约请,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孙晶岩全程跟踪采访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五环旗下的中国》。十年后,她与奥运会再续前缘,存心血凝集成了这本《中国冬奥》。5年韶光里,她采访了200余位与冬奥会干系的各界人士,详细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预备的进程,向天下先容中国。
作为一名善于描写重大题材的精良报告文学作家,孙晶岩出版了《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中国金融黑洞》《中国新屯子启迪录》《冲出亚洲的坎坷》等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
我和双奥
文/孙晶岩
为什么要写?我写奥运不是就体育写体育。
2008年的奥运给我的觉得是打开了中国和天下之间的大门。我有机会和外国一起参加了二百多场新闻发布会。你们知道2008年外国问什么吗?你们中国一年吃几次肉?我说您是不是还要问我们有没有电灯。我在首钢采访,当时一个美国问我,首钢为了奥运会迁居,你不以为你喝的这个茶水里有钢铁的味道吗?面对这些错综繁芜的问题,我不能跟他吵架,我只能用很委婉的形式,末了用智谋。
2008年奥运一个最大的意义,不是我们夺了51枚金牌,而是我们洞开大门让天下重新认识中国,这是我的一个切实的感想熏染。
这次写冬奥会,我最关注的是京张地区联手办冬奥,对京津冀一体化的促进,对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促进。我到冰雪运动强省黑龙江也不是就写年夜大好人好事,我在想冰雪运动赠送给黑龙江的不仅有美景,还有多样的运动资源,漫长的冬天和各处的冰雪不再是让人敬而远之的肃杀,而是涌动着巨大的激情亲切。这便是经济带来的好处。
你要给读者一瓢水,作为作家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写这本书,我跑了天下八个国家,采访了两代萨马兰奇,老萨马兰奇和小萨马兰奇。而且我还采访了西班牙前首相帕萨特罗。上至国际奥委会高官,下至最普通的农人,我都去采访了,真的有大量的东西要写。
2008年奥运,中国作家协会有一个中国作家网,请我开一个栏目叫“晶岩每天说奥运”。我当时想奥运会要开16天,每天说,哪有那么多话说?他们说栏目都开办了,你就弄吧。我一想完成任务吧,就先写了三篇评论给了中国作家网主编。我的意思是悠着点,一天上一篇,结果没想到他们一天就把这三篇都弄上去了,这就给我逼急了。没有想到的是,那16天,我每天根据发生的奥运情形写,写了50多篇。当你脑筋一贯转,一定是很快进入了,以是我老以为报告文学作家要具有鹰的眼睛、狗的鼻子、马的腿脚,你一贯在这个过程中对什么都是愉快的。
对中国队在这次冬奥会中的成绩,我真是有绝对的信心。由于熟习场馆太主要了。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雪车雪橇赛道是中国第一次建造。每个雪车雪橇赛道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有360度的回旋弯,再往下还有,只有中国运动员一贯在演习。由于这个场馆不是全封闭的,不可能夏天都是冰。我们做一个冰屋,这个冰屋在延庆,运动员就在那里练习。雪车雪橇运动员滑倒了,缝了好多针,包扎好了还连续演习。我们科技水平提上来了,平昌冬奥会之前,高亭宇的演习成绩是天下第七名,但是我们从科技上用一些新的手段帮助他,平昌冬奥会他就拿了第3名,为什么从第7名迅速提到第3名?很主要的一点是科学的演习方法,这是我们体育出成绩的担保。
以前我们出发点低。叶乔波当年上场比赛的时候,第二天就要比赛了,下午四点钟冰刀鞋断了,急得不知道怎么办。买一个吧?弗成,运动员用新的冰刀鞋肯定不熟习,绝对不要。后来说赶紧找修理厂去修。体育总局的人领着她到汽修厂,跟韩国修汽车的师傅说您帮我们看一看,韩国修车的人我只会修汽车,不会修冰刀鞋。叶乔波说你给我拿焊板来,自己焊接。以是她凭着对冰刀的感悟、对冰的感悟自己焊接,穿着旧的冰刀鞋上场得到了奖牌,接着她又去比赛。这便是我们出发点很低。但是现在这些年我们装备上去了,科技、生态、环保、可持续、低碳的担保都是这次的重点,我真是非常期待,我们的运动员会出彩。
(楚天都邑报纵目新闻根据孙晶岩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
声音
CCYV体育孙正平:孙晶岩老师是一个心系民众、心系党和国家、有任务感和义务感的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在世界上也好,在中国也好,能够把冬奥和夏奥完全写的,可能只有孙老师一个人,该当也是体育盛世里面“熊猫级”的作家。
公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书里面的故事,我真是无数次的冲动,从培植者到运动员到设计师。尤其让我冲动的是里面的英如镝——中国冰球队的队长。他辛辛劳苦打了十几年球,他的父母英达和梁欢为他付出特殊多,他的妈妈完备放弃海内的热闹,专心陪孩子打球。有一次,跟加拿大队的比赛中,英如镝的颧骨分裂,满脸是血。英达见到他第一句话并没有问疼还是不疼,而是问他你还能不能去比赛,能不能坚持。他的妈妈也是这样,并没有嘘寒问暖,她并没有让孩子养尊处优。以是这一点也是给我们一个启示,那些精良的人之以是精良,除了天生精良,还要倍加努力。
花样滑冰天下冠军张昊:我从4岁学滑冰一贯到现在,以是从事花样滑冰33年。孙老师的这本《中国冬奥》也代表我们的心声,这里面有叶乔波、刘秋宏等等。我是花样滑冰运动员,我想把竞技体育加上艺术,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以是我也代表冬季项目运动员感谢孙晶岩老师。
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与国家拍浮中央冰壶赛场(冰立方)设计总卖力人郑方:孙晶岩老师的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的精神是自傲,是从容不迫。我们培植的冬奥馆,首先是运动员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们的科技、绿色、不雅观念的舞台。这本书里也有科技创新,也有中国人对待自然的不雅观念,比如像我卖力设计速率滑冰的赛场,这里有最前辈的制冰技能和我们设计建造的技能,以是这些场馆可以说是天下领先的场馆和举动步伐。同时这里也渗透我们对自然界、对冰的认识。比如冰,传统上有冰花图案,我们把冰丝带上印刷了冰花儿图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运用市场下载“纵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供应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