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患者“肝胆相照”的“小年夜夫”吴金术
他潜心研究、占领肝胆疑难病症,为降落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首创“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破解“肝内手术肝外做”的症结,使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低落至7%;
他带领团队发明“牛角式灌洗器”等8项国家专利,找出14条入肝手术路子,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肝胆疾病治疗之路;
73岁时,为了给一名胆道损伤严重患者手术,他在手术台边连续事情24小时47分钟,患者重获新生,他的双腿出血点连成一片,至今未愈。
如今,83岁的他仍战斗在无影灯下,最多时一天做4台手术,虽然辛劳,却甘之如饴……
他是湖南省公民医院肝胆外科专家吴金术。60年从年夜夫涯,他做了4万多台手术,个中很多是高难度手术,治愈了恒河沙数的患者,留下了5347篇医疗条记。在很多患者眼中,吴金术是与其“肝胆相照”的人,值得一辈子相信。
肝胆相照:5347篇医疗条记背后的死活相依
很多年夜夫和患者都知道,吴金术家中有“宝藏”。那是他半个多世游记医的医疗条记,是他从年夜夫涯的病例剖析和履历总结。这些条记霸占了吴金术书房的大半空间,对他而言,它们比金银财宝改名贵。
“5347,这是最新的一篇条记编号,记录着前天手术时患者谭某某的手术情形。他胆管狭窄,不到8毫米,一贯等待动手术机遇。”提及收治的患者,吴金术可以准确地报出范例案例患者的姓名、手术韶光、手术路径和术后状态。为了更好地进行总结,他会把每个经典案例记录下来,并手绘“肝胆手术图”。
吴金术在家中整理医疗条记。新华逐日电讯 帅才 摄
所有患者中,吴金术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南安乡县的一名患者。她曾经7次辗转就医,到吴金术接手时,已是命悬一线。
“胡某某,女,肝胆医院二病区29床患者,43岁,2013年5月20日入院,黄疸,伴呕血4年,辗转多地进行了7次手术……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医源性胆道损伤、门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收住入院……”翻开吴金术关于胡女士的医疗日记,整整4页纸。
这是吴金术记录最详细的一名患者。回顾起当时的情形,他说“这是最冒险的一次救治”。患者胡女士是一名屯子中年女性,当她被丈夫和当地医院院长送到省公民医院救治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胆道损伤,高烧,肝硬化,多年呕血让身体极其虚弱,生命危在夙夜迟早。
“跑了很多地方,都不敢接。也有年夜夫答应冒一次险,但是我经由一个晚上的思考又放弃了,我担心老婆去世在手术台……”面对胡女士丈夫的乞助,吴金术没有犹豫,直吸收下了胡女士。他知道,如果自己谢绝,这名患者将失落去末了一线活气。
吴金术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查,结合检讨结果,反复完善手术方案。
精良的外科年夜夫都有立体思维,他们脑海里能够构思出一个个精良的手术方案。吴金术习气把头脑里的方案画下来,并一次次进行完善。
手术当天,吴金术带领5名手术组主力成员,只用了半小时,就为患者进行了脾脏切除和脾肾分流。接下来是漫长的胆道探查、右半肝切除、肝内胆管取石,履行胆肠内引流术……这台手术用于缝合的普通丝线就用了40包,分外的无损伤小针丝线用了近50包,用止血钳夹血管这样的动作至少上万次。
这台手术进行了24小时47分钟,73岁的吴金术没有离开手术间半步。直得手术结束,他才下台安歇。
此时,他的手术服湿透了,双腿肿胀,眼睛严重充血。
手术成功,吴金术终于舒了一口气。他瘫坐在手术室,嚼着护士递过来的一块饼干,却“尝不出味道”,只以为又累又欣慰。
患者重获新生。胡女士的丈夫回顾漫长的求医路,泪水再也止不住,“吴年夜夫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由于这次手术站立韶光太久,吴金术双腿涌现多个出血点,连成一片,全体小腿呈深赤色,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吴金术却不以为然。
“您后悔吗?”问,吴金术淡淡一笑,“两个月前,患者还和我联系过,10年过去了,她活得好好的,这是最大的回报。”
像胡女士这样的案例,吴金术记录了5347个,个中大多数都是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很多经典案例和手术绘图被他编成了外科书,很多外科书中的图示都是他亲自绘制。
在同事眼中,吴金术敢于为病人冒险,也长于和病人及家属互换。他总是坦诚相告手术风险,却由于无私之心,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信赖。
除了繁重的医疗事情之外,吴金术每天坚持写作3000字医疗日记,已出版20部、共计1450多万字的专著。他还拍摄了5万多张手术照片,制作了1000多部手术影像资料。
吴金术把这些资料毫无保留传授给同行和子弟,“我是年夜夫,也是老师。要做好老师,就必须先做好一名年夜夫”。
妙手仁心一甲子:左手临床,右手发明
“六十年践行一件事,便是做个好年夜夫。”吴金术说。
韶光拨回60年前,1963年6月,23岁的吴金术以精良成绩从湖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本可以选择留在长沙当年夜夫,但他和女朋友刘曼君(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在填写就业意向时,毅然选择去湘西州做年夜夫。
“在医学院时,我和同学们常常到湘西劳动,住在农人家里,给他们治流感,遍及康健知识。我看到那里很多人缺医少药,心里一贯记挂,以是决定去偏远地区历练。”吴金术说。
作为家中独子,吴金术告别母亲,带着大略的行囊,来到了湘西州公民医院,一扎根便是13年。在湘西期间,他兼顾传授教化与临床事情,凭着踏实的外科功底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湘西外科第一把刀”。
上世纪80年代,胆结石是多发病,却不能得到根治。看到很多基层胆结石病人反复就医,重复手术,还不能办理问题,吴金术十分心痛。“当时,海内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高达72%,病人最多手术次数多达19次。外科手术没办法进肝脏内部,结石取不干净,重复手术率高,病人痛楚。”
1976年,吴金术调到湖南省公民医院外科事情。另日间在临床做手术,晚上翻阅文献资料。为节制国外肝胆外科诊疗的最新动态,他查阅了30多万字的国外文献,翻译了3万字的英文资料。
他深知胆结石病人重复手术的症结在于“肝内手术肝外做”,如果把肝脏比作屋子,结石比作屋子里的“垃圾”,就像打扫屋子内的垃圾,待在门外总是没办法彻底打扫干净。
“我决定找到进屋子的方法。”1983年,吴金术成为医院肝胆小组的一员,决定寻衅手术禁区。虽然碰着了很多困难,他却从不服输。他带头做动物实验,骑自行车到乡下当“屠夫”,一蹲便是10多个小时,先后宰杀了32头猪,通过解剖猪肝,终于找到了入肝的8种路子。1983年5月,为了拿到一组主要数据,吴金术和同事整整守在猪栏边一个星期。
名震环球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就这样在猪栏边出身了。
“我们把猪肝内的肝管切开,解除它的狭窄情形,形成一个扩大的胆管腔。这个胆管腔像一个脸盆一样,方便结石掉下来、排出去,也防止结石反复产生发火。”吴金术见告。
这种技能公布后,质疑不断传来,但执着的吴金术没有退缩。1983年6月,他采取右肋缘下切口,成功为3次胆道手术失落败的患者叶小四施行了全国首例“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顺利闯过血管密布的肝门禁区。这一崭新的手术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肝外取石的手术办法,让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低落至17%。
上世纪90年代,“吴氏手术式”在全国各地被推广,并逐渐形成了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原则:打消胆石、解除狭窄、切除病肝、矫治畸形、通畅引流、保肝保胆。如今,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低落至7%。
在吴金术的带领下,1988年,湖南省公民医院成立肝胆外科。经由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湖南省公民医院肝胆外科已经发展为湖南省肝胆医院,拥有8个病区、500多张病床,年手术量1万台,成为环球最大的肝胆外科中央之一。
“吴老所做的科学研究都因此临床为中央,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宗旨。”湖南省公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向华见告,2019年,吴金术得到“中国胆道外科终生造诣奖”。迄今为止,他先后得到多囊胆道气囊导管、泵式腹腔引流管、牛角式胆道灌洗器等8项国家专利发明,以及胆道气囊导管在肝肠内引流术后运用、微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研究与运用等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他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多个项目,达到天下前辈水平。
“医”诺千金:做一个纯粹的年夜夫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顾当年走上医学之路,吴金术感慨万千:“学医是屈服母亲的意愿。我年少时患上消化道疾病,经由一个年夜夫的救治,才得到康健,母亲对年夜夫戴德不已,齐心专心想让我学医救人。”
为了让吴金术安心学医,并不富余的母亲勤俭节约,每月省下几块钱作为吴金术的生活费。她叮嘱吴金术“往后当一个好年夜夫,不可想着赚患者的钱”。
吴金术牢记母亲的嘱托,60年来一贯践行着对母亲的承诺——做一个纯粹的好年夜夫。
他的家间隔医院只有8分钟的间隔,为的是“病人有须要能尽快赶到医院”。
年过八旬的吴金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需服用降压药。由于长期永劫光站立手术,他的膝枢纽关头积水严重,站久了腿就疼得厉害。
“趁现在还跑得动,多到基层走走,为患者办理病痛。”吴金术这样说,也一贯这样做。
曾经为了救治宁乡一名患巨大卵巢瘤腹胀的患者唐女士,吴金术在高温景象跑了4次县医院,为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讨和病史咨询,他辅导宁乡县公民医院年夜夫,不到1个小时便成功切除了20公斤的肿瘤。
“很多疑难杂症患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须要年夜夫和患者及家属耐心沟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吴金术从来不推诿病人,他的手术病人中,大多数都是经历过多次手术的患者。在这些患者眼中,吴金术是“末了的救命稻草”,也是和蔼可亲的父老。
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时,唐女士拉着吴金术的手,要给他塞红包。吴金术笑着将红包塞回她手中,并叮嘱她拿这些钱买营养品吃。
秋日的午后,吴金术和告别,他又带着学生匆匆赶往手术室,等着他的还有3台手术。年轻年夜夫高泰龙说,几十年来,吴老的中餐险些都是在手术室吃。做完手术回来,办公室表面还排着长队,都是慕名而来的病人,他都会逐一接待。
吴金术常常谦逊地称自己为“小年夜夫”。由于他以为,当代医学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谦卑之心。
至于年夜夫的代价,吴金术说,人生漫漫,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总要做一些故意义的事情,对付他而言,能够探索肝胆外科的新技能,为患者解除痛楚便是最大的意义。
在很多同行的眼中,吴金术的人生轨迹很大略,险些定格在医院和家“两点一线”。他没有手机,但在手术室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不参加应酬,险些没有休闲活动,病人和学生却随时可以找到他。
从医60年,吴金术最大的爱好便是手术和记录手术,被患者须要是他最大的知足,“未来十年,希望能够连续在临床一线,救更多人”。
翻阅吴金术的一本本医疗日记,有一句留在扉页的话,让人印象深刻——“要把每一个外科手术当艺术珍品来对待”。题名人是吴金术。这是他对自己的哀求,也是对病人的承诺。
(帅才 范军威;参与采写:周瑾容)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