悛改中国成立以来,产生了很多部经典的战役题材影片,个中有许多随处颂扬的电影歌曲,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弘扬革命英雄主义,传染、教诲了几代人,并传唱至今,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谁不说俺家乡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发布“经典战役电影歌曲解读”系列文章,带你一起回顾那些年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曲目。
视频加载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故事片《芦笙恋歌》,导演于彦夫,编剧彭荆风、陈希平,汪杰、宋雪娟、李景波、李亚林等主演。
《芦笙恋歌》是根据云南军旅作家彭荆风的小说《当芦笙响起的时候》改编的,记述了澜沧地区拉祜族公民反抗国民党残部的斗争,个中交织着拉祜族青年那扎和俏丽姑娘娜娃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有一首非常动人的歌曲,歌名《婚誓》,也有人就叫它影片的名字《芦笙恋歌》,作词于彦夫、雷振邦。
《婚誓》歌词
阿哥阿妹的情意长
彷佛那流水昼夜响
流水也会有时尽
阿哥永久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
彷佛那芭蕉一条根
阿哥好比芭蕉叶
阿妹便是芭蕉心
燕子双双飞上天
我和阿哥打秋千
秋千荡到晴空里
彷佛燕子云里穿
弩弓没弦难射箭
阿妹好比弩上的弦
世上最甜的要数蜜
阿哥心比蜜还甜
鲜花开放蜜蜂来
鲜花蜜蜂分不开
蜜蜂生来就恋鲜花
鲜花为着蜜蜂开
《婚誓》是一首对唱情歌,用芭蕉的不同部位,以及蜜蜂与蜂蜜的关系,朴实无华地展现出一对相爱中恋人那种甜蜜、朴拙的感情。由于比喻都是取自于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也更能提高作品的传唱度。
电影《芦笙恋歌》剧照
《婚誓》的作曲者著名音乐家雷振邦,同样来自我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满族。雷振邦是新中国最有造诣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之一,从1955年到1980年,他为40多部影片谱写的电影歌曲多达一百余首。在我国银幕上出身了大量形象光鲜、幽美抒怀,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风格独特,随处颂扬,深受广大群众的喜好。雷振邦曾经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五朵金花》等谱曲,每部电影里的插曲都是经典的传世之作。
“雷振邦电影歌曲专辑”影碟第一首便是《婚誓》
《芦笙恋歌》作为一部以拉祜族少数民族为背景的电影,它的插曲《婚誓》在旋律上取源于拉祜族民歌。这首插曲,由极具云南特色的葫芦丝演绎伴奏,旋律轻灵幽美,婉转缠绵,加上电影中贯穿男女主角的爱情,一经播出,立即传唱大江南北,广受大家喜好,直至本日很多年轻人没有看过《芦笙恋歌》,但是一定听过插曲《婚誓》,乃至因此爱上葫芦丝这种乐器。
电影中《婚誓》一歌的原唱者在片中没有标注,于是就有各种预测,网上有人说电影原唱是张振富、耿莲凤。实在,这首歌曲的原唱是著名歌唱家吴颖、温明兰,都是长影乐团的。后来耿莲凤和张振富这对二重唱黄金差错也确实唱过这首歌,而且在1982年灌制了唱片,成为了经典版本,但毕竟不是电影原唱。
吴颖,19岁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从1956年到1966年10年间,他共为《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刘三姐》《我们村落里的年轻人》等20多部影片配唱了电影歌曲,他是五六十年代为国产影片配唱最多的歌唱艺术家。
温明兰,1933年生于山东省黄县,曾在中心音乐学院学习过二年,1948年她15岁时进入东影担当二胡乐队队员,1950年在东影音乐科担当合唱队队长兼独唱演员。1988年任长影乐团独唱队员兼声乐副教授。她曾为影片《白衣战士》《神秘的侣伴》《芦笙恋歌》《鸿雁》《葡萄熟了的时候》《内蒙公民胜利》《丰收》《我们村落里的年青人》《来日诰日回答你》等100多部影片担当独唱和领唱。从事电影音乐工作的四十余年来,她利用美声唱法的技巧,结合中国民族风格,形本钱身的蕴藉、细腻、委婉、亲切、朴实、深奥深厚的演唱风格。
女高音歌唱家温明兰
《婚誓》是新中国一首精良的爱情歌曲。那幽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蕴藉的歌词,听来令人如醉如痴。半个多世纪了,歌曲《婚誓》久唱不衰,鼓励着青年们神往幸福生活、追求纯洁爱情……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作者:徐平
编辑: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