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东北民间称之为过大年,是我国汉满等多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民俗节日。
流传至今的吉林民间的大年习俗民谣,生动而详细地记载了过大年的各种繁多的事变,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祈盼。
而个中又以盼年、拜年、包饺子、秧歌帽等民谣最为丰富和精彩。

  每当尾月伊始,家家户户就进入盼年、忙年的时候,虽然存在着“百里不同俗”的差异,但我们都可以从民谣中想见那劳碌的身影和欢悦的心情。

吉林盛行的过大年夜年平易近谣 休闲娱乐

  流传于梅河口一带的“盼年”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便是年。
二十三,糖果粘。
二十四,扫屋子。
二十五,推黏谷。
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坐一宿。
月朔早上满街走。

  流传于双辽一带的“盼年”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便是年。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倒贴‘有’。
三十下晚坐半宿。
月朔叩头,一叩叩个奔篓头。

  流传于德惠一带的“盼年”谣:“黑天盼,白天盼,一盼盼到二十三。
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砍猪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搬酒篓。
三十晚上坐一宿。
又放鞭,又放炮,今年过年好热闹。

  流传于桦甸一带的“盼年”谣,则另辟路子,描述了世间万物盼年迎春的喜悦生理,别有一番情趣。
“老头盼年,烧酒两坛。
老太太盼年,饭菜解馋。
小媳妇盼年,穿花衣衫。
小学生盼年,回家好玩。
小姑娘盼年,绒线两团。
小孩盼年,鞭炮一联。
小巴狗盼年,骨肉双全。
小花猫盼年,鲜鱼几盘。
小马盼年,料美得闲。
小鸟盼年,复活日繁。
小虫盼年,又到春天。

  过大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拜年。
不但亲朋邻里要拜年,尤其是小辈要给老辈拜年。
拜年时,小辈要给老辈磕头,老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陪衬出尊老爱小,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

  流传于伊通一带的拜年谣:“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挨家走,拜个年,磕个头,祝福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全都活到九十九”。

  拜年谣中最出名的要数流传于吉林各地的“小拜年”:“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家家团圆会呀,少的给老的拜年,也不论男和女,都把那新衣服穿。
磕响头,给压岁钱,祖上的规矩辈辈传。
如今时兴文明礼,鞠躬问安就算完。
移风易俗便是好,我妈偏说太大略,不如那从前。
新姑爷来拜年,丈母娘心喜好。
小姨子打来洗脸水,小舅子点颗人参烟。
老丈人盘脚炕上坐,吧嗒吧嗒抽旱烟;提着礼物挎着篮,小两口回门带拜年,闺女样子容貌长得俊,半子容貌不一般。
过上一年并二载,生的孩子多好看,谁见谁奇异。

  “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这句俚语道出了过大年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谐音“交子”,取其岁更交子,辞旧迎新之意,饺子状似元宝,月朔晨夕吃饺子取其“揣元宝”,发财,富有之意。
饺子又是祭祖、祭天地爷等的必备供品,初二要煮饺子送祖宗归去,亦名曰送神饺子。
田舍每近年终,家家户户都要包很多饺子,然后冻起来,留备过年食用。
因此民间流传有许多包饺子的民谣。

  流传于九台一带的包饺子谣:“包饺子,两头尖,下了锅,乱转转,铜勺舀,泥盆端,端到院外敬老天。
老天吃了心欢畅,一年四季保安然。

  流传于榆树一带的包饺子谣: 二十八九到了三十儿,家家户户包饺子,小伙儿和面擀剂子儿。
得儿啦嘛呀儿哟,小媳妇她去切肉拌馅子儿;

  切上猪肉牛肉丝儿,加上一把虾米仁,配上白菜搁细粉儿,得儿啦嘛呀儿哟,再把喷鼻香油滴上几滴儿;

  小伙儿擀剂子儿,小媳妇包饺子,饺子包上一笼屉,新春佳节富贵有余儿,得儿啦嘛呀一哟,各样的东西都预备齐……

  秧歌是吉林城乡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火爆、热烈的演出形式。
特殊是在屯子过大年时,民间的秧歌队都要走村落串屯为父老乡亲拜年。
秧歌帽是秧歌队进院拜年时演唱的歌词,全是祝贺词,喜兴嗑儿。
秧歌帽题材广泛,不受内容限定,有固定唱词也有即兴抓词,其曲调幽美动听,内容极为丰富,颇受群众喜好。

  流传于吉林市一带的秧歌帽:“锣鼓敲得响入云,秧歌拜年进大门。
扭完浪罢就开唱,唱段秧歌贺新春;一进大门举头不雅观,瞥见你家灯笼杆,灯笼杆好比摇钱树,树下就把金马驹栓;进了院子二目不雅观,不雅观见一副对联贴两边。
上一联写的‘天官赐福’,下一联写的‘喜报三元’;四合院子气腾腾,你老这院子赛如京城。
上屋好比金銮殿,下屋好比卧虎厅;唱一番又一番,接接连连唱半天,有心接着往下唱,还有几家没去拜年。

  流传于蛟河、敦化一带的秧歌帽:“一进那个大门乐陶陶,楼台瓦殿好高房。
走进那个门楼影壁墙,影壁墙后边养鱼缸。
养鱼那个缸里龙来戏水,金鱼那个银鱼里边藏。
木槽那个拴着青龙马,盘龙柱上又栓牛和羊。
看家那个巴儿狗赛似猛虎,啼鸣那个金鸡赛如凤凰。
前面修的那个阁老府,后边修的那个子孙堂。
阁老那个府里生贵子,子孙堂里降高喷鼻香。
左边那个修的金银库,右边那个修的万年仓。
金银那个库里盛财宝,万年那个仓里有余粮。
粉皮那个花墙字留两行,张良那个留下劝人方。
养儿那个教他学君子,养女那个要她学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