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康县两河镇,好多人都会“摆脑壳”,偏远、掉队、交通不便,是该镇的“代名词”,而且还是一个“三不管”分外地域。
的确,本世纪初,曾在两河生活过一段韶光,第一次到两河就步辇儿了30多公里,两条轨道似的深泥渠在一道茂盛的荒草指引下,蜿蜒盘旋,走了整整7个小时居然没见到一辆机动车。
进入两河镇的“北大门”廖坝村落时,夜幕降临,黑黑的村落落在豆大的石油灯光中略有一丝活气。

而如今,走进康县两河镇,到处都是平整干净的水泥路、整洁俏丽的村落落,好多人家院子里有停放着崭新的小轿车,别墅式的“小洋楼”与青山绿水、翠色茶园交相呼应、似诗如画,让人感慨万千、惊叹不已。

康县两河镇美丽村落培植再上新台阶 汽车知识

康县两河镇,间隔县城63公里,和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交错接壤。
廖坝、丁山、街道、中坝、刘山、瓦场、巩坝等村落社分别与宁强县太阳岭镇,略阳县乐素河镇、郭镇的村落社插花分布。

康县两河镇丁山村落一角 (王仲武 摄)

与略阳县乐素河镇方家沟、大柒垭村落交叉相邻的中坝村落2017年就建成了俏丽村落庄。
我们是最偏远的村落落,能有这么大得变革,县委李布告出大力了。
”中坝村落支部布告李春雷激动地说,“2008年之前,我们村落里只有两户建筑了砖混构造的平房,现在95%的人家都建起了楼房。

李春雷腼腆地说,“我去年还买了一辆小车,做梦都没梦到,我这辈子还能开上车。
”据不完备统计,中坝村落群众已购买小车10多辆。
提及交通发展变革,李春雷见告,“以前我们这里泥槽路,车走进去都不须要掌方向盘,轮子就在‘泥轨’上打滑爬行。
后来,陕西省修路,从方家沟村落(寺坝桥)到大柒垭村落硬化了11公里通村落路,这个中有7公里在甘肃境内。
再后来,两河镇又从黑湾口(通村落庄到中坝村落通村落路的路口名称)开始拓宽硬化了到我们中坝村落的路,从此真正办理了乡亲们的‘出行难’问题。

李春雷还说,“我们村落和刘山村落用的电和电话旗子暗记都是陕西的,陕西的那几个村落的群众赶集、干农活走的好多路也都是甘肃建筑的。

山川相同,地理相连,不分彼此,共同发展。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水、电、路、网这些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根本举动步伐都是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在丁山村落大坪社有一户分外的人家,户主名叫汪汉明,户籍是陕西省宁强县太阳岭镇红石河村落,但他的邻居都是甘肃省康县两河镇丁山村落人。

康县两河镇中坝村落一角 (王仲武 摄)

“实在是没想到,把我和丁山村落人一样看待,各项‘好处’都有我的份儿。
”王汉明高兴地说。

在俏丽村落庄培植过程中,两河镇没有由于王汉明家户籍的问题而不管不顾。
巷道路、庭院硬化,自来水、房屋风貌改造等一系列优惠帮扶政策和丁山村落群众一样。
“村落上就把他们家拉入了我们的管理系统,比如打扫卫生、村落级活动等都是共同参与。
”丁山村落支部布告周元文说。

丁山村落曾经是一个穷苦发生率高达36.39%的贫穷掉队村落,尤其是丁山社44户庄家一贯走着“波折巷子”,生产生活极其不便。
自2017年以来,丁山村落以俏丽村落庄培植为契机,抢抓政策机遇,水、电、路、房等根本举动步伐日趋完善。
两河镇包片领导、食药所所长张少杰见告,“丁山村落先后建筑便民大桥1座,过水路面3座,硬化通社路3.1公里、并建筑了3公里大坪—汪岭—丁山的家当路。
去年,通过‘明窗亮灶’工程,还改造了40多户的厨房。

在夯实屯子根本举动步伐的同时,丁山村落立足村落情实际,大力造就和扶持特色家当,促进家当茂盛和群众增收。
“截止目前,我们村落发动群众栽培天麻7300平方米,栽种猪苓、白芨、重楼等中药材54.5亩,还栽种猕猴桃20亩、木耳1200架、羊肚菌10亩,养殖中蜂610箱、草鱼鲤鱼等2400尾……”周元文说,“为了增加群众的收入,稳固俏丽村落庄培植和脱贫攻坚成果,我们村落采取‘党支部+农人专业互助社+穷苦户’的模式,由互助社牵头,能人大户带动,全村落2家农人专业互助社带动48户穷苦户着重发展中蜂养殖和中药材、食用菌栽种。
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还壮大了村落级集体经济。

据理解,丁山村落在培植俏丽村落庄、发展特优家当的根本上,依托新时期文明实践站培植,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志愿做事、“厕所革命”、移风易俗、“村落评户比、家洁院净”等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民风民俗,勾引群众摒弃成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筑牢了屯子精神文明培植的道德之基。
去年还被评比为陇南市新时期文明实践站前辈集体。

窥一斑而知全豹。
在笔者拜访刘山、瓦场、巩坝等村落时创造,水泥路都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而且都还是“环形”公路。
“想当年,从巩坝村落到两河镇上赶集,就必须翻越‘抽筋坡’(路陡坡长,走一次腿子就彷佛抽了筋一样要疼痛好几天,故得此名),并且必须是步辇儿,摩托车都难以通畅。
现在通了水泥路,有条件的乡亲都是开着小车去街道,方便多了。
”巩坝村落村落民徐清发说。

该村落党支部布告陈志有自满地说,“我们村落进康县城的路有三条,还都是水泥路。
不仅如此,政府还帮我们建筑了大桥,从根本上办理了出行难。
”据理解,该村落和略阳县乐素河镇瓦房村落插花接壤,建房修屋、婚丧葬娶等风尚习气都是千篇一律,互为邻里,和蔼共处。

俏丽的康县两河镇中营村落一角 (赵卫国 摄)

在两河镇,不与陕西插花分布的村落落,也和这些村落一样,根本举动步伐培植完备,特优家当发展多元迅速,公民群众的收入年年攀高,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滋润津润安逸。
今年78岁的中营村落村落民陈建华激动地说,“只要听党的话,随着政府走,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中营村落还引来了“外来客”发展茶叶家当。
据该村落支部布告孙青贵说,“引进的‘中陇家当’发展规模较大,他们在承包茶园的同时,在绿茶的根本上,积极开拓白茶、红茶等品种,与兰州、西安、成都等企业加盟互助,准备开办体验馆,拓宽家当链、增加茶叶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要扩大茶园流转的面积,打造特色生态农场,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2019年,我镇共减少穷苦人口116户418人,已实现全镇脱贫。
但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我镇将连续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武断信念,以更务实的作风、更精准的方法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并和相邻陕西省的3个州里和蔼共处、折衷发展,为实现村落庄振兴和全面小康奠定坚实根本。
”康县两河镇镇长张英说。
景致奇丽、物产丰富,村落美人勤,幸福如歌。
康县两河镇正在沿着村落庄振兴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
在返回县城的路上,同行的作家啸鹰调侃说,“两河这个你的‘梦中人’是不是变得太美好了?”

通讯员 焦杨红 王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