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波
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儿,但排查故障过程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一辆国产CL50QT轻便摩托车的用户,喜好自己动手保养车辆。在一次洗濯化油器过程中,操作不慎将原装化油器安装螺纹拧毛,无法修复,到维修站改换50车系列化油器。安装后,发动机启动顺利,但加速性能变差,维修站先后检讨摩托车油路、电路(包括改换火花塞,高压包和电子点火器)和气路,等均未找到问题所在。
维修站知道我拜访市场到昆山,便约来用户看看究竟是什么一回事?用户将CL50QT轻便摩托车送来维修站说,既然有工厂工程师在,肯定能找到车子的毛病,说得我当时脸都有点红了。心里正犯嘀咕,这个维修站在当地也是比较有名的,老师傅都有十多年的修车经历,他们都查不出来,我这个拿笔杆子的与新学徒的楞手好不到哪里。说归说,既然来到现场,还是要做起来再当作果。
根据维修站师傅的先容,车上的电气部分都已查过好多遍了,就直接检讨发动机部分。先启动摩托车,按动启动按钮,发动机瞬间启动,丝毫看不出摩托车有故障的样子。热机少焉,骑上摩托车,缓慢加大油门,车辆像有什么东西拖住一样,不肯快速向前,只是很慢的离开原地,排气消声器处有“吐吐”声。
停车,支起车架,使后轮悬空,拧松化油器浮子室放油螺钉,将浮子室放油软管拖出来,置于化油器本体与浮子室结合面之间移动,结果油面在浮子室与化油器本体向下3mm处,解释化油器浮子室油面没有问题。
打开车辆燃油箱盖检讨,没有创造通气孔与堵塞征象。关闭点火开关,将车上负压开关出油真个橡胶管子拔出,此时,油管不出油(用专用油盆接住),解释负压开关没有直通。借来专用油壶直接与化油器进油口连接,此时,启动摩托车,缓慢加大油门,发动机涌现发闷的迹象,在此状态下,把稳不雅观察负压开关出油端在正常流出燃油,解释加速性能差与负压开关没有关系。又检讨气缸压力,没有问题。瞥见排气管有轻微黑烟冒出,拆下排气管,检讨排气口,未见任何堵塞。拆下火花塞,检讨电极颜色呈棕玄色,解释可燃稠浊气过浓。
从内燃机事理剖析,故障点可能在怠速量孔或主泡沫孔上。分解化油器,创造主量孔上真个泡沫管孔高度位置存在明显偏差(与随身带化油器正品比较)如图所示,即泡沫管孔位置过低,使浮子室内的汽油在泡沫雾化前,提前到达泡沫管孔位置,造成稠浊气过浓而加速性能变差。改换上正品主量孔组件,精心复装所拆零件,启动摩托车,加速性能规复正常,确认原车加速性能差故障彻底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