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选一个最火热的赛道,在2024年,它一定是AI。这条赛道上挤满了背景亮眼的创业者,身家亿万的富豪或者他们的家办,还有鼎鼎有名的投资人。一些有趣的征象也正在发生,本日想讲的便是,越来越多的创始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缘故原由选择了离开自己曾起誓要改变天下的公司。
有些讽刺,但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不是所有精良的人都适宜一起创业。
这件事在这家名叫H的公司上尤其显得顺理成章且极具代表性。H的五位创始人都赫赫有名,当个中3名选择离开成立大概还不到8个月的公司,且公司3个月前刚拿到一笔2.2亿美金(约合公民币15.4亿元)融资时,创始团队分崩离析的缘故原由就十分纯粹了:与资金无关,问题全出在“人”身上。
H离开的这3位合资人就一同表示,选择离开是由于“运营不合”。
成立不到8个月,刚融完15亿
标签十分刺目耀眼:成立不到8个月,5个业内大咖共同创业,不到5个月拿到15亿种子轮融资,投资方齐聚亿万富豪、有名投资机构、顶级家当方。
当下阶段的结果:5人创始团队中,3人离开;公司除了钱啥也没有(尚没有产品发布)。
先大略先容下这5位合资人吧。Laurent Sifre曾是DeepMind的首席科学家,在DeepMind事情了10年,是AlphaGo、Chinchilla、Gemini和Gemma等GenAI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关键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Karl Tuyls是多智能体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发起并领导DeepNash、TacticAI等多个著名项目,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12000次。
Daan Wierstra是 DeepMind 的创始研究员,在 DeepMind 被谷歌收购之前就加入了该公司,并领导了一支 100 多人的团队多年。
Julien Perolat是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和博弈论专家,亦是DeepMind的参与者。Charles Kantor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背景。
他们5人在2024年初成立H公司,根据公开资料,H正在开拓“前沿行动模型”-人工智能模型或代理,可以一步一步地实行任务并采纳行动,例如浏览网页或在屏幕上操作运用程序,而不须要专门针对该运用程序进行特定演习。不过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模型将有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阶段,但至少还须要两到三年的韶光才能可靠地事情。
当然甭管H公司所提出的愿景究竟何时能实现,并不是最主要的。公司最引人瞩目的噱头是它在5月下旬宣告的融资。
当时公司宣告这轮融资金额高达2.2亿美元,该记录直接成为法国创投圈史上最大的种子轮融资。
投资人里有谷歌前掌门人Eric Schmidt、法国电信大亨Xavier Niel、俄罗斯巨富Yuri Milner、LVMH创始人家办、老佛爷百货所有者家办等在内的亿万富豪,有包括Accel 、Bpifrance、Creandum、Elaia Partners、Eurazeo、FirstMark Capital、Visionaries Club等在内的有名风投契构,还有亚马逊、三星、UiPath 这样的顶级家当方。
据理解,这笔融资交易等分为股权和可转换债务。大约40%的种子融资是传统的股权投资,这意味着H已经出售了部分股份以换取资金。别的部分将在稍后阶段转换为股权,届时H将筹集另一轮资金,投资者对这部分债务的持股将基于公司未来的估值。
无疑,H公司背后承载的是极高的期望,听说融资宣告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现身为其站台。
在宣告融资后, Kantor曾斗志昂扬地对媒体表示,公司正在朝着“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努力,通用人工智能指的是人工通用智能,这是一种能够达到或超过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水平。
当时没有人会料到3个月后,等待他们的不是公司成功发布了产品,而是创始团队中五将走仨。
妥妥的除了钱,啥都没有
H公司是在领英上主动发布的。
在公告中,原联席CEO Karl Tuyls、首席科学家Daan Wiestra和多智能体卖力人Julien Perolat选择了离开,缘故原由是“运营不合”。“公司将由首席实行官Charles A.Kantor和首席技能官Laurent Sifre连续领导。
“虽然这对所有干系方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决定,但所有人都赞许这将使公司取得最大的进步,H将连续得到投资者和计策互助伙伴的全力支持,公司连续提高,并操持在今年年底前发布一系列车型和产品。”该公司在帖子中表示。
目前,H的团队由近40名工程师和研究职员组成。
从资金的体量来看,按照欧盟标准,H是继Mistral之后法国第二家资金充足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然而,与米斯特拉尔不同,H的未来实在扑朔迷离。
Mistral AI也是一家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2023年底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约4.5亿欧元(约合4.87亿美元),投资人包括英伟达和Salesforce等有名公司,估值约为20亿美元,是OpenAI的有力竞争对手。
Mistral AI由谷歌DeepMind和Meta的前科学家创立,在欧洲人工智能创业领域属于最有名的明星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谈天机器人和天生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开源软件,利用其创始人在开拓类似于OpenAI开拓的大型措辞模型方面的履历。
说回H。
公司成立短短几个月就拿到了一笔天价投资,投资人显然看中的便是公司的团队力量。现在核心成员离开,公司又没有推出任何产品,完备可以用一句话对H进行总结:除了钱,啥也没有。
创始人离开、创始人被大公司“买走”是最近很常见的事儿,最近的是8月上旬Character.AI的创始人及其核心团队被谷歌买走。天使投资人Zak Kukoff曾评价这样的交易是“名义上的收购”,意味着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人才盗窃的盛行病”。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gging Face首席实行官也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创始人正在寻求出售他们的公司,这可能是人工智能市场整合的迹象。
这家公司最近斥资1000万美元收购一家名为Argilla的小公司,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的第四次收购。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实行官Clément Delangue还透露过他每周都会收到大约10家有兴趣被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并且“尤其是今年,更多了”。
综上,随着AI创业赛道加倍拥挤,通过被称为“收购招聘”的交易从领先的初创企业那里收购人才,恐怕会是接下来更频繁发生的事情了。
冷知识:顶级AI公司的创始人,65%是移民的
末了想分享一条冷知识。
众所周知,顶级的AI人才是现在行业内最受欢迎的资源——这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立自己的AI公司,或者大公司收购小公司的创始团队上都能看出来。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这些顶级AI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移民而来。
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NFAP)的一项新剖析就指出,“移民创办或共同创办了美国近三分之二(65%,即43家公司中的28家)的顶级人工智能公司。77%的美国领先人工智能公司是由移民或移民子女创立或共同创立的。”
OpenAI是美国出生和外国出生的人才共同创建尖端公司的一个范例案例。OpenAI有两位创始人出生在美国(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其他人出生在加拿大(Ilya Sutskever)、南非(Elon Musk)和波兰(Wojciech Zaremba)。
本文源自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