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4月2日,“渝水发布”,江西新余市渝水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形通报:3月31日,有网民在网上发布信息称,“一山西货车司机在江西遭遇1.7万元修车”。
渝水区高度重视,干系部门第一韶光到现场进行处理。
经初步调查,山西籍司机崔某3月26日在樟吉高速南安段创造其货车有故障,便在某App联系修理,并将车停在我辖区内南安乡。
与我区相邻的吉安市新干县某修理厂接到联系后派刘某前往现场修理。
该修理厂于3月29日奉告产生1.7万元用度,崔某对该用度产生质疑,双方未谈拢维修用度。
目前,区交通、市场监管和公安等部门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并积极对接吉安市新干县有关部门深入调查此事,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掩护公民的合法权柄,武断掩护公正公道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货车司机称在江西新余遭遇天价修车谈好了1000元却被索要17万元不给被卸胎当地传递→ 汽车知识

据纵目新闻,司机在视频中表示,他的货车涌现高温、反叛故障,当时和修理工人谈好了1000元旁边的修理费。
但后来修理工索要1.7万元用度,他让对方拿出配件,对方也没出示。
双方产生抵牾后,修理工卸掉了货车的轮胎,还拆掉了车上的电路板等。
该司机晒出的报价单上标注的用度总计1.7万多元,包含了发动机大修工时4200元、发动机六配套3700元、气缸垫480元、离合器片1300元……

视频截图

据理解,事发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南安互通樟吉高速入口处附近一加油站。
加油站事情职员表示,多天前,这辆货车由于故障停在加油站的园地内。
司机随后自己叫了修理工来修车,但双方产生抵牾,现在车还停在原地,他们也不知道双方因何产生了抵牾。

纵目新闻重新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局及事发地派出所理解到,这位司机是在网上找的修理工,修理工来自与渝水区相邻的吉安市新干县。
双方发生抵牾后,修理工也向有关部门反响了情形,目前多部门正在现场进行调查。

过度维修、弄虚作假、恶意破坏……提及修车时遭遇的“套路”,不少消费者都忍不住吐槽。
大象新闻曾宣布,2018年8月23日,郑州市新密市郑师长西席花了50余万元买了一辆电动汽车。
2019年9月3日,车辆在途经一处坑凹处时,左前轮爆胎。
郑师长西席联系了该品牌的售后部门,事情职员见告他,这车是全险,不用管了,他们联系拖车来把车拖走,修睦后会联系郑师长西席,到时候走保险就行了,郑师长西席不用费钱。

结果,本来是左前轮坏了,售后方把四个轮子全换了,而且改换了不少郑师长西席原来想不到的零部件,维修费14.6万元。
保险公司拒赔维修费,郑师长西席也不愿出这么高的维修费,车辆在维修处停了一年多。
郑师长西席表示,要么自己只出一个轮子的维修费,要么维修方把车辆恢复原状,自己找其他人修车。

据经济参考报,汽车维修和保养作为比较专业的领域,很多车主很难对其有细致理解,加上当前汽车后市场构成繁芜、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监管不力等,很多车主或多或少都碰着过汽车维修和保养中的“坑”。

过度维修是目前汽车维修保养领域比较常见的问题。
所谓过度维修,顾名思义,便是明明只是一个小问题,进行小小的修理即可,但个别汽修厂商为了多赢利,每每会浮夸问题的严重性,报出一系列本不须要维修的项目,提高收费金额。

配件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是汽车维修中比较常见的弄虚作假手腕。
目前的零配件市场充斥着许多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有些汽修厂商为了节省本钱,会利用次品来伪装入口零配件。

比弄虚作假更为过分的是对车辆进行恶意破坏,在维修中人为提高车辆损毁程度从而谋利。
2020年9月,上汽大众的个别4S店被媒体曝出存在诸多陵犯车主权柄的乱象,包括对车主维修的车辆进行人为毁坏。
据宣布,4S店的事情职员将送修车辆原来无缺的水箱框架砸坏,在拍照后才示意维修技师拆解定损。
而被砸坏的水箱框架售价在一千元旁边,直接导致车辆维修用度上涨。
乃至有维修技师表示,每个车都砸,要不然挣不到钱。

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后市场存在的各类问题,一方面源于行业管理、监管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是经销商、保险公司,乃至汽车企业等多方主体,在浩瀚繁芜利益链条绑定下的结果。
因此,车主在修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及时应对,以防遭遇“维修套路”。
其余,干系部门应加强监管,并出台干系法规政策,为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及时清障。

来源:逐日经济新闻综合“渝水发布”、纵目新闻、大象新闻、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