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留得残荷听雨声
这个庸庸碌碌的夏天,骄阳仿佛成了无足轻重的过客。我难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落花,无奈地凭雨水依附于枝桠上,在晚风中飘摇心碎。我此刻的心情像极了在缸中沉浮的藻荇,在方寸之间已无多少新奇,于是,我缓缓撑开伞,向窗外踱去。
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
荷,依旧摇摇晃晃地摆着。
屋外是一片惬意。
只有如线的雨丝跳入湖中,忽而消失了,极像贪婪水的鱼儿。
只有几个行人悠闲地在湖边踱步,说说笑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只有几只蜻蜓在行人的腰间穿梭,像是无家可归的孩子,正在寻觅一个遮风挡雨的蔽护所。
转眼间,一切都消失了。
似乎只听得见雨丝落入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的清声。
全世界都静止了,但是有这满池的荷正在坐拥着这份寂静,有这满池的荷谛听着清脆的雨声,足矣。
我向塘中望去,忽而这雨丝跳上荷叶,变成了一颗颗珍珠,又滑落于湖;不经意间这雨丝跳入花骨朵儿,滋润着她伴她入眠;如若让着这雨丝偷偷溜进莲蓬,进入莲子,又让他饱满了几分。
这雨越下越大,这花却越开越盛,好一个倔强不屈啊。这可让我又欢喜又担忧。喜的是这久违的荷花终于开了,忧的是这雨越下越大,是否会将荷打得片甲不留,花瓣难寻呢。
母亲呼唤我,便答应着躲进亭子中,坐在母亲身旁谈论着这不解风情的雨。过了好一会儿,这雷才停,这雨才静。我走下台阶,便与这雨后清新的空气撞了个满怀,无暇顾及天边架起的一座彩虹,只奔着荷花,望去。
让我欣慰的是,满池的荷花全开了,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凋零,全都似一个个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湖中,猜想着她们身姿曼妙却又不受侵扰,略施粉黛却又没有被那大雨洗刷殆尽,难道只是因为她那坚毅的品格,难道只因为……
恍然间,我发现荷叶表现得有气无力,原来荷叶为了不让荷花受到伤害,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躯体去保护更幼小的荷花。宛如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所能去保护着稚嫩的我们。
恍惚间,自己竟然有些后悔,埋怨了多雨的夏天。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春花,夏雷,秋雨,冬雪,心有所愿,清风自来。”是的,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在山林远离纷扰,不如在心中修篱种竹。
雨停了,小小的水洼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蔷薇悄悄攀上白墙,我收起伞,心中的残荷连天翻涌,遮蔽了往日炎炎的太阳。
篇二:留得旧瓦听雨声
雨丝缠绵,温柔的拍打在青砖黑瓦上发出清脆的回响,坐在堂前听着那冷雨欢快的律动,小小的我仰起头,心底是那样祥和、安稳。
只是后来家里装修,用水泥砌成的平顶代替了那层叠的屋瓦,那些旧瓦被随意置放在墙角,被岁月洗涮成灰白色。雨打屋瓦的声音,随着旧瓦一起沉寂在那阴暗的角落里。
记忆中的雨声应该是绵润而悠长的。春雨也好,冬雨也罢,在江南,所有的雨声都是吴侬软语似的缱绻,细密的交织成网,裹住你也裹住你的心。
林妹妹最爱那雨打残荷的声响,故独爱那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而我偏偏喜爱雨打旧瓦时灵动活泼的声音,仿佛雨点在屋瓦上快活的起舞,呼朋引伴,好不热闹!
于是,小时候的我总是搬着椅子,独自一人坐在堂前,听着雨和瓦融合的交响乐,屋外是一大片田野,放眼望去,都是鲜活的绿色,即便是在寂寥的冬日也从未感到过死气沉沉般的压抑。
瓦是雨的归宿,雨是瓦的知音,只有瓦和雨的结合才是江南的雨声,属于那一场杏花微雨。
而今,旧瓦却是被遗忘在角落,人们似乎忘了当年瓦屋听雨时的舒畅和惬意,忘了瓦曾经是这个屋子的顶,忘了瓦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时光,于是瓦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破碎朽去。
瓦屋听雨成了记忆中的绝响,时光结束了属于瓦的时代,也结束了雨打旧瓦的时代。那样动人美妙的雨声成了如流往事中不轻不重的一笔,深深埋在了心底,锁进了记忆深处,一闭上眼,仿佛还能听见雨打在屋瓦上的音响,叩击着心里那根柔软的弦,于是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泪,濡湿了脸庞,那里心里的雨在落下,却再寻不到承载它的黑瓦,所以溢出了眼眶。
是光阴带走了旧瓦,还是旧瓦带走了光阴?
在我们逐渐加快脚步的时候,谁还会想起曾经雨打旧瓦的曼妙音律?瓦承载了我们大部分的记忆,如今却在未知处沉寂,让灰尘尘封了它原本的黛青色。
种几亩薄田,栽几株清菊,留得几片旧瓦且听那冷雨切切絮语。
篇三:唯留书香听雨声
雨声是一场能使耳朵陶醉的盛宴,书是一位需要用心品读的挚友。我爱听雨,因为喜欢天地万物被冲刷得一干二净的那种感觉,我爱读书,因为那已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小时候的我,每逢下雨就特别高兴,因为雨声就跟琴声一样美妙。每当灯光暗下之前,妈妈总会捧着书给我讲一个又一个故事,带我走进那神奇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公主和城堡、有王子和怪兽、有大森林与小动物……妈妈的声音好像雨声一样有魔力,她告诉我,手里的书就是通往那个世界的路。
再大一点儿,我终于慢慢认识了那一块块小方格,我的生活因此而多彩。特别到了雨夜,全家都窝在家里,听着雨声,捧着书,仿佛夜空中的精灵牵着我们的手,在字里行间穿梭。聪明的小鸡卡梅拉、糊涂的小猪西里呼噜、吵闹的小熊和怪物们、可爱的鼠小弟……有了这些朋友的陪伴,我拥有了更多的快乐和智慧。
如今的我,依然爱听雨声,因为我逐渐听懂了每场雨的不同,就像每本书都拥有各自的精彩。我懵懵懂懂地体味着《红楼梦》的悲欢离合,心潮澎湃地和《水浒传》里的好汉们“称兄道弟”,潇洒地陪着《堂吉诃德》里的骑士“行侠仗义”,感受鲁迅的呐喊,倾听歌德的谈话录,吟诵普希金的诗选,感怀于罗曼罗兰名人传里的磨难和鲜花……书,不知不觉,已是我一生都要比肩同行的导师和挚友。
聆听雨声,享受自然的平和;轻嗅书香,带来心灵的成长和沉淀。唯留书香听雨声,我愿做一个宁静之人。
篇四:留只耳朵听雨声
秋雨清冷而柔绵,常是淋淋漓漓好些天不停,冷风裹挟着湿气在人群间打转。果真是一层秋雨一层凉啊。
雨便常恼人,说这处处皆是湿凉的气息,着实不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其实,我觉得无妨,纵然不能停这雨,何不接受一下雨难得的洗礼,留只耳朵听这雨声,也不乏惬意,况且,我自是欣赏这柔和的细雨的。
细听,那雨溅在屋檐上、溅在雨篷上,碎在路面上、碎在丛丛绿叶里。那纵是不同的乐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这交响的雨。嘀答,哗啦,满世界碎了琉璃。
大街小巷嘈杂的声音,在雨声中似乎都变得微不可闻。耳里终日塞满繁琐的杂音,而在雨里,却霍然清净,心也静下来,仔细聆听。那是在城市中依旧属于自然的声音,变化无常,不会套入循规蹈矩的枷锁中。是自由的清音。
在雨里,隐隐觉得有生命在呼吸,蓬勃的生命,汲取甘霖,呼吸声此起彼伏。眼前细小的雨丝形成朦胧的雨幕,缓缓波动,那像是无数生命绘成的万千诗画。然而转瞬间又一片寂静,空旷得只有雨声和心跳。
那是变幻无常的雨啊。
那雨,唱响的是生命,洗净铅华。
风拂技叶。雨珠洒了绿树满怀,琵琶似的流畅拨响,大珠小珠如落玉盘。雨水的清音是亘古不变。其实,就是念“雨”这个字,仍是婉转绵长,如清泉汩汩流过心田。那雨珠迸溅在文字里,尽显风姿。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驻足雨中,落笔是磅礴或凄婉的篇章,就如一轮又一轮落下的雨,留给后人阵阵慨叹,一场又一场的雨中,历史这样一页又一页地翻过,终为灰土。
其实雨才见证了这一切,那些记忆随它们一同溅落,是终究破碎的琉璃。
留只耳朵听雨声——
听那多少朝代涌现又湮没,多少人出现又离开,而冷雨落了一场又一场,磅礴或清婉,唱着离歌。透过茫茫雨幕,好像仍能看见,当年,桥上的油纸伞开了又合,孤村中铁马冰河入了梦,而僧庐下,听雨的人声声惆怅。
那雨啊,唱响的是历史,是氤氲的情。
地上的水渍里,是一圈一圈的涟漪,像年轮。
生命和历史,在雨幕中起起伏伏;雨中倾泻而下,记忆和时间。
你听,那雨声。一曲又一曲。
嘀嗒、嘀嗒。
像时钟。
以上就是留得xx听雨声作文-留得__听雨声半命题作文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美德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