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三O”是什么
更“快”更“灵”,是一代代“漳州110”人的不懈追求。“漳州110”创建之初,值班民警接警后直接从三楼顺杆而下,登上24小时待命的敞篷吉普车出警。1996年10月,“漳州110”变“坐等出警”为“动中处警”,把大部分警力撒在路面巡逻,队部设立接警台通过电台呼叫路面梯队就近处置,大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当时,“漳州110”报警做事台电台(也称“总台”)就采取“芝山三O(音读三洞)”作为呼叫代码,路面110民警梯队的对讲机呼叫代码根据划分的片区,汽车梯队定为“芝山三一(音读三幺)”、 “芝山三二(音读三两)”……等,摩托车梯队定为“三幺两幺、三两两幺”……等。在老一辈“漳州110”民气里,“芝山三O”是一个刻骨铭心的代码——来自“芝山三O”的每一次呼叫便是一次为民请命的“冲锋号”!
如今科技强警让一代代的“漳州110”接警处系统日月牙异,漳州公安提出的“多维接警”成为了主流,门牌扫码报警、视频报警、微信报警这些让我们当时不敢想的技能,如今已成为现实。今昔比拟,让人感慨万千。那上世纪末的“芝山三O”是什么样的呢?
那是我从警生涯的开端,也承载了我青葱岁月的酸甜苦辣咸……
1999年3月初,经历公务员考录重重关卡后,我们作为“漳州110”新一代警员正式加入这个光荣的警队。这一批新警员有20余人,清一色的警察院校毕业生。到全军王牌部队驻军某部“虎山持续”(一等元勋连,是战功卓著的英雄连队)参加为期44天的新警集中强化“妖怪演习”后,我们的从警生涯从“漳州110”的磨砺岁月开始了。
我被安排在“漳州110”报警做事台,位于芗城区延安北路5号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原址三楼一隅。4部110热线电话、1部外线、1部内线、2部无线处警指挥调度电台——这是“沙场”概况。由于路面警力十分紧张,接警台只有4名警力,实施4班4轮转制度。事情强度大,事情压力也大。接处警许组长按制度向新警员提出哀求:电话铃声响起2声内必须接起,第一句话必须有问候语“您好!
漳州110”,电台呼叫回应必须规范等。
您好!
漳州110
在那个还没有手机导航的年代,对辖区路面熟习度是磨练接警员的一项基本功。漳州市区的任何一个地名提起,接警员要立时报出详细位置,当时我们都开玩笑说,“不想当的士司机的邮递员不是一个好接警员”。为提升业务水平,在跟班学习1个月期间,我被安排白天随着路面梯队熟习大街小巷,晚上在接警台学习接警规范。
“本日带你去新马泰嬉戏”,第一次路面跟班时,110巡逻梯队师兄们调皮地对我说。我心想,这巡逻出警怎么还能出国呢?原来他们说的是市区新浦路、马灶路、邃古桥三个地方。
这是师兄们苦中作乐、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守护安然的事情基调,他们传授知名贵履历,见告我哪个路段警情较多,哪个区域调度随意马虎错,哪几条路随意马虎稠浊。为了能尽快进入角色,我低廉甜头了一本手绘舆图,详细标注了片区、街巷名称,空隙之余骑着自行车到北京路、喷鼻香港路、台湾路、厦道路等各路熟习街区路面。
在接警台上,电话铃声、电台呼叫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许组长以娴熟规范的措辞、忙而不乱的节奏驾驭着这一方沙场,把坚韧担当的精良品质传授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110新人。
4个电话同时响起,只见他双手同时接起电话亲切问候对方:“您好!
漳州110”,乞助类的先让对方“请稍等”,再接余下的电话,每每碰着两个耳朵同时听着报警:“家里钥匙丢了乞助”“包被抢”,于是对着丢钥匙的先说一会复电,争分夺秒处置打劫警情:先确定“在哪里被抢”即调度就近巡逻梯队赶往现场,同时连续理解“什么颜色的包、什么车、嫌疑人几个人、有没有戴头盔、头盔什么颜色、往哪个方向兔脱”的详细警情,手口并用地飞快记录与通报情形,并对嫌疑人可能逃跑的路线进行快速研判,调度各梯队在路口开展围追堵截……
“芝山三O,三三两幺呼叫!
嫌疑人已被我们截获!
”短短几分钟,“芝山三O”调度各路梯队如天降神兵捕获嫌疑人!
哇,怪不得我们漳州老百姓称呼“漳州110”为“公民的保护神”!
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沙场,可不仅仅是接接电话、做做记录那么大略!
这里暗藏着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刀光剑影,接警员与路面梯队合营默契,共同编织一张无形的天网。这份事情如此富有寻衅,顿时令我感到魅力无穷!
一种保护公民的任务感和义务感油然而生,我对即将面临的接警事情满怀期待……
110人和林一
一个月很快过去,我独当一壁的日子也到了。第一通报警电话就把我给呼个“激灵”:“小女孩啊!
我是林一(化名)啊!
你赶紧叫110过来!
”“啪”就挂断电话。这分明是醉汉的声音,不客气地“叫110过来”的林一是何方神圣?我心里嘀咕着回拨问询,对方以老熟人的语调说有轇轕,“嗨!
我看你是新来的吧?”他居然用一种略带嘲讽的语气,笑我不知道“林一”何人。我啼笑皆非。“‘三幺两幺’,芝山‘三洞’呼叫,中山桥有轇轕,请前往处置!
”路面梯队“神算”一样平常回答“又是林一啦!
我们半个小时前刚刚出过警!
”从回答我的语气中,我居然听不出他们有丝毫厌烦,反而听起来像去见一个老友般坦然。
险些每一个“漳州110”老队员都出过林一的警。作为下岗离异中年男子,林一独自抚养读书的女儿,苦闷之余终日借酒消愁,逐渐发展到酗酒,时时闹点小动静,诸如“在三轮车上不下来、坐出租车不给钱”等等,日复一日享受与110的亲密打仗。
那几年险些每天都有林一警情,有时乃至一天7次。刚开始我不懂,为什么师兄们接到“难缠”的报警如此“淡定”,且无一例外,大家对待“林一”不谋而合极致耐心,原谅着他的各种“任性”举动。后来我懂了,大爱无声——这是“爱这片地皮”的深奥深厚,是“卧听萧萧竹”的行动——在林一的天下里,岁月的河流冰冷彻骨,“漳州110”像一抹暖阳无私地照亮二心坎深处——“偷偷倒掉瓶中酒、送他回家、路上听他唠叨、跳进冰冷的池塘把他‘捞’起来”等等,抚慰着世间沧桑无奈……
出队数年后,偶遇老队员寒暄之余,我们不由自主地聊起:“林一现在怎么样了?”这是我们所有“漳州110”人共同守护过、不言而喻的默契,像是一个温顺的期盼、期盼林一能正常事情,能抚养好女儿……
公民的保护神
小小一方报警台,连接着千家万户的相信。一个通俗俗通的报警电话,可能连着一条危在夙夜迟早的生命。每天接几百个电话,首问语是“您好!
漳州110”。就这样,“漳州110”几个字不经意地浸润着我们的每个细胞、雕刻进我们的骨髓,以至于,每一个接警员都曾经在梦里大声喊过这句话——“您好!
漳州110”,这是发自灵魂的叫嚣。
20年后的本日,“您好!漳州110”依然时候回荡在我们内心深处每一个角落。辗转几个岗位,我是“漳州110”,“以公民为中央”这份初心和任务、传承和自满一如当初。“为天地立心,为平生易近立命”离我们迢遥吗?我以为,是虽远尤近——就在踏实地办好每一起案件里,就在投入地写好每一份材料里,就在不折不扣落实好每一项《内务条令》里……
栉风沐雨自担当,“漳州110”风帆高悬再启航!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布告对“漳州110”“公民的保护神”的厚爱和嘱托,积极领悟了新时期“枫桥履历”和新时期“漳州110”精神,持续探索市域社会管理当代化“止于未发”和“共治善治”的办法方法,在新征程上不断创新警务机制,超过新发展!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请托——永做“公民的保护神”!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