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102岁的开国少将方槐与世长辞
爬雪山、过草地
他曾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开国大典
他率机接管校阅阅兵
后来又为公民空军的建立
共和国航空奇迹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传奇故事
还得从家乡提及
……
17岁话别母亲,再见已是16年后
方槐的家乡在江西省于都县银坑圩。1917年10月,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加入农人协会闹革命,打土豪劣绅,这让贰心生神往。
12岁那年,中心苏区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方槐加入了儿童团。后来,他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不满14岁的方槐得知红军正在招兵,兴致冲冲去报名。接兵的同道看到,这个瘦弱的少年还没有一支枪高,劝他终年夜一些、长高一点,再参加红军。
1932年,方槐的家乡于都银坑地区再次扩充招募红军。他正式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新兵。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落败,中心红军即将踏上漫漫征程。方槐所在的红一军团在行军中,来到安然塞宿营。
此处距方槐家乡银坑圩很近,已担当军团野战医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的他请假回家探望。政委批准后指示:韶光很紧,吃过饭还要夜行军,两个小时赶回部队。
在两位战友的陪同下,方槐赶回家,母亲要杀只鸡煮熟给他们拌辣椒吃。3个年轻人等不及,只站在家门口和乡亲们聊了会儿天,就要匆匆归队。
分别时母亲问:“你两三年没有回来,这次回来又不住下就要走,什么时候还能回来?”
17岁的方槐见告母亲:“要打仗,打了胜仗后,再回来看你们。”这一别便是16年,当他们再次团圆,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
长征路上,和3位战友分吃一枚咸蛋
中心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围渡口。资料图
在红军这所大学校里,方槐发展很快,先后担当通信员、副班长、班长、排长、干事、俱乐部主任等职。到长征出发前,已是名“老兵”了。
长征路上,方槐担当过“收容队”的领队人,带领战士们检讨各单位群众纪律,督匆匆和收容掉队职员,将重伤员和病号寄留在百姓家中。
在漫漫长征中,他们曾碰着过各种危险。一次行军途中,敌军的一颗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炸起的土险些把他埋掉。
看似沉着的草地,实际上暗藏着杀机,许多泥潭像一块豆腐,人一站上去就往下沉。
两位战友捐躯的场景,方老毕生难忘。一位是军团政治部的炊事班长,他挑着炊事用具,先于军队前行,待大家看到时,他已大半个身子沉入泥潭,终极被污泥腐草吞没;另一位是宣扬分队宣扬队员,也捐躯在这片黑泥水中。
红军穿越草地。资料图
除了凶险的自然环境,当时的条件也十分艰巨。
方槐将军生前曾回顾,过贵阳后,部队三天三夜没吃没喝,他的包里有颗咸蛋,虽饿得发慌,但因没水喝一贯没敢吃。到了云南边界碰着小溪,才拿出来和三个同道分着吃掉。
过草地前,上级规定每人最少准备十斤干粮。方槐所在的宣扬队分成几个筹粮小组,奔忙在山沟、野外。
提起这些“干粮”,方老说,有的是农人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青稞残品,有的是在山里采集的可作食用的野菜、山果等,这些末了都成为官兵们通过水草地的保命粮。经数日困难的采集,加上供给部门分发的部分粮食,这才完成任务。
便是在这样艰巨卓绝的环境中,方老和战友们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赴新疆时将党证交给好友保管,12年后重反击中
1932年,刘伯坚为方槐签发的党证。资料图
1933年,方槐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表现大胆,被批准入党,拥有了党证。
在长征中,方槐离开家乡前随身携带的物件都相继丢弃和遗失落,但一本党证始终“毫发无损”。
1937年底,他被组织选派赴新疆学习航空技能。在此之前,他在政治部做青年事情,战友陈鹤桥是政治部的文印科长。事情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由于当时形势繁芜,为保护年夜大好人民空军的种子,组织上哀求任何赤色物品都不能带在身上。
赴新疆学习航空技能前,他与陈鹤桥约定:“这本党证跟我走过长征,现在交给你保管,如果我去世了,就给你留个纪念;如果能再见面,你就把它交还给我。”
1942年,就在方槐结束长达5年的航空学习演习、顺利卒业之际,新疆主政的军阀盛世才开始大肆拘捕在新疆的共产党员。
面对仇敌的百般折磨,方槐和其他被捕的一百多位战友在狱中大义凛然、刚毅不屈。末了,经党中心大力营救,在1946年返回延安。方槐一贯没有陈鹤桥的。
1949年12月,他奉军委民航局领导指示,到刚解放的山城重庆,向二野首长请调一批干部增援新中国民航培植。巧的是,卖力办理干部交卸事情的正是陈鹤桥。陈鹤桥也为方槐无缺地保存着党证。
时隔12年,党证终于物归原主。
开国大典,率机接管校阅阅兵
即将接管校阅阅兵的空军飞机。
1949年8月下旬的一天,聂荣臻代总参谋长调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商榷开国大典组织阅兵事宜。
会上,当聂荣臻提出军委航空局能否组织机群编队参加开国大典分列式,通过天安门上空,接管中心领导同道的校阅阅兵一事时,常乾坤当即表示可以组织小机群受阅。
第二天下午,接到干系指示后,方槐连夜起草受阅操持。在接下来的20天韶光里,方槐和战友们抓紧韶光搞演习。那时演习条件极为艰巨,一条跑道要飞三四种飞机,每天早上3点多就开始了。
同时,方槐向聂荣臻建议:鉴于全国尚未完备解放,时有国民党飞机骚扰事宜,受阅的飞机最少有4架带实弹,以应对可能涌现的溘然情形。这一建议终极被采纳。
开国大典受阅飞机带弹翱翔,这在世界阅兵史上是少有的。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空军的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新华社发
1949年10月1日16时35分,空中纵队接到地面指挥所受阅分列式开始的命令,依次由东向西分层次进入受阅航线。P-51战斗机编队首先以整洁的“品”字形通过天安门上空,轰炸机编队接着以“一”字形通过天安门上空,随后是呈“品”字形的运输机编队,末了是由方槐率领的3架教练机编队。
当教练机编队飞临天安门上空时,全队推、拉机头三次,代表公民空军向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致敬,向刚刚出身的公民共和国致敬。
受阅任务安全顺利地完成,方槐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他看来,这是自己生平中最为荣光的事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方槐历任中心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防空部队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军委民航局航务处处长兼电讯处处长,中国公民航空公司经理,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校长,空智囊长、副军长、军长,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他被付与少将军衔。
1951年,我国组建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以培养我军空军军事人才,毛泽东主席任命方槐为首任校长。军委民航局第二航校在他的主持下为我国培养了浩瀚空军人才,为我国空军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思念!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