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样的传染力该当便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深刻魅力吧?它在极力地去勾引人们向上向善神往于男女感情的忠贞。
管它与爱情有没有关呢,我们还是先去听听吧。恰好我们小区老年大学的声乐教室本周就要教这首歌曲。激情亲切的陈老师事先就把这首歌曲放在了微信群里让大家试听先熟习,旋律确实很美。歌词让人想起了雪窖冰天里的茫茫草原和那一对深情想望的情侣。
在本日的教室上,老师就重点部位的节拍又给我们进行了示范,几番传授教化下来,小区的天空里就回荡着这首歌的旋律。有一个姑娘叫《娥嫚》,她的期盼重没改变……。
据网上,小莹老师已经把《娥嫚》编成了舞蹈了,小莹老师的幽美演绎一定会让这首歌曲象《游牧光阴》、〈画你〉一样火遍有广场舞的地方。
多少年来,我们都在歌唱爱情的,歌颂梁祝,但现实中真正像他们那样的夫妻实在太少太少。由于外面、年事,学历,由于屋子,彩礼,事情收入,爱情已经败给他们了。
现实中,由于对方经济缘故原由,由于疾病、由于出轨背叛、乃至由于繁琐的家务,导致双方放弃了当初的承诺与誓言。孩子不要了,家庭也不要了,结果有人浪迹天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空想的爱情。
现在再唱一唱这样的歌,只是唤醒我们内心还仅有的那么一点点情愫而已。在教室上,我们这些50后,60后,70后的人还唱得蛮虔诚的,蛮负责的。
实在回忆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年轻时可能是有荷尔蒙的浸染,但到老了时则是任务、责任的驱动,是不舍得放弃了一个辛劳打拚的家庭,不想放弃了已经老去了的另一半,仅此而已。
而年轻的下一代就不同,一点芝麻屁事就可以闹离婚,离婚了就不要孩子。这些人,恐怕只有到老了,自己蹦达不了时,才知道真正的幸福不便是有家庭有孩子,才有希望与追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