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琴曲之清·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清气满乾坤琴说古曲 休闲娱乐

古琴演奏:杨青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国乐中央主任

琴曲之清——《梅花三弄》

文|曹雅欣

《梅花三弄》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描写了寒梅在风雪中独开不败的风骨,搏击风霜、傲雪凌寒。
它本源自东晋期间桓伊将军演奏的一首笛曲,笛吹梅心,寒玉冰心;后来这首笛曲改编为了古琴曲,琴声泠泠,腕底生喷鼻香。

所谓“三弄”,是指曲中同样的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徽位上分别演奏了三遍,由于音高不同,这“三弄”的音色、气韵、描写场景、思想情绪也都不尽相同,在《梅花三弄》中,一弄比一弄的弹奏更为激烈,似是一阵比一阵更强的风雪来袭,似是一次比一次更清奇刚毅的寒梅吐韵。

而这“三弄”的旋律,被作为中心公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开篇音乐利用。
梅花绽开时的悄语,转化为电台的开篇问候,由广播媒体撒给大地一片使女。

其实在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描写中,无论是使女、还是梅影,无论是梅树风采、还是梅花翻飞,无论是梅开一树、还是梅园一片,乃至是那与梅共舞的风雪之夜,全都在激荡着一种共同的气韵,便是一份“清气满乾坤”。
清,用这一个字就可以提炼《梅花三弄》整曲。

清,是一种风致。
梅花之以是长久地成为君子爱重的花木,由于它被授予了拟人化的道德形象,文化的意义,使它不再只是花,更是一种人格范式。
当它搏击风雪中、凌寒独自开时,就犹如是那不畏世道险阻、不与邪风妥协、武断不屈、毫不服从的有志之士,它出众的风致便是那一份孤独而年夜胆的铮铮铁骨!
“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
”不肯媚俗,不肯变节,它这份令人惊叹的风致,从风刀霜剑的包围中清越而出,使寒梅一下子就恒定为君子之德的榜样。

除了“清正”,还有一种德叫做“明净”,两袖清风、清廉清白,能够清明净白做人,才能无包袱地干事。
人最难背负的,每每不是别人强加的外在压力,而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不体谅。
梅花清淡而来,乘清风而去,以是它能在“已是峭壁百丈冰”时,也“犹有花枝俏”,能“待到山花烂漫时”,也是“她在丛中笑”。
梅花笑得那么从容得意,是由于她从来到去,都风致清正、内心明净。
清的风致,便是无所滞涩,对别人不亏欠、对自己无负累。

洒脱弹一曲《梅花三弄》,清正心骨,明净心台。

清,是一种品性。
当人的思想、举止、格调延续为惯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持续不变的行为,就形成了习气。
而习气,便是一个人品性的外在表现。
比如,梅的品性便是清奇,以是选择凌寒发展;梅的品性便是清贵,以是不与群芳斗艳;梅的品性便是清雅,以是不屑五彩缤纷;梅的品性便是清灵,以是如空谷幽兰,孤独又充满灵性、自持又引人神往。
这便是长期以来,梅展现给世间的脾气,这便是中国人给梅贴上的文化标签。

有了这样的品性印象,梅吸引的便都是与它气场相投的知音:比如,梅与清丽明月的交相照映,人们说那是“梅影瘦,月朦胧,人在广寒宫”;比如,梅与清淡水墨的气韵同等,人们说那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比如,梅与清灵碧水的相互衬托,人们那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再比如,梅与清洁冰雪的魂魄相依,人们说那是“狂飙过尽绝胜处,凌寒飘喷鼻香九千里”……人们于是创作了这一曲《梅花三弄》。

对付人,品性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扩散成一个人独特的气场。
品性为清者,不惧外界是否浑浊污染,他走过的地方,必留下浩然清气。
就像梅,不论高挂枝头还是坠入泥尘,都惠赠给世间暗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
清者自清,无论身前身后。

从容奏一曲《梅花三弄》,清雅心间,清澈世间。

清,是一种品位。
品位的选择每每不能在宏不雅观处衡量,而是在细微处丈量。
由于品位是一种对美的领悟力、对文化的认知度,表示出来的,每每是对细节的精微计较、对事物的选择取向。
而梅之清,便是一种范例中国文人化的品位,是一种内敛而不张扬的、纯净而不媚俗的、返璞归真而不希图热闹的、超凡脱俗而不人云亦云的审美代价取向。
以是中国式知识分子,爱的不是富贵牡丹,是清雅白莲、是清瘦菊花、是清玉寒梅,爱的是那清茶一杯的品味力、爱的是那清风一缕的感想熏染力、爱的是那清弹一曲的鉴赏力。
清,由于纯粹到极致,以是哀求物品的绝对完美、哀求人的精湛懂得。
清,造诣的是某样物与某个人之间犹如知音一样平常的重逢和对话。

爱上“清”的品位,一定是阅尽千帆、饱览繁华之后的“复得返自然”,正如禅宗说的,是修炼过了“看山是山”和“看山不是山”的层次之后,终极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经由了从“清浅”到“繁杂”再归于“豁亮清明”的进程,视角里的简约已然与最初的简陋不同,已然懂得的是“大道至简”的真谛。

最简洁的“清”,才是最精华的集中。
梅花清丽,幽然静放,喷鼻香不可与桂花比浓、朵不可与牡丹频年夜,但风骨堪与松竹交友、内劲堪与风雪对话,它选择在岁寒出动,这便是它的品位方向,爱清歌,不爱甜曲。
品位为清者,懂得阅历四季之后,舍春之嫣红、夏之浓翠、秋之灿金,留冬之净白如玉。
清清我心,君子之品。

幽然闻一曲《梅花三弄》,清灵心性,清纯品性。

明代的《伯牙心法》中这样形容琴曲《梅花三弄》,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琴声清越,泠然不腻,花开清奇,淡然不争。
一曲《梅花三弄》,是琴对梅花的赞许,更是梅对古琴的答话,梅花借用七弦讲着一首自述长诗,诗的名字,就叫“清气满乾坤”。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

代表作:

《琴梦红楼》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等

【琴说古曲】系列阅读

微旗子暗记:子曰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