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高分中职专业火爆,录取分数线比公办高中还高,学天生了用人单位争相打劫的“喷鼻香饽饽”;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整体上招生依然困难,学生被录取了还费尽心机要离开。
职校“冰火两重天”趋势日益明显,亟待整合伙源,改进供给。
在此背景下,9月开学季,深圳市政协民进界别举办 深聊会 以“高质量发展我市中等职业教诲”为主题展开磋商。

现状

分数线超越普高深圳多个中职专业爆火背后这些现象引关注 汽车知识

部分专业录取分超500,中职学校普遍招生难

今年深圳中职录取的前四高分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在500分以上(含500分)。
有自媒体统计,今年深圳中职学校30个高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全部超过公办高中录取最低线(450分旁边为公民办高中录取分边界)。

30个高分专业中,包含打算机干系专业、三二学段的专业、药物制剂专业、新能源汽车利用与维修专业。
打算机专业一贯是考生的报考大热门,紧跟家当需求开设的新专业如新能源汽修专业,也受到热捧。

与此同时,据业内人士透露,热门专业之外,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的问题。
如操持招40人的班,末了可能只能招到20多人,很多人被录取了还费尽心机想转走。
现在普遍的家长心态还勾留在:但凡你学习还不是那么吃力,不是完备没办法学习和考试,你就要去读高中。

有媒体梳理教诲部公开数据创造,中职学校数量自2009年起频年下滑。
个中,2013-2022年,中职学校数量连续十年累计减少3039所,招生累计减少249.1万人,高职院校则累计增加192所。

宁做“小白领”,不做“大蓝领”

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政协副主席,民进深圳市委会副主委黄海燕指出,现在提到去读中职,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没考上高中。
实际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专生”的地位要远远高于高中生,正常情形下,只有没考上中专的学生,才会选择读高中。

福田区政协委员,深圳艺术学校舞蹈西席、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民进深圳市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胡刚毅刚烈是20世纪80年代的“喷鼻香饽饽”中专毕业生。
他调侃道,当时大家挤破了头要考中专,中专学历之前含金量相称高。
而如今,这代人提起自己的学历,在骄傲中还带着些许尴尬。

长期以来,关于职业教诲的偏见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诲的发展。
据中国青年报社2021年的调查,有关职业教诲,家长们的顾虑紧张集中在——54.7%的受访家长担心校风不好,影响孩子;51.8%的受访家长直言社会不雅观念上有偏见,说出去没面子;50.7%的受访家长担心传授教化质量不高,学不到东西;34.4%的受访家长担心毕业后找不到体面的事情。

但一个职业分工合理的社会,不仅须要学术型人才,更须要大量技能型人才。
南方科技大学教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西席,民进深圳市委会教诲委员会委员苏畅认为,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高等蓝领该当比普通白领过得好,只是现在大家普遍还没法接管这点。
在杭州就有理发小哥凭借博识的理发技艺被认定为“E类高层次人才”。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显示,E类高等人才可得到每月2500元的租房补贴。

中职教诲若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冲破人们心中的偏见?

破局

升学是深圳中职毕业生的主流,应拓宽升学路径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行知职业技能学校西席,民进罗湖区基委会副主委玄力竞认为,提到职业教诲,大家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入口”和“出口”。
就读中职的学生,出口有两个,一个是就业,一个是升学。

他先容,就业方面,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偏低,当前就业压力也较以前更大。
如司帐、打算机等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多去超市做收银员,现在的大型超市大部分成规模利用了自助收银系统,一定程度上对这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压力。
升学方面,升学是深圳中职毕业生的主流方向,但如果学校在实际传授教化过程中对技能哀求没那么强,回到传统的文化课传授教化模式,中职学生又学不过普高的学生,参加高考依然没上风。

有职校任职履历的龙岗区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教诲科学研究院院长,民进深圳市委会委员肖红春也持同样的不雅观点,她表示,早些年中职学校就已经开设高考班了,这些年高考班更是规模越来越大,这实在削弱了职业教诲本身的代价。
中职学生文化根本知识方面某种程度上不如普高学生,技能学习又被减少了,本来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末了职业技能上没有表示出特殊的上风,涌现了“两不靠”的尴尬局势。

玄力竞提到,就升学来说,职高毕业后能有机会升学到高档职业学院,像深职院、信息学院,学生也确实学到了一技之长,找事情不困难,社会认可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对此,罗湖区政协常委,深圳市布心中学校长,民进深圳市委会委员晏清表示认同,职校生有职业技能加持,在出口上如考大专院校时有优待,能够给予职校生一定程度的倾斜,这对学生和家长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怎么样才能有更多升学机会?《职业教诲法》明确:高档职业学校和履行职业教诲的普通高档学校应该在招生操持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纳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
这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上本科,还可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发展通道。

不过,肖红春指出,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利好职业教诲的政策,但政策红利还没有得到兑现,实际中还碰着很多的壁垒和制约。
建议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本色+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职业本科、运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操持,知足中职学生接管高层次教诲的需求。

社会不雅观念转变没那么悲观,关键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曾在国家级艺术综合类重点职业高中深圳市行知职业技能学校事情了15年的晏清先容,早些年由于就业前景好而受热捧的职校,后来为什么弗成了呢,由于家长看到就业没以前好了。

她表示,现在就业形势确实跟早些年不一样了,职业教诲如果冲要破瓶颈,就要打造自己强大根本和特色,让家长看到孩子未来的出路,家长才能逐步接管孩子就读职业学校。
发展职业教诲,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一所职校,能让学生和家长以考上为骄傲,毕业了还引以为荣,那还愁招不到学生?”晏清认为,职业教诲本身“打铁不足硬”也是制约职业教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分,有些职高专业适配性较弱,课程设置老旧,学生很难学到对口社会须要的一些职业技能。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李颖瑶就亲历了不少案例,她教过的学生中,有的成绩不好,父母就特意带着他到中职学校去看,给孩子讲再不好好学习,往后就到这里上学。
在大部分家长的固有认知里,职校便是斗殴打斗、吸烟早恋的地方。

李颖瑶表示,如果职业院校能把自己的形象提升起来,让家长知道去那里是有学习氛围的,能学到东西的,只是文化课相对大略些,都是能接管的。
同时在顺应家当升级的根本上,职校紧跟家当需求开设新专业,何须担心前路?如果职业学校能源源不断地给社会供应精良人才,社会上“重普轻职”的认知自然就会得以改变。

她认为,家长对职业教诲的认同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不雅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在故宫修文物》就炒热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以是职业教诲社会不雅观念的转变没有那么悲观。
”李颖瑶说。

约请名人、家长来学习,让更多人深入理解职校

在改变家长不雅观念方面,深圳市鹏达高等中学校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畅建议,职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开设一些实用的、能快速节制的、故意思的技能培训课,向社会公开招募家长学员,源源不断地约请家长走进职校,让家长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职校的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

“就连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何帆都去考电工证,作为第二职业也好,作为兴趣爱好也好,多有典范效应。

约请家长走进职校学技能,这是双赢乃至多赢的举措,对家长而言,多学习一门技能,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对职校而言,是多元发展的一种路径,能够让社会对职业教诲的原谅度、接管程度更加多元、更加开放。

苏畅也认为,职业教诲社会氛围跟家庭氛围营造,该当从家长这一代就开始,由于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包括现在倡导的“双减”,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产生戏院效应,大家都站起来,结果还是看了一场一样的电影。
社会在变,稽核的办法也要改变,如果稽核办法能随着改变的话,中等职业教诲的破局就能迎来全新的局势。

在责任教诲阶段开启职业启蒙

80后90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影象,小时候被问及终年夜了要做什么,答案清一色的“科学家”“西席”。
苏畅剖析,由于当时的孩子们只打仗到这两个行业,老师是他每天打仗的人,科学家便是电视上常常说到的人。

而10后孩子们的答案则很丰富,“公交车司机”“手机贴膜师”“汽车修理工”……各种各样的答案,可能和“大国工匠”的宣扬导向有关。

根本教诲如何能够帮助职业教诲呢?张畅认为,便是做启蒙。
他本人当班主任时,拿出班会课和自习课出来做分享课,约请各行各业的精良从业者走进教室,给孩子进行职业启蒙。

对此,深圳市龙华区教诲局教诲督导室副主任,民进深圳市委会教诲委员会委员尹泽利建议,深圳市在责任教诲课程操持中加入生涯方案课,在责任教诲阶段就勾引孩子做职业生涯方案,不仅有职业启蒙,也有自己的人生存划,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形做好职业准备。

深圳目前共有19所职业教诲院校

据市教诲局职业与终生教诲处三级主任科员路宁先容,目前深圳全市共有19所职业教诲院校,公办17所、民办2所,在校生约4.2万人,教职工有4282人。

她对与会高朋的见地建议衷心感谢,并表示,教诲主管部门将充分接管委员们的见地建议,在推动职业教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上,不断完善系统编制机制,为职业教诲发展供应“深圳方案”。

采写:南都陈荣梅

拍照:南都赵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