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成都温江的陈师长西席成功地渡过了5年生存期。下面是他在“重生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希望他的抗癌心途经程,以及履历、感悟,能给所有正在与病魔抗争的病友带去希望与力量!
作者:陈师长西席(授权盛诺一家发布)
抗癌路上有你,有诗,有远方
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女儿、半子在百忙中为我操办了这次活动(重生五周年庆典),还要感谢各位亲友不辞辛劳赶来为我庆生。
这次活动本来安排在上周末,由于住院延误了一段韶光,被迫推迟到本日。连续10次放疗,我的嗓子有些沙哑,在讲话过程中可能涌现瞬间失落忆,请大家多多包涵。
说实话,对这次与亲友们的聚会我期盼已久。五年前被推上手术台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哪怕生的希望仅剩百分之一,我也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拼劲全力活下去。到那时,我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我会用我的余生去报答所有关心、帮助、鼓励过我的人;用我的经历去抚慰那些仍在遭受病痛折磨的人。
过去五年我是若何走过来的?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有什么履历和教训?下一步该如何努力?这便是我本日想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对你们及你们身边的人有所帮助。
人生自古多沟坎,焉可行愁坐复叹
2012年9月,我被确诊为肺腺癌中晚期,准备接管肺叶切除手术。
那天,在我挥泪告别妻子、女儿、半子,被推进手术室等待手术的那几十分钟韶光里,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自己尽快沉着下来,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年夜胆地去面对纷至沓来的一个又一个生与去世的磨练。
在此之前,我和其他癌症患者一样,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恐怖、绝望和无助。熬过最痛楚的那十来天后,我逐渐沉着下来,开始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抗癌成功的案例,探求自救办法。
我从干系资料上理解到,对一个癌症患者来说,只要不恐怖,不盲从,不走上缺点的治疗之路,就已经有百分之六十的机会阔别去世神,纵然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长期带癌生存……实际上,过去五年发生在我本人及我周围癌症患者身上的许多案例不断印证了上述论断。
无疑,癌症有时会在极短的韶光内吞噬一个人的生命,由于生命是如此的薄弱;有时又会让人洗手不干、浴火重生,由于生命又是那样的顽强。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上帝对你关上一扇门,必将为你开启一扇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只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失落去了一些东西,但它同时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办法及人生态度,使我学会了倔强,学会了豁达,学会了洒脱,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戴德。
结束手术、化疗、放疗三大战役,转入康复治疗后,我曾给自己确立了三个循规蹈矩的目标(简称“135”)。
第一个目标是争取至少再活一年。那时,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行业内的“离休”报酬,在家精心养病而无任何后顾之忧了。
第二个目标是争取亲眼看到自己的外孙(第三代),享受一下明日亲之乐。
第三个目标便是争取跨过五年大关。听说,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只要超过五年就有希望摆脱癌魔的纠缠,彻底走向康复。
学会放下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斩断了与很多朋友的联系,放弃了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把自己关在家里读闲书、练书法、养花草,费尽心机让自己静下来,尽可能做到不让浮华尘事和疾病痛楚扰乱自己的心。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放下脸面,把自己融入到周围那些大爷大妈当中,学过太极拳,练过甩手功,跳过坝坝舞,尽可能充足自己的生活,避免苦闷和孤独。
学会忍耐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再难吃的东西我也会费尽心机塞满一肚子,坚信只要能吃就去世不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长期忍受放化疗及靶向药带来的毒副浸染:肝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落、沙哑、气紧、呕吐、腹泻、皮症、甲沟炎、角膜炎、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交替涌现;全身疤痕累累,头上杂草丛生……
同事们心目中那个“头可断,头发不能乱;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擦油”的人如今被摧残成这般样子容貌,情何以堪啊!
实在,这些都不主要。主要的是在与病魔抗争中我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还比较充足,比较有肃静。
本日请大家参加这一聚会,是想让诸位见证当代医学的力量,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更多的人(特殊是与我有同样遭遇的人)通报一种信念,那便是:
“癌症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么恐怖。只要我们尊重科学,保重生命,有着强烈的求生希望,彻底摒弃那种不良的生活办法,合理调配自己的饮食构造,坚持适当的体育磨炼,保持积极乐不雅观的生活态度,癌症是完备可以预防和被降服的!
”
当代医学技能日月牙异,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一个接一个靶点被创造,一种又一种靶向药物被研发出来,大概昨天不敢想的事本日已经成为现实。
乔布斯说过,“没有人乐意去世,纵然人们想上天国,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去世。”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要活下去就必须有武断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努力与去世神赛跑。
我一向认为,人活着就有希望。再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时期和过去已完备不同了。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总是抱着“癌症即绝症”那种迂腐的不雅观念,就可能损失约念,迷失落方向,坠入深渊。
去年年初,当奥巴马总统对外公布美国即将履行第二个“登月操持”,准备用五年韶光在癌症治疗上取得重大打破的时候,我就觉得到,大概我们这群晦气蛋碰上了一个好时期,人类离彻底占领癌症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或许有人会说我过于乐不雅观。然而,正是这种对当代医学的武断信念支撑着我走到了本日,并即将连续走下去!
或许有人会说我不幸中万幸,由于我所患的这种癌症恰好能找到对应的靶向药物。我想,这该当是上帝对我的恩赐,是上帝对一只迷途羔羊的及时挽救。
不管若何,回顾这五年来走过的漫长而又弯曲的求生之路,我以为很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无论是成功的履历还是失落败的教训,都值得与大家分享。
选择一种精确的治疗方向
在我看来,中、西医在治疗癌症上各有上风,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相互排斥。如果二者能并行不悖、互为支撑,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绝不轻言放弃
面对再大的苦难也绝不要轻言放弃,那是种懦夫的表现,由于求生比起求去世要困难得多。相信每个癌症患者在接管治疗,尤其是化疗的时候,都曾有过“生不如去世”的觉得,但末了能挺过来的每每是那些贪生又不怕苦的人。
告别不良的生活办法
医学治疗结束、暂时摆脱痛楚之后,要尽快与过去那种不良的生活办法彻底破碎,不失落机遇地开展康复演习,争取为自己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时候当心癌细胞卷土重来。
不轻信“威信”和“灵丹灵药”
一贯以来,癌症病人都是某些民气目中的“摇钱树”和“提款机”。癌症患者和家属假如没有复苏的头脑,很随意马虎陷入一个又一个“圈套”,终极被搞得倾家荡产、人财两空。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灵药,接管规范治疗才是“威信”。
主动屏蔽负面信息,积极接管正能量
统计表明,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被吓去世的,缘故原由就在于癌症长期以来被妖魔化了,而我们的一些媒体和文学作品故意无意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浸染。因此,对癌症病人来说,努力提高自己的剖析判断能力非常主要。
患病以来,有两本书对我影响极大,一本是我国著名临床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心身医学创始人何裕民教授写的《癌症只是慢性病》;另一本是公民日报高等编辑、资深凌志军根据自己患病的亲自经历写的《重生手记》。
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让我对癌症及癌症治疗有了一个比较复苏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肃清了我对癌症的恐怖,增强了我与病魔长期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探求喜好的活动转移把稳力
在身体状况趋于稳定的情形下,要尽快规复,或者探求一种自己喜好且能始终如一的活动,把自己投入个中,争取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就可以转移把稳力,及时排解不良感情,以乐不雅观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近三年来,古诗词学习让我的性情变得更加爽朗,生活变得更加充足,有时乃至已经忘却了自己是一个顽疾病人。
警钟长鸣,不断努力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癌症病人来说,纵然你安然度过了所谓的“五年生存期”,那也仅仅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并不代表你的病已经完备被治好了。以是,本日对我来说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出发点。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警钟长鸣,不断努力!
我常常在想,过去五年如果我能随时得到有关方面专家的辅导;如果我能战胜困难把太极拳等有益于身心康健的运动坚持下来;如果我能在饮食上更加把稳一些;如果我的就寝状况能得到根本改进;如果我能生活在一个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的环境中……或许,我的康复效果会更加空想一些,我的病也不会涌现进展。
三年前,我的头部曾创造一个0.5cm疑似脑转的旗子暗记,及时被伽马刀“拿”掉了,从此服上了靶向药。
去年10月,我的脑部又创造一个0.4cm疑似脑转的旗子暗记,长势虽然缓慢,但成了我们百口人的心头大患。遵照年夜夫的建议,一周前,我又接管了一次脑部精准放疗。
三大战役结束后涌现的这两次进展,尤其是最近这次进展,使我和我的家人都感到有些沮丧。然而,面对已经涌现的脑转,我没有当初接管手术和放化疗时那么恐怖和紧张,也没有三年前第一次涌现脑转时那么忧伤和绝望。
就算这次放疗的效果不那么快意,正在服用的第一代靶向药特罗凯确已产生耐药,不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的新药在那儿等着我吗!
大概,新药又可以使我的病情稳定三年五年。到那时,可能已经有更好的药物和手段来掌握、乃至治愈这种疾病了!
对此,我满怀信心。
诸事未成情难了,诗酒更需趁华年
命运曾将我掷于无底深渊,却更加引发了我朝旭日光的本能。
重获新生后,我锁上影象,尘封过去,统统归零。我像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那样在亲人的搀扶下开始走路,从最初的几米到十几米,再到几公里……如今,我已走过了五年秋风春月,累计行走了将近一万公里的路程。
重获新生后,我得到了过去几十年梦寐以求而不能得到的东西:韶光和空间。
我终于可以和自己的爱人一道自得其乐般地游走在广袤无垠的蓝天下,徜徉在空气清新、风光秀美的山水间,看四季花着花落,不雅观面前云舒霞卷。我终于可以静下来读读书、写写字、弄弄花草,乃至永劫光地望着天空发呆。
更值得高兴的是,我终于找到了一种能有效排解心中苦闷、抒发胸中情怀、愉快消磨光阴的路子,那便是古诗词学习和创作。
说到古诗词学习,先得谈谈当时的背景。那是2013年7月,应朋友约请,我们和雪峰夫妇等一道去峨眉半山七里坪避暑。
其间,面对青山绿水,这位北师大当年有名的青春墨客诗兴大发,见山写山,见水写水,见人写人,见物写物,不到两周韶光就写了十多首旧体诗。每每看到雪峰的新作出来,我都有些冲动,也想试着写一写。然而,浅薄得险些为零的古诗词根本又让我望而生畏,无从下手。
一晃两年过去。2015年3月从美国自驾游回来后,可能是由于知道自己就要当外公外婆了,我和果佳溘然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觉得,想趁乖孙还没出生前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很快,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操持。邛崃竹溪湖是我们出游的第一站,这也是我俩结婚后携手同游的第一个地方。故地重游,令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于是回来后学着写了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想熏染:
故地重游乐消闲,青山依旧白发还。
健步登高不言老,问天再借三十年。
大概是由于得到了大家的及时鼓励,这首《重游竹溪湖》出来后,我彷佛一下子就找到了觉得,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古诗词的痴迷一发不可整顿……
现在回过分来看,那不过是首打油诗。但正是这首稚嫩的小诗让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革,我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可以说,对古诗词的钟情使我的全体生活都融入到诗情画意之中。有时一缕阳光会让我残酷,几滴雨露也会让我愉快。下面分享的这几首诗词或多或少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我近三年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2015年7月,我刚学写古体诗不久,以为像是在玩弄笔墨游戏,很难但很故意思,于是写道:
夏日炎炎夜难眠,孤灯伴我把诗玩。
羞与古人比肩高,且将新酒装老坛。
2015年盛夏,我填写了这首《长相思》:
日当空,汗直流,
千米疾行一直留,大步朝前走。
高踢腿,低下肘,
病魔不除誓不休,太极无敌手。
2015年中秋,离女儿的预产期还有两个月韶光,我试着填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果佳:
漫漫人生路,风雨三十年。
太息流年似水,鬓毛被霜染。
携手翻越千山,携手再战病頑,
苦难同分担。
生平沧桑事,竟在谈笑间。
脱羁绊,游四方,
强身板,两情相伴,
共度夕阳重浪漫。
婿女家和业兴,父母矍铄康健,
今秋月更圆。
待乖孙坠地,并肩再登攀。
2015年9月,在《重生三周年有感》中我写道:
涅磐凰凤逾三年,死活拼搏过五关。
自古癌瘤称顽疾,如今病体变童颜。
强身健体食为本,制胜克敌乐在先。
九去世生平福将至,安分守己得心闲。
2016年1月,瞥见一则新闻,说一对情侣出国旅游,新婚妻子在途中不幸罹难,丈夫只能抱着爱人的骨灰盒独自飞回家乡。由此,我对“活在当下”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今日单飞昨日双,岁余几何两茫茫。
目前有兴目前乐,来日方长并不长。
2016年小雪这天,我独自溜达在住家附近的乡间小道上,心情格外愉快,口中逐渐冒出了这样的句子:
适逢小雪伴霜寒,阡陌无人我自穿。
小曲一哼飞鸟静,茫茫野外任悠然。
2017年2月,连续两次复查均显示存在于我头部的疑似脑转的旗子暗记同四个月前比较基本稳定,萦绕在我心中的疑虑逐渐肃清,心情也变得越来越轻松:
小雨轻寒独自行,林间小径鸟空鸣。
万千愁虑随风去,一股清馨入画屏。
2017年初春的一个上午,与朋友相约江安河边,当看着周围的风光和一波又一波赶来喝茶晒太阳的人群时,一首新诗在我的脑海中应景而生:
春光和煦暖江安,燕舞莺啼茶盏喧。
闲坐河边品静翠,芬芳恰好入诗篇。
2017年4月,我正和几个朋友在温江幸福田园喝茶谈天,溘然收到女儿的短信,得知抗癌新药“泰瑞沙”已被正式批准在中国上市,愉快不已,当即写了下面这首诗:
柳绿花红万物滋,踏青拾翠正当时。
途闻神药从天降,欣喜忘归日暮迟。
过去三年,我便是以这样的办法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的。
诚然,我写出的这些东西从音韵格律上讲大多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近体诗,但我又不愿意完备受那些条条框框的禁锢,至少现在还做不到。能够用这样的办法来开释内心的喜怒哀乐,这就够了!
假若没有这些由灵与肉铸成的笔墨,我真不知道本日该如何去面对刚刚过去的那段历史!
为此,我要感谢雪峰兄。他不仅唤起了我对古诗词的兴趣,重新点燃了我的激情亲切,还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辅导。我还要感谢崇泽、启述、冰海等几位老朋友,险些每首诗出来我都要听取他们的见地,得到他们的见教。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典存如血
本日这次活动的另一个目的便是,想当面感谢各位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长期以来,特殊是在我最痛楚、最挣扎的时候所给予我个人和我们全体家庭的关心、鼓励和帮助。
我忘不了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在我治疗期间和回家往后,所给予我的人性关怀和生理抚慰。在我溘然生病离开岗位后,王旭、健亚等院领导紧急磋商,决定让已经退居二线的启述兄暂时顶替我的事情。如此一来,既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又确保了教务处事情的正常运转。
那段韶光,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常常来医院或家里看望我,尽最大努力帮助我,让我切实感想熏染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我常在想,如果没有碰着了一个好的单位和好的领导,我可能也会像很多癌症病人一样纵然不放弃治疗也会因病致穷,由于没几个人承受得了治疗所须要的高额用度。
我忘不了我的那些大学和中学同学。在得知我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们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在第一韶光表达了对我的关怀。
手术那天,和刚夫妇一贯期待在我的病房门口,直到瞥见我安然地被送回来才悄然拜别。老大姐冯佳多次代表同学们来医院和家里探望,还常常打来电话理解我的病情。远在加拿大事情的熙明听说我患病住院,怕我承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险些每天给我发一封电子邮件,向我先容国际医疗前沿抗癌的最新成果以及她身边患者与癌抗争的成功案例,让我放下包袱安心治疗。这次,她还专程赶回来祝贺我新生。
几个中学同学听说我病了,在征得我赞许后,从四面八方来家探望。为了多陪陪我而又不给我添麻烦,他们自带干粮,乃至提出每周来家陪我一次。同学们的恩典, 我铭记在心,化作了我与癌魔抗争的无穷力量。
我忘不了春天堂平易近公社的朋友们。得知我生病后,雪峰在第一韶光来温江安慰我,用他的亲自经历勉励我鼓起生活的勇气,精确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幸和灾害。
在我化疗期间,公社的朋友们源源不断给我送来野生甲鱼,为我的体内注入了丰富的营养和与疾病抗争的能量。回家疗伤的前两个夏天,崔勇把我们夫妇俩安排到峨眉半山七里坪度假,不仅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好光阴,还让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从此往后有了一个消夏避霾、抱团取暖和的好去处。
忘不了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我无法在这里逐一赘述。但我必须要提提史敏、刘琼、熙明的大嫂这些我当初不太熟习乃至素不相识的热心人。身为癌症病人,他们在我最绝望的时候,以其成功的抗癌经历给我薄弱的神经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愉快剂,让我看到了生的希望。
患上癌症这样的疾病是不幸的,然而,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又不能不说是幸运的。如果说同事、同学和朋友们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与魔抗争的精神力量,那么,身边的亲人则始终是我降服病魔无比倔强的后盾。
我忘不了化疗期间在父母家养病的那些日子。那是我们一家人十分难得的一段幸福光阴。没有那段韶光的亲密打仗,我可能至去世也感想熏染不到什么是真正的母爱父爱;我的父母后来可能也不会走得那么安详……
我忘不了自己的姐妹们。在我住院期间,两个妹妹每天不辞费力地奔波在路上,给我送来营养适口的饭菜,让我有足够的能量去投入战斗。晓锋姐常常帮忙去医院登记、取药、与年夜夫沟通,尽可能多地让果佳得到喘息机会,以便打赢这场持久战。文庆不顾事情和家务的劳累,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上网查阅资料,理解国内外抗癌的最新进展,为我手术后的治疗供应了有益的参考。
我忘不了岳父岳母。他们多次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拿出来补贴我的医药费,可岳父大人自己也曾患过癌症啊!
我忘不了姑爹姑妈。他们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却多次提着补品从东边的万年场跑到西边的温江来看我。他们的到来总会唤起我儿时的回顾,让我感想熏染到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温暖。
我更忘不了我的女儿半子。为了让我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们深入查阅资料,到处探求关系,在第一韶光为我联系到了海内有名的胸外科专家,又在第一韶光把我送到了省内最好的华西医院。他们总是走在韶光前面,为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统统准备好应对方案。可以说,有他们在身边我心里就感到踏实。
我更忘不了我的爱妻果佳。从我患病以来,她随时都陪伴在我旁边,既要照顾我的身体,又要安抚我的感情,有时还要忍受我反复无常的怪脾气。她总是一个人默默承受着各种折磨,人变得十分干瘪,影象力也开始衰退……她所遭受的痛楚其他人弗成思议,而我则感同身受,决心等病好了往后对她更加补偿。
对了,我还要感谢我的小孙女萌萌!
她的出世让我们这个家庭重现欢快!
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她坐在大人身上听故事时乖巧而又专注的神色,她高兴起来时使劲搂着你在你脸上亲了又亲像要把你融化掉的那副样子容貌,总会把我们带回到30年前初为父母时那段清苦、劳碌却无比幸福的岁月!
她那一声声George(即笔者的英文名)喊得我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回望五年来走过的这段再生之路,我的内心充满感激,一贯想找机会予以报答。虽然,当代医学的力量在生理上给了我再生的机会,但我更乐意相信,是爱情、亲情和交情的力量让我在生理上真正步入了康健幸福的轨道,而且,还可能让我的生命真正涌现奇迹。
一想到这些,我就有些激动,有些无法掌握自己的感情。正是怀揣着这颗对亲人、对同学、对同事、对朋友戴德的心,我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或许便是“向去世而生”的深刻含义吧!
有了一份这样的生命感悟,我会更加知足地活在当下,也更加从容平和地面对未来。这,大概是我对亲友们最好的回报。感激大家!
2017年9月30日
于成都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