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微拂,水游动影,绿荷在风中摇摆,水浪拍打着堤岸。这古镇流韵,篱笆藤叶,百花的清香,熟果的清馨,轻轻地晕染了古韵东大街。
走在翠夏的葱茏里,耳边是燕语呢喃,河畔是杨柳依依,鹅黄的叶子星星点点,也别有一番风味。
斜阳独倚西楼,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好一个“幽巷深处有人家”。巷子开始热闹起来,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弹起了胡琴,清澈明净的琴音潺潺流动,好像来自深山幽谷,渗入心底,霎时间,好像一切都变得温柔起来,连心也变得宁静柔和。
微雨柔曼地飘了起来,滴滴答答倾诉着,像一篇优美的散文,枝枝蔓蔓都是零散的意境。走一弯烟柳画桥,过一行黛瓦粉墙,头顶的灯盏照尽了我孑立的身影。不知何时,鼻尖弥漫上了悠悠的香,丝丝缕缕,远远近近。
哦,是烧饼香。店主是位老妇人,在东大街经营着这家小店很多年了。巷子里的人家换了一户又一户,她却始终在这里,与风月相伴,守护着那一份清净安宁。
夕阳的余晖绵绵得洒下,将老人的周身环绕,朦胧的轮廓好像与老巷融为一体。她,有着和东大街一样的波澜不惊,好像是这古巷血液里流淌的一部分,在喧嚣的尘世中,洗净铅华。
老街的人,老街的景,都诉说着老街的沧桑与祥和。
东大街,她既没有集贤里冠盖相望的繁华,也没有水绘园才子佳人的美艳,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激起丝毫涟漪,但走近她,别样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她犹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独居小城一隅,寂寞孤独,古朴平和。小路大都是青砖路面,走在上面,平稳而舒坦,别有一种情趣韵致。
青石铺就的长巷,飘散着古城淡淡烟火,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忽闻琴声,峭知从哪家木格窗棂里悠悠地传来,幽幽,泠泠,似流水缓缓淌过心房。
越往前行,巷越窄,有的甚至是“一人巷”。那斑驳的墙面,留下了一年又一年的印记,房屋古老久远,檐角向上轻轻翘起,似乎是一个绝美的笑容,褪色后的青砖黛瓦也倍感沧桑。
一流水,卷微风。空气霎是清新,水汽夹着荇藻的馨香弥漫开来,小巷里,便映着水光,透着水凉,漾着水韵,一丝惬意从心底涌来。
一砖一瓦,一座城,不染尘嚣,轻风扬起衣角,心事了了。这千年老街安静而生机,使我不禁迷失在她温暖的怀抱中,醉倒在恬静的容颜里。
一蓑松雨,繁花落尽,风儿挽着暗香穿过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东大街,却在岁月的匆匆中愈显秀丽与质朴,内敛却开放地释放着她的魅力。
我再一次默然站立于河边,浴一脸微风和阳光,嗅闻花香的味道,细听雨露敲叶……
篇二:古巷怀想
关于古巷的年纪,就连老一辈的人也说不清,他们只知道,清朝的时候它便已经存在了,至于之前的历史,却也无从考证。
如此说来,古巷之古,也便不言而喻了。而像我这种生于古巷、长于古巷的人,对于古巷,也便别有一番感悟了。
犹记得年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光着脚丫和一群同龄人在古巷里横冲直撞,玩着躲猫猫、跳圈圈之类的游戏,任凭脚底接受古巷粗糙的抚摸。也许正因着古巷之古,所以布局复杂,我们倒也玩得不亦乐乎。于是汗水吧嗒吧嗒地往下流,瞬间也化成了古巷的汗水。古巷无疑成了我们童年的摇篮。
而摇篮中,有那么一道风景令我百看不厌,而且每每为之神往,那,便是古巷的雨景。古巷的雨其实也并没什么神奇,只是受到古巷散发出的古典气息的熏陶,也便多多少少有了一股古味和诗意。你瞧它嘀嘀嗒塔地敲打在排列整齐的瓦片上,贱起,尔后又顺着瓦片淅淅沥沥地流入水槽,最后以一道美丽的弧线从空中划入了古巷,一切配合得是多么天衣无缝,让人不禁模糊了时间的概念,在不知不绝中被它拉入了时光隧道,仿佛真的出现在几百年前的古巷里。于是内心一阵激动,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据老一辈的人所说,我们家这一带在清朝的时候是个书塾,叫做“卧波塾所”,于是我很自然地想到了那些古代的才子,在古巷的雨中,他们的形象便愈加鲜明了。你瞧他们一袭白衣,风度翩翩,浑身上下无不散发着一股书生气息:忽而摇头晃脑地朗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忽而又手持毛笔挥斥方遒,清秀的字迹让人不禁眼前为之一亮;忽而又围在一起吟诗作对,个个面有得意……就在这时,画面忽地戛然而止,我猛地被拉回了现实。雨水仍然淅淅沥沥,重复着那已经练了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动作,而关于那些古代才子的林林总总仿佛还历历在目,他们的余息似乎并没有散去,我隐约可以闻到那么一股书香,从古巷中扩散出来。
然而,时光荏苒,古巷已经渐渐变得蹒跚。那些泛黄的沙墙、还有墙间隐隐的裂痕以及偶尔从墙上剥落的沙尘,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古巷的沧桑,乃至,破败。
时代的脚步正在前进,那些古老的建筑开始一幢幢地被摧毁,新起的建筑渐渐地遮掩了古巷的光芒,于是古巷逐渐地被城市给淡忘了。然而,古巷里的人却淡忘不了城市,人类前进的步伐促使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与外面的世界对比,于是他们再也不满足于古巷里那俭朴的生活。他们渐渐地从外面的世界搬进了很多现代化产物,粉饰着他们的家,也粉饰着古巷。古巷的瓦片逐渐的被卸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具现代气息的水泥瓦楞和和塑料瓦楞,更有甚的是,有些房子甚至被铲平了,建起了新式的楼房。一番装修之后,古巷变得半古不今,已经不再是当年孕育我的那个摇篮,也没有了那令人神往的雨景,那股书香更是不知分飞到了哪里。古巷已经变得更加憔悴。
然而,即便如此,时代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止过前进。我深深地知道,总有一天,古巷也会被拆除。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无可厚非,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我们是,古巷也是。它已经花了好几百年甚至更加久远的时光守护着这里的一切,它已经尽了它的职责,它应该可以无憾含笑了。特别是看到它所守护的子民有了更好的生活,我想,它应该是欣慰的。
而我,作为古巷里的后人,我应该学会坦然。我庆幸曾与古巷同在,庆幸曾与史同在。凭着这一点,我也应该发奋图强,让现代的书香充斥在街头巷尾,和着古代才子一起,谈古论今,望着古巷沉默的微笑。
更多古巷怀想作文1000字的相关文章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