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永久17岁,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戳痛了一下玻璃心。

年事这东西,真的是越走越快啊。

史上最戳心热搜90后的你怕了吗 休闲娱乐

有人想出一招永葆青春之法——

咱不生孩子,就不会有 20 后了。

这当然是抖机灵了。

天道好循环,三十饶过谁。

除了萧亚轩的男朋友,没人能永久年轻。

不管你怎么嘴硬,发际线知道统统。

小肚腩在时时拉响警报。

20 岁时深夜一碗泡面不足嗨,但附近 30 岁多喝一口奶茶就要生理培植许久。

饭煮软一点,秋裤早穿一点,别跟身体较劲儿不是。

很少有人面对 30 岁生日时,是做好准备了的。

《老友记》第七季第14 集,名叫「他们都 30 岁」(The One Where They All Turn Thirty)。

把六个人的 30 岁生日集锦剪在一起,颇故意思。

瑞秋选择谢绝。

被朋友们精心准备的「晨趴」唤醒,却黑脸转身关上了房门。

为了礼物勉强出门吧。

至心希望「只收礼物,而仍旧是 29 岁」啊。

乔伊表示抗议。

险些是发出了凄厉的哀嚎:

老天爷我们讲好了,只让其他人变老,我永久年轻啊。

钱德勒选择镇静。

刚要吹烛炬,乔伊却悲从中来,再次惨叫。

莫妮卡选择叛逆。

原来自律严苛的她,大醉一场。

冲父母大声喊话:「我都 30 岁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罗斯乞助物质。

费钱买辆好车以增强「我 30 功成名就」的觉得。

菲比还是野路子。

用「骑着跳跳球走了一英里」纪念这非凡一刻。

全体社会的大氛围是「成年彼得潘」式的,人们不再乐意扮演以往那种威信内敛的成年人形象。

社会越来越自由多元,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但「三十而立」还是会像个咒语一样在你的头顶盘旋,尤其当身边同龄人结婚生娃买车买房...

难以逃脱的,依然还是来自「别人家」的 Peer Pressure。

瑞秋渴望生三个小孩。

像任何一个大龄女青年,用「倒推法」算了一笔账。

倘若 35 岁生小孩,那么 34 岁有身。

但也不能一结婚就有身吧,留出一年新婚期,即 33 岁结婚。

婚礼生平只有一次,时尚达人瑞秋要花 1.5 年准备。

再加上须要 1-1.5 年培养感情。

这么一算,30 岁的时候就该跟那个「真命天子」碰上了。

可她当时的状况是:

枕边人是个 24 岁蹦蹦跳跳的小伙。

瑞秋意识到自己渴望结婚生子的需求后,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只图愉快」的感情。

很多人会在此时挣扎一番。

《永久十六岁》里,凯拉·奈特莉饰演一位 28 岁待业女青年。

被爸爸常年宠爱,硕士毕业后也不焦急找事情。

男友求婚之际,她偷跑了出来。

和一个 16 岁的女中学天生为了好朋友,乃至遮盖男友和亲人,搬来跟女孩整日混一起。

在这里,她仿佛找到了归属感。

她已经到了 28 岁的年纪,依然被恶作剧和泳池派对吸引,沉浸于少女苦处。

就像「一条蛇,长久以来,拖着自己褪去的蛇皮在行走」。

你当然可以说,自己想怎么过都成,愉快就好。

但绝大多数的人,毕竟还是依赖着一套超大型规范活着的。

谁都不想终年夜,但社会压力逼着你终年夜。

你我心知肚明。

这个社会,对年轻是宽容的。

倘若没有经济压力,我想很多人都想勾留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锋利的棱角尚未被磨平,有着无限精力和伟大的野心。

最主要的,是可以不计较本钱,不断试错。

大不了从头再来,年轻嘛!

但这样的宽容有保质期的。

一旦到达某个韶光点,社会过去你的容忍都将变成苛刻,成倍地压倒下来。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定命」

「一个年事段就得有一个年事段的样子」

就像是期末的deadline,必须交出足够精良的成绩,你的年轻才算是敢拼敢闯、洒脱自由;

交不出,就全成了别人眼中的「摧残浪费蹂躏韶光」、「傻逼玩意儿」。

在充满竞争压力的职场,人们对年事的态度更为残酷。

年事歧视习认为常。

在传统行业,会说「越老越吃喷鼻香」,年轻人被认为不可靠、不可信,得相信威信;

而在新兴的 IT 行业,则反过来。

崇拜年轻,鄙视年迈。

2017 年末,复兴 42 岁员工欧某被裁坠楼身亡事宜,震荡舆论。

2018 年 3 月,新闻调查网站 ProPublica 宣布,为了使公司更年轻化,IBM 在过去 5 年大约裁掉了 2 万名 40 岁以上的美国员工。

人们随意马虎把「年迈=弱=惨」联系在一起。

在《让我们终止年事歧视》的 TED 视频里,主讲人经由调查创造:

美国只有 4% 的老年人住在调理院,大部分老人身体都不错。

人们恐怖的老年痴呆,美国的发病率只占 10%,绝大部分人直到去世时脑筋都是好的。

但同样的问题如果拿客岁夜街上问,大家下意识的想象,怕是反过来的:

调理院里住的都是将去世之人;

绝大部分老人都有老年痴呆。

刻板印象太严重了。

同样是忘却拿钥匙,高中期间是丢三落四、粗心大意;

40 岁时发生同样事宜,人们就会疑惑自己影象力出了问题。

当看不清牌号,走在路上没有扶手,很难打开罐头时...

人们方向于责怪自己「老了呀」,而不会认为社会根本举动步伐和产品设计存在毛病。

年事歧视,让「自然朽迈」这件事变成一种令人耻辱的存在。

变老既不是问题,也不是疾病。

它是一个自然的、强大的生命进程,把所有人贯串衔接起来。

2018 年,美国一名 58 岁的妇女,遭年事歧视被迫辞职,状告两家公司。

得到了 1.8 亿的赔偿。

人类须要一步一步对抗「以老为耻」的社会氛围。

让女人生活更困难的,不是 X 道,而是性别歧视;

让同性恋生活更困难的,不是他们爱错了人,而是社会对同性恋的排斥;

让老人生活更困难的,不是韶光的流逝,而是对年迈的鄙弃。

由于每个人都会朽迈,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年事歧视,实在便是在歧视未来变老的自己。

《希望都邑》里的萨曼莎,能连续以昂扬的姿态欢迎自己的 50 岁。

聪慧、爱、朋友...都是岁月的赠送的礼物。

回看 30 岁,不更是豪杰一条么?

随着当代社会人均寿命增长,人有更多的韶光发展。

读个硕士 25,读个博士 28,很多奔三的人都还从来没有走出过校园呢。

以是,慌什么?

Ella 陈嘉桦唱过一首《30 啊》,里面有一段歌词喷鼻香玉很喜好——

是幸福把梦腐蚀

还是自己太

人生才 30 啊 还没有白头发

怎么梦想却皱巴巴

诚如《永久十六岁》里的凯拉·奈特莉,很多人到 30 手足无措,每每是由于 20 多岁时过得安逸

但只要你有勇气,人生一贯都有重新来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