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第一位对宋词进行改造的词人
柳永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悲剧。大概是生不逢时,等到他50岁的时候才考上进士。那时候已经是满大街都在播放他的音乐专辑了。也难怪,宋朝的人才济济,有时候除了才华,还须要运气。而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改造的词人,他用自己软弱的身躯,撑起了北宋诗词界歌坛的新天地。
当我们现在都叫他柳永的时候,那时候人们都叫他柳三变或柳七。他祖籍山西,出生费县,他的故乡为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在武夷山的期间,这里的生活环境幽美,引发培养了他诗意的天性。他时时时就在墙壁上题诗词,“柳永到此一游”。
由此可见,和我们诗仙李白一样,柳永也是很爱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然而,这个颠沛流离的生涯从他出生“三变”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科举之路 四次落第
大概是天妒英才,他的科举之路一贯都很坎坷。虽然他出生贵族,书喷鼻香门第的熏陶,他的诗词功底深厚,小有才名。而当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他去的不是京城汴京,而是游山玩水,他和中国所有的文人雅士一样,他特殊钟情于江南小桥流水的秦淮河边,从杭州到苏州,从苏州到南京。
如果只是旅行,那你就错了。他可是亲自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青楼歌女。从此他的词开始在“听歌买笑”的尘凡陌客中流传开来。
而在此期间,他为了却交一个知州,写了一首让他全国声名大噪的词《望海潮》前去拜会: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偏见与偏爱这首词和之后柳永的婉约风格大有不同。这里我看到了大气与豪放。比如苏东坡就曾经评价柳永说:人们常常评论柳永的诗词低俗,然而你看他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句词,就算唐朝的作品都拿来比较,也不一定比得上啊。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就对柳永的诗词有了偏见。而苏东坡作为宋朝的大咖替柳永说话,可见苏东坡的胸襟和对柳永诗词的喜好。之后的周邦彦,黄庭坚,秦不雅观,李清照、刘克庄等的词都受他的影响。
写尽天下之繁华,内心之猖獗
那时候的柳永,白衣飘飘,风华正茂,本日去爬山,来日诰日去骑马,后天去游乐场骑木马,也算是一个脾气中人。在他的词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等都有感而作。
元宵,他在皇城旁看天子在城楼上,清明,他牵着相好知音在踏青,而端午,他也穿着牛仔配背心在岸边喊:加油,加油;中秋,他也会想发迹乡的父母,写一首新歌让他的虫娘知音谱曲演唱。他要写尽天下之繁华,内心之猖獗。
第一次落榜 写下《鹤冲天》
那时候,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科举考试志在必得。然而,春闱结束后,他第一次赴京赶考参加礼部举办的考试,名落孙山。他不仅没有高中,还被宋真宗说你的辞藻萎靡,有现在曾经同样被称之“靡靡之音”的邓丽君,柳永委曲不已。于是,为自己也为全天下的学子写了一首有名天下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落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践约图画樊篱。幸故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骚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从此,他开始意气消沉,专心流转做“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2.0版本。而柳永与杜牧不同的是他是真的在替下层的歌女写词、写他们的悲欢离合、酸甜苦涩。他的笔墨措辞还故意与市井对接上,让普通的百姓也听得懂。这一点还有点白居易当年的性情。
虽然如此,他对功名利禄还是有追求的,毕竟月下花前也是须要钱,牢骚归牢骚,31岁那年,他连续参加科举考试,还是落榜。这个时候,身边的知音与他涌现了由于柴米油盐的情绪裂痕。柳永说,我再考一次给你看。第三次,没想到依然连续落榜。
第四次落榜 《雨霖铃·寒蝉悲惨》
第四次,落榜的时候,柳永已经麻木了。由于这次,老情人离开他,他也决定离开开封,在路上,他写下了我以为他最好的一首作品《雨霖铃·寒蝉悲惨》:
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个中的滋味,这流浪的觉得,只有柳永自己知道。由于从此他真的一起上大开思路,词路清晰,创作了很多词,他创作的词牌是宋朝所有词人里最多的。
他去过他曾经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去见曾经他爱过的人,做过的梦,很多人很多事都已经不在了。只有诗词陪伴他,旧的青楼歌姬知音也换成新的了。他有点感叹:自己年纪大了,连走路都有慢动作了。
第五次及第 找回自我
连续五次没有考中功名之后,终于机会来了。50岁那年,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由于这一届是仁宗放宽尺度科举,有点现在的大学扩招,柳永幸运地考上了进士。柳永,终于在科举考试中找回了自我。以是,那个关于宋仁宗让柳三变奉旨填词的谣言是假的。该当说是由于宋仁宗才有柳永的下半生有了梦寐以求的官宦生涯。
从此,开始了他的四处做官,为公民当家做主的生涯。虽然做的是小官,但是柳永政绩不错,负责勤恳卖力,走之前百姓都要拉着他的手说,不要走,不要走。从睦州做到余杭县,再到浙江定海晓峰,泗州等。由于他在定海期间同情那些煮盐工,写下《煮海歌》,由于他政绩名声不错,历史还给了他一个“名宦”的盛名。
柳永一起跟打怪兽升级一样,在范仲淹庆历新政而被改为著作佐郎,后面又做太常博士,末了,由于曾经做过屯田员外郎定居润州,以是,被世也被称为柳屯田。
晚年悲惨 歌妓安葬
四年之后,也便是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悄悄闭上了眼睛。听说由于晚年穷苦悲惨,去世后都没钱入葬,几个青楼歌妓女子痴情他的才学,凑足了银两,把他好好安葬,并每年清明节举办“吊柳七”或“吊柳会”,在他的墓前全民k歌,词作者都是柳永,柳永,柳永。
一代文人墨客,白衣卿相柳永,在世的时候一贯唱:柔情的市井歌词你永久不懂,而才过了半个世纪,李清照却懂得了他的柔情: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作者简介:上官朝夕,创业者,多平台签约作者,读书会社群创始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过长篇小说《中国式蚁族》诗集《上官朝夕诗选》等,写作变现欢迎关注私信@上官朝夕)